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秋宜 李耕砚
摘 要: 本文将与CNN有关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的两篇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从措辞特色、被动结构和衔接手段三个方面对其语言特色进行初步分析,力图揭示报道者的意识形态是如何对语篇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并探究这样的语篇生成会对读者产生怎样的作用。
关键词: 批评性语篇分析 新闻语篇 意识形态
1.引言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批评性语篇分析”(即CDA)的概念首先由Fowler,Hodge,Kress等人在《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提出,后来Fairclough,Wodak,van Dijk等学者都对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Fowler,Fairclough和van Dijk都认为新闻语篇值得仔细研究(转引自Jing Yin,2007)。
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分析语言和语篇的意识形态如何通过语言发挥作用。法国哲学家Destutt de Tracy被认为是首先使用“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的,他多次表明,“意识形态”表示的是一种“思想的科学”或者“观念科学”,它是一切科学的基础(Thompson,转引自辛斌,2007)。Van Dijk(2001,14-16)指出,意识形态决定于它们在社会实践中的结果。
批评性语篇分析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角度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包括意识形态对语篇生成过程的影响、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等(辛斌,2000)。针对新闻语篇,读者应该从批评的角度审视,发现渗透在语言中的不易觉察的意识形态。
本文主要采取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通过对CNN的两篇新闻报道的初步分析,发现隐藏在语篇里的意识形态是通过怎样的语言生成体现的,并探讨这样的语篇构成会对读者产生怎样的影响。
2.语料情况与分析
本文以CNN官网上收集的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两篇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围绕报道中语言的措辞特色、被动结构和衔接手段展开简要分析。
2.1措辞特色
具体词语的选择会间接表达这个词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这两篇报道的记者显示出对形容词最高级的偏爱,下面分析他们对这一做法的原因及带来的阅读效果。
这两篇报道中有五句用了最高级,其中三句如下:(1)as the Asian nation kicked off the biggest and most scrutinized Games in history.(2)some media observers believe that the Opening Ceremony may be the most-watched television event in history.(3)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Olympics in recent history were declared at an end.
广告语篇往往会使用一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词语,那么为什么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如此呢?事实上,媒体和新闻报道本身就不可能绝对中立。当我们看到(1)“the biggest”(最大的),(2)“the most watched”(观众最多的),(3)“the most remarkable”(最引人注目的)这些词语时,能感受到开、闭幕式的空前盛况。在这些比较中立的描述背后,我们仍然能发现意识形态的因素。比如(1)在描写奥运会时不仅用了“最大的”,而且使用了“most scrutinized”(检查最严格的),这就使人联想到奥运会正式开始之前尤其是在奥运火炬的全球传递过程中受到的干扰甚至质疑,使读者产生疑问,而CNN在以前的报道中多次提到一些方面对奥运会的抵制、对西藏问题的抗议等话题。
2.2被动结构
讨论被动语态在批评性语篇分析中作用的研究并不鲜见,很多语篇分析家都指出,被动结构是可能代表潜在意识形态的句法结构之一。
这两篇报道出现了一些被动结构,本文选择了三个句子作简要分析:(1)The joy in Beijing was countered by grave news in Europe.As the Opening Ceremony was under way,Georgias president said that his country was under attack by Russian tanks and warplanes.(2)Objections were raised over certain Web sites being blocked.(3)Demonstrators at unauthorized protests were detained。
Wood和Kroger(2008)指出:在新闻报道中“始终被描述为动词的宾语而非主语将被置于无助者而非主动者的位置”。在(1)和(2)句中,Georgia(格鲁吉亚)和demonstrators(示威者)都被置于弱势位置,(1)中俄罗斯的施动地位通过“by”被突出,而(3)中虽未明说,但通过上下文不难看出中国是施动者。这样的报道既和美国长久以来对俄罗斯和中国所持的态度保持了一致,又激起读者对两句中动作的施予方中、俄两国的不满甚至厌恶,以及对动作的接受方格鲁吉亚和示威者的同情。(2)句中将“objections”(抗议)作为说话的出发点或者话题,不仅起到突出的作用,还使读者对西方媒体长久以来对中国有关“人权”尤其是“言论自由”问题的指责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2.3衔接手段
Teo(2000)提出:词汇衔接为语篇分析者提供了一把揭开隐藏在语篇下的潜在的意识结构的钥匙。这两篇报道中有以下句子:(1)Emotion was high,as Fridays Opening Ceremony not only officially started the Summer Games but was a symbolic expression of a nation seeking its place as a global superpower.(2)Delegations from Afghanistan,Taiwan,North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ere welcomed by huge cheers.But the loudest roars were saved for the Chinese participants.(3)French President Nicolas Sarkozy threatened to boycott the Games because of human rights abuses in Tibet but later changed his mind.(4)Political leaders do not attend Olympic opening ceremonies as a matter of protocol——Bush is the first American president to attend them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but China seemed determined to have as many there as possible.
在句子(1),(2)和(4)中都使用了“but”,(1)表示递进关系,后两者表示转折,但是都使读者产生这样的印象:中国想借北京奥运会扩大影响甚至成为超级大国。这样的描述与美国一直以来宣扬的“中国威胁论”息息相关,同时也会加深西方尤其是美国读者对此的认同感。(2)中将“台湾”与报道中提及的“阿富汗”、“朝鲜”、“美国”这几个主权国家并列,不着痕迹地重申了美国和美国媒体长久以来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并再次引起读者对台湾这一中国内政问题的关注。句子(3)中,虽然也用了“but”进行看似客观的报道,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语篇要突出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已经完成,读者接收到的信息是:中国侵犯人权的问题使法国总统抵制奥运会(尽管他改变了主意)。可见,CNN正是通过这样使用语言重申其对中国人权、台湾、政治制度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态度,并将其意识形态传递给读者,从而对他们看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实施影响。
3.结语
本文以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从语言的措辞特色、被动结构和衔接手段对CNN的两篇有关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报道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发现了隐含在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对语言生成产生的作用,并揭示了这样的语言组织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需要明锐的洞察力、耐心的统计分析和多学科的背景知识,由于语料有限和自身研究水平欠缺,本文中会有结论的佐证不够有力和分析不够透彻的问题。此外,我们发现在对新闻语篇进行分析时,很多专家、学者多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有的是针对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有的是比较同一媒体在不同阶段对某一问题的报道等,从而发现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这方面有待更多同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Jing Yin.The clashes of rights——A critical analysis of news discourse on human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J].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2007,4(1):75-94.
[2]Teo,Peter.Racism in the News: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s Reporting in Two Australian Newspapers[J],Discourse & Society,2000,11:7-49.
[3]Van Dijk,T.A.Discourse,Ideology and Context[J].Folia Linguistica,2001,35(1/2):11-40.
[4]Wood,L.A.and Kroger,R.O.Doing discourse analysis:Methods for Studying Action in Talk and 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8.
[5]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2000,21(4):44-48.
[6]辛斌.语言和意识形态(一)[A].辛斌语言学选论[C].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5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