石悦
年度团队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获奖理由:
互联网公益的先行者,其项目充分体现了“人人公益”的理念。
这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每个员工每年有一天带薪“公益假”;每周都有一个四人小分队自费差旅,从广州飞往贵州黎平县支教,在天气适宜的半年之中几乎不会间断,这样的活动已经进行了两年。
这家公司所在大厦的一楼,是仅对员工开放的“爱马哥咖啡厅”。除了挤挤攘攘的企鹅玩偶和周边,还有个不小的公益慈善基金会专区,摆着募捐箱、义卖商品和乡村特产。
这就是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一个外界所不熟悉的企鹅的另一面。
用基金会副秘书长李玉霄的话来说,“就是一帮心思纯正的网络工程师在做公益,2007年成立的时候根本没想太多,没想着要画出品牌路线图,就是单纯地想为中国的公益事业贡献互联网的力量。”在他看来,腾讯基金会的最大特点在于务实,默默无闻地务实。
基金会成立之初,都是由直接腾讯公司直接拨款,项目做得扎实也很传统,直到公司高管的一次香港之行。他们在中环的街边被募捐的NGO工作人员拦住,当时没有香港信用卡的马化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去的刘炽平登记了信用卡号。
作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马化腾立刻意识到,一家互联网企业对公益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立刻找到了现在的基金会秘书长翟红新,这促成了后来“月捐计划”在2009年5月上线。在这里,网友可以自主选择NGO长期公益项目,通过财付通进行每月10元的捐款。除此之外,也有针对短期项目的“乐捐”。
无论对于网民还是公益界,这种方式都是崭新的,典型地体现了“人人公益”这个理念。作为中国第一家由互联网企业发起成立的公益基金会,从2007年6月成立至今,通过腾讯平台募集到的捐款接近1.5亿。
尽管跟很多大“金主”相比,每月十块根本算不了什么,但网友在捐赠之后,每月都会收到相关的项目反馈,这就形成了有效的被动关注。“这也是在培养网友的公益习惯和常态捐赠观念,久而久之,公益会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才是我们最为看重的。”秘书长翟红新说。这同样体现在腾讯的爱心积分体系中,持续不断的小额捐款,反而比一次性大额捐款能得到更高的积分。
在社交2.0时代,基金会也希望利用网友关系链,让公益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于是有了我们所见到的QQ“公益图标”、QQ农场“爱心果”和QQ秀“公益徽章”——这些产品是花钱也买不到的,除非参与公益。
和公司的众多产品形成鲜明对比,腾讯基金会经营着唯一的项目——“筑梦新乡村”,关注的地区集中在滇贵两省,黎平和雷山分别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苗族聚居区,迪庆香格里拉则是藏族和纳西族聚居区,三地既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从2009年开始,项目前三年一直在做基础教育,比如教师培训、多媒体教室建设、寄宿小学的“品格教育”。直到2012年,基金会才调整了思路,以“重估乡村价值”为主题,帮助乡村通过自我造血,实现自己的价值,重振乡村文化。
“综合帮扶就更难做了,‘授人以渔是愿望,但‘授人以鱼总是容易得多。”项目负责人陈圆圆说。
“如果年轻人能在家门口挣钱,不用出门打工,那么基础教育、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的问题就都能够得到解决,民族文化也能得到保育。”
正进行之中的“公平贸易”,就是实现乡村价值的重要一环。基金会为侗乡茶农做质检把关和产品包装设计,甚至对他们进行茶叶种植和采摘方面的培训,然后通过QQ网购平台的推广,把茶叶卖出去,摈弃中间销售环节使得农户能够真正获利。他们的旗舰店叫做“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网店已经在装修中,除了茶叶,还会有其他农产品陆续上架。
而这所生态博物馆,则是“筑梦新乡村”的线下研究中心,将于2014年春开始营业。这是另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民族银饰、刺绣,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侗戏,都将在这里得到记录、传承和发扬。这里不收门票,但是采取预约制——表达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
最重要的是,腾讯基金会不愿破坏侗乡原有的文化生态,相比于侗族大歌外出演出,他们更想让人们走进来。他们鼓励乡民们按照习俗,在生产生活中歌唱。用陈圆圆的话说,“本来他们随时随地都能唱得很开心,如果变成不给钱就不唱,会把他们的质朴文化破坏掉,这种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