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天华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师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的各项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辅导员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辅导员 专业化 对策
清华大学在1953年首创了我国高校的政治辅导员制度,这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保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出现一些弊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知识结构单一
专业化是指从事该工作的人员经过特定培训后具有该方面专业的知识,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提高专业知识平水。从我国目前高校辅导员的来源看,部分是本校的学生直接留任,部分是从外校招聘过来的学生。多数的高校辅导员不是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管理学专业或者是教育学专业,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方面的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弱,对学生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存在困惑和不理解。
(二)辅导员流动性大
我国高校辅导员流动过快。学校对辅导员工作不重视,多数高校辅导员看不到职业前途,往往将辅导员工作作为继续发展的跳板,有好的工作机遇就离职。专业岗位上的高校辅导员才对本职工作有了经验和认识,就走掉,这就导致了整个教育系统缺乏对辅导员工作的长远、清晰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
(三)辅导员缺乏系统的培训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承担所在区域内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培训,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知识进行辅导与培训,开展与高校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从我国高校目前的情况看,多数高校并没有给辅导员提供相关的培训,高校辅导员凭着自己的主观认识去处理事务。高校辅导员长期没有系统培训,出现了行政上没有升职、学术上也没有造诣的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缺乏的原因
(一)思想观念的落后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门,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但很多高校辅导员甚至不承认自己辅导员的身份。造成这种偏见的原因,主要是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没有清晰的认识。高校不注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辅导员待遇低于任课老师待遇,没有充分意识到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教育的重要地位,认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仅仅就是日常的学生事务管理,没有看到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角色定位的偏差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就业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协助学院完成管理工作。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工作内容本末倒置,高校辅导员成了学生的保姆、院系的服务员、学校的勤务兵,工作内容杂、乱、多。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
新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担负着指导学生思想工作、管理学生专业学习、维持学校基本秩序、服务学生日常生活等重要职责,在培养大学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应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高校辅导员转变观念,意识到自己在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准确定位,明确职责
高校辅导员是兼具教师和管理者这双重身份的高校教师。高校辅导员工作,是学校学生管理中最基层的管理工作,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任务多数要通过辅导员来落实。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应该是教育职责、管理职责以及组织职责。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与专项辅导工作明确分化,实现辅导员角色从事务型向专业型的转换。辅导员负责学生某一方面的专业性咨询与辅导工作,学生综合性事务由其他人员处理,保证高校辅导员逐渐往专家化的方向发展。
(三)完善高校辅导员培训制度
高校应完善辅导员的培训制度,注重辅导员培训过程的系统性、时效性、多样性,注重多层次和全方位。培训应该包括岗前培训、定期培训、专题培训、工作交流等。培训内容应该侧重在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及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的专业知识。
(四)健全激励、评估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体系。辅导员工作量大,工作性质复杂,既有硬任务,又有软要求。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考核内容应侧重于总体工作效果的把握,侧重于在重大事件、重要任务和主要工作上的表现,不宜过于细化、量化。高校辅导员的职称晋升问题可以参考教学系列评聘专业技术职称。鉴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学校应该进一步拓宽辅导员职称晋升的路径,使辅导员职称晋升更加顺畅,同时注意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平衡,注重辅导员内部的公平和平衡。
【参考文献】
[1]冯森.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9).
[2]许文英.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
[4]黎小萍,唐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