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玲
摘 要: 本文通过查阅关于高校体育课开展户外运动课程的文献和资料,在前人对户外的研究及高校开展户外运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户外运动课程进入高校体育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户外运动课程 必要性研究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环,通过大学体育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地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对奠定学生的终身体育观有重要的作用。大学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优秀的人才,还是为了让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同时要让他们了解自然,爱护环境,珍爱生命。这样的人才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决策者,才能让社会经济与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200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了要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资源。这之后,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将户外运动项目引进校园,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校不但开设了户外运动课程,并在湖北的黄梅建立了自己的户外运动基地。同时户外运动还成了一门课程,并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户外运动课程以运动训练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为理论依据,突破了传统体育课程模式,在教学空间上把学校、社会、自然相融合、课堂教学与户外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充分体现了源自实践、依托实践、服务实践的教育内涵。
1.户外运动课程是对高校课程纲要的贯彻实施
200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指导纲要》,指出:高校体育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资源。意思是要将大学体育课从学校的运动场搬到大自然来进行,让学生在回归自然运动中强健体魄的同时获得野外生存、独立生活等一系列的能力。
户外运动是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项目群,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借助天然的场地,以自然为背景的体育运动,它包括山地户外、荒漠户外、海岛户外和高原户外。这项运动涵盖体育学、地质学、气象学、动植物学、环境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所以这项运动的开展,在强健体魄的同时还能让我们具备野外生存和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的能力,让我们认识自然,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因此从运动场地来说,山脉、河流、荒地丛林等自然环境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指导纲要》关于高校体育工作应该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的要求,从运动的内容来说符合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资源的要求,所以户外运动课程是贯彻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指导纲要》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2.户外运动课程有利于推进和深化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
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这几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方面高校连年扩招,学生的人数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学校的运动场馆建设和器材的购置相对滞后,导致现有的运动场地和器材已不能满足日常的体育课教学和课余体育锻炼需求。虽然有些学校实施了选项课教学,开设了一些当下热门的体育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却因为场地和器材的原因而限定人数,将大部分人拒之门外,所以大部分学生只能回归到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重复的传统体育项目中,学生对这些重复了多次的传统体育项目失去兴趣,导致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在体育课上懒懒散散,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不积极。这是这几年大学生体质下滑的原因之一。
户外运动是一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借助天然的场地,以自然为背景的体育运动,场地要求低,很少需要人工修建的场地,对运动的器材的要求也低。因此,户外运动课程的开展能够缓解当前大部分学校由于体育运动场馆和器材不足与学生对体育运动需求的矛盾,让大部分学生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享受运动的快乐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现代大学生在走入大学之前由于升学的压力,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较少,易于封闭自我。户外运动能够锻炼大学生独立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达到目标的自信心和健康乐观的心态,并通过成功的户外实践体验肯定自我,相信自我,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强健运动者的体魄,更是在强健体魄的过程中让参与者心理获得健康的目的。
因此,户外运动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健全大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在参与户外运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是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
3.户外运动课程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将素质教育定义为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其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外在素质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
高校素质教育不仅要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还要培养具备优良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审美素质,创造素质、身心素质和人际交往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其他运动项目对大学生的性格、品质、身心等都有较好的促进,但由于场地、器材等因素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户外运动不受场地和器材的限制,还具有多学科能力的综合性,不仅要求参与者应具备相应项目的一定的体能和特殊户外运动技能,而且要求参与者要具备一定的体育学、地质学、气象学、动植物学、环境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并且在参与过程中有机会体验集体生活,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沟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了解自然,还强健他们的体魄,更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培养他们的创造素质,健全他们的心理品质和人格,塑造完美的个性,从而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因此,户外运动是高校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4.户外运动课程是体育与环境教育的有效结合
4.1环境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因此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收入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开始向往回归大自然,期待拥有美丽健康的自然环境。因此,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希望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与生态双重目标转变,以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2户外运动课程融入环境教育的分析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决策者和生力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在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的同时还要树立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环境是矛盾又统一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势必对环境产生破坏,但是有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社会和经济才会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人们才能够真正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德国等一些体育发达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与体育相关的环境教育”,并产生了相关理论,德国中小学体育课在90年代中期就增加了环境教育内容。在我国,体育中开展环境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从理论到学校体育课中的实践都还是空白,这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极不相称。通过户外运动课程的开展,我们能够了解自然的一些规律,掌握一些在大自然中生存的技能,让人真正融入自然,了解人类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对自然的破坏,以及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所以,我们在高校体育课中开设户外运动课程就是让大学生通过与自然的接触,了解环境遭到破坏的后果及通过在户外运动中垃圾的处理及回收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让社会、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5.户外运动课程是对学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手段
5.1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生命安全教育既是教育的本体功能的体现,又是当今社会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部分。对学生来说,他们学习了安全教育,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和维护安全的基本技能,懂得并运用其保障和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当前的高校教育体系中专门针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几乎没有,同时作为生命安全教育仅掌握理论知识而缺乏模拟的实践只是纸上谈兵,到了关键时候我们无法保障我们仅有一次的生命。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决策者,他们将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需要面对的突发事件不可预见,因此,这些未来的建设者和决策者们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
5.2户外运动课程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分析
户外运动中有野外生存训练、野外急救、火场逃生、地震逃生、损伤急救等一系列的内容,我们将在户外运动课程中运用情境体验、运动和身体练习等基本手段,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首先普及理论,然后分析具体的案例,再现场模拟实践等手段,提高学生面对各种危险情况的基本的生活自理和自卫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并通过到大自然中进行户外运动实践,强化学生野外训练的能力及安全防范能力、自救能力等,使学生了解各种危险情况的产生、状况、后果及预防措施等。
所以,通过在大学体育中开设的户外运动课程中的生命安全教育,使受教育对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他们走向社会后在突发事件面前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同时也有效保障国家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安全。
6.结语
户外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人们亲近自然、走进自然、了解自然的一种运动方式,虽然在运动中具有一定的探险的性质,但是其魅力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加。这门课程在教学空间上把学校、社会、自然相融合,将课堂教学与户外实践相结合,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这门课程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高校素质教育起到促进作用。这门课程的开展将环境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教学中,填补高校对于学生环境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的空白。
参考文献:
[1]王子朴,李晓天.我国学校体育实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1):110-114.
[2]杜志娟,苗大培.体育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公共服务与非营利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31-33.
[3]刘波.德国体育环境教育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0,(2):145-148.
[4]梁海燕,陈华.美国户外运动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1):64-67.
[5]朱江华,学校引入户外运动课程的价值探究——以东华大学的实证研究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6-7.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A].1999-6-13.
[7]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A].2002.
[8]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试行方案[A].2003.
[9]户外运动的基本概定[A].百度网.
[10]李致新.户外运动的健身意义及其规范化研究报告[R].国家体育总局课题,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