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燕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要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猜想,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使学生掌握提问的途径和方法。问题意识是学习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使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乐于提问,利用问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疑惑的、难以解决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选择性,对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思维。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而且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新课程标准既关注问题解决,又关注问题的提出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创新的起点,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成为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1.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是天生的,它需要唤起和培养。数学问题源于某种情境,离开了数学情境,数学问题的产生就失去了研究的背景。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亲自投身到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产生强烈的问题需要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依托,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通过创设数学情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而且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和再提出新问题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条件。
2.让学生敢问、善问、乐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教学中要鼓励和欣赏学生提出的问题,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对不敢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他问的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和充分的赞赏,激励他积极思维;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有些幼稚,没有价值,教师不应取笑或压制,这样很容易使学生的自尊心受挫,打消其发问的积极性,要启发其用另一种方法去想,让其树立自信心。努力挖掘教材中的问题因素,创设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善问。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在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从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发现处处有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为提问而提问,要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尽可能清楚明白地表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具有独创性的问题,使提问切实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要让学生敢问、善问外,还要让学生乐问。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鼓励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标新立异,追根问底,适时进行正面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学会提问到乐于提问。
3.教学内容问题化,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教学内容的问题化既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又是教材处理的一种方法和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师把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以及鼓励并指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并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开放的、发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通过实践,设计、实验等方式验证、应用所学,以利于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充分拓展和组织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内容的问题化,在教材的文字说明和图解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讨论问题、解決问题,这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呈现,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问题意识不是简单地提出和解决问题,它是人们对疑难客观事物做出自觉反映的心理过程,是揭示问题本质的发现过程。教师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让问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的意识,增强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和能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