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亮
长久以来,作文教学与文本教学似乎是两条平行线,老死不相往来。教师对文本资源的利用也大多停留在对课文的改写、续写上,而且这类改写、续写往往因为缺少阅读教学必要的铺垫,造成学生笔下的文字或干瘪枯燥,或天马行空,很不理想。学生也对这种习以为常的写作练习眉头紧锁,叫苦连天。我认为这种现状无疑是对文本资源的莫大浪费,事实上教材里的很多选文都可以直接用来指导我们进行写作的训练。如何使文本资源成为写作教学的再生点,让写作在文本教学中起舞,下面笔者就该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以写促读,制造张力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先生曾打过这样的比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以写促读,不仅一开课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快速有效地把学生的情感引入到文本,及时准确地欣赏到文本构思用词等方面的精妙。如初一课文《绿色蝈蝈》,作者用满蘸童心童趣的生花妙笔勾勒了蝈蝈生活的奇妙图景,以深情的笔触,拟人的手法细心描绘,而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忽略这一关键点。所以在一开课时我就让学生看一幅蝈蝈的图片,围绕图片写一段介绍文字,然后和课文第四节关于蝈蝈外形的文字进行对比阅读,在比较中学生发现,文章用“嫩绿”、“丝带”、“苗条”等词来描摹蝈蝈,不单写出了外形,而且突出了神韵,那作者笔下的绿色蝈蝈简直就是位轻盈的美少女。自然就明白了文章特色的手法与情感。
执教《音乐巨人贝多芬》,我先出示贝多芬的画像,让学生根据画像描摹他的外貌,几分钟后,当学生的片段陆续完成时,再请他们读读自己笔下的文字,然后对比课文中肖像片段的描写,对比后学生发现,课文里对贝多芬外貌的描写,不仅细腻地写出了贝多芬的外貌特征,而且字里行间还暗含了他性格上的特点,于是学生欣然感悟: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不仅要细致地描摹他的外部特征,更要曲隐地表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接着我就顺势而为,紧扣“性格”一词,让学生进入文本,品读欣赏能表现贝多芬性格的语句。有了上述的铺垫,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文本阅读。
二、 巧用空白,深化理解
高明的作者,写文章往往含蓄,他们写到精彩处,往往会戛然而止,留下一个空白,或者由于作者思维的跳跃,也留下了许多的“空白”,这些“空白”实际上是一种“想象的美”。不同的学生结合自己不同的经历,就会出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局面,这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大有益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妨让学生开动脑筋,来补一补文本的“空白点”,至于哪个更为合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原文为依据,进行比较、揣摩,这样无形中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辨别能力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风筝》一文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了“我”的悔过心之后,我就让学生反复地品读第七节,然后围绕着“我们嚷着,跑着,笑着”这句话,让学生联系文本发挥想象,再现当时兄弟俩放风筝的画面。其中一学生这样写道:
天很蓝,风很轻很暖,天上飞着蝴蝶、螃蟹、蜈蚣等各色风筝,地上的小孩子们在青草地上跳着、嚷着。嚷得最响,笑得最欢的却是两位身穿长衫的中年人,他们一个手拉风筝线,一个手拿摇盘,他们的蝴蝶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笑得合不拢嘴,他们的心也在暖风里轻歌曼舞。
三、 善抓疑点, 激发热情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随着文本解读的深入,学生们思维的活跃度也随之增长,文本中这些看似矛盾其实统一,看似为对其实为错的地方往往就是疑点滋生的源头。而这些疑点又往往是文本深入理解的关键,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自主、合作、创新的精神。
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就对文本的历史真伪提出了异议。提出了“秦王为什么不与唐雎单挑”的问题,有学生提出:作为唐雎对手的秦王嬴政,绝不是懦弱无能的庸主,课文中的那种色厉内荏前踞后恭的性格,和当时叱咤风云一统天下的嬴政的个性相差太远。《史记·刺客列传》中就记载:面对荆轲锋利的匕首,仓促间,秦王“乃以手共搏之”,可见其人身手矫健处变不惊,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课文中秦王竟然“色挠,长跪而谢之”,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同时那柄来历不明的“剑”何以解释,秦王怎么可能让唐雎带剑上殿呢?
面对学生的疑问,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的质疑精神,同时坦言自己学识上的不足。接着紧扣疑点,布置学生进图书馆上网查找摘录资料,撰写小论文,交流后得出了结论:本文情节当出于虚构,不能视为真实的历史记载。因为秦皇仁义不施积怨天下,该文的作者很有可能生活于秦末汉初,这位聪明的纵横之士站在“反秦”的立场假托唐雎之名,向秦皇泼了这盆污水。 “易地”是秦皇的祖宗们惯用的法宝,而“劫秦”之事,在秦的历史上也不鲜见。这无疑给本文的作者提供了鲜活历史素材和想象空间。在此基础上,塞进汉初方士们特别感兴趣的“白虹贯日”“慧星袭月”“仓鹰击殿”之类“天人感应”之谈,迷人心窍惑人耳目,所有这一切拼凑一处,便借着“唐雎”之名,上演出一幕“折服秦王”的历史故事。
四、仿写美处,博采众长
教材里的大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学生不仅爱读、乐读、也乐于模仿,因为模仿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引领学生深入文字背后,咀嚼、揣摩语言的温度,把握作家的心血与气脉,而且要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在含英咀华后仿一仿,写一写,博采众长,使文本的精华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营养。
泰戈尔的《金色花》,从儿童的纯真视角写出了对母亲浓浓的爱,作者独具匠心地让“我”变成枝头的一朵金色花,让母亲寻找,并悄悄从暗处尽心帮助母亲。全诗想象离奇,构思神奇,语句优美。在欣赏品味文本语言构思的同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切合自己的情境,选择一个适当的角度来想一想、仿一仿,从而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文本中可以发掘的美处很多,可以是美的语言,可以是美的构思,可以是美的手法……多模仿,就能博采众长,逐步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要做教学的有心人,让写作在文本教学中起舞,让学生在语言的世界里起舞,让他们真正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那样,他们还会拒绝语文吗?
(作者单位:温岭市泽国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