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始阅读问题的设计

2013-04-29 00:44王凤刚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6期
关键词:阅读者课例整体

王凤刚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如今的语文课堂已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家园”。在这种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已明确地被界定了下来。这种界定无疑是科学的、进步的。当前或今后,如何发挥好“主导”与“主体”的作用,将是语文课程建设努力的方向。但是,从目前课堂教学来看,不少教师离“主导”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的“主体”更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不管是平时的语文课堂,还是观摹课、公开课,抑或是省市级乃至全国的大赛课堂,基本都能看到这样一种共同现象:让学生初始阅读课文时,都是先提出几个问题,之后,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内容的阅读。

这种做法是否合理科学?我们从多个方面认真地加以审视,科学地分析。可以从阅读的规律性、阅读的效能、阅读的差异性上去审视分析,还可以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去审视分析,又可以从提出的问题本身去审视分析。

从阅读的规律上来看。初始阅读,阅读者往往捕捉的多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而且是“多点目击”。我们称之为“兴趣接收”阶段。最初阅读者面对阅读材料,阅读指向并不十分明晰,只是在文本里读出自己所认为的意思,这个意思或者是一种趣味和愉悦,或者是一种语言美感,或者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或者是一个感动的人物形象等。其阅读点或者是多项的,或者是并列的,或者是交互的,或者是杂糅的,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复杂多样”。但总体印象是留存的,就象人们看山、看水、看风景一样。当再次阅读,阅读者才会进入选择的认知阶段。对初始阅读感兴趣的内容开始揣摩、分析、探索,有时是欣赏。其“目击点”在初始阅读基础上就相对缩小,但仍然离不开自己的兴趣。认知范围从整体开始转向局部。对这一阶段的阅读,我们可称之为“兴趣玩味”阶段。在完成阅读的阶段,从表面看,好象是初始阅读的回归,实际则是置身于外的“多点目击”和综合的把握,是整体的再认知。阅读总是遵从着自身的规律:“过程渐趋深入——兴趣贯穿始终——目击多点内容——始于整体归于整体”。但初始阅读,兴趣是贯穿的主线。

从阅读效能上看。对于一个阅读者来说,首先被吸引的是文章内容。他要在这内容里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出属于美的东西,例如语言的美——小到用词、结构、韵律,大到浅显明了、含蓄深刻、激越豪放、婉约清丽等语言风格;例如情感的美——爱的执着,恨的彻骨,可歌的同情与怜悯,可泣的失落与无助;例如精神思想的美——给人以博大的襟怀,给人以健康的心态,给人以向上的力量,给人以奋斗的精神等等。对文章内容这些诸多的“看点”虽然不是一次阅读获得,但“多点吸纳与有所侧重”是初始阅读的现象和规律,这种现象和规律并不是“单线性和单点性的吸纳”。

从阅读的差异性来看。阅读的差异性是针对阅读对象而言的。同是一篇文章,因阅读对象的兴趣、爱好、文化层次不同,都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正因为此,阅读者才会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优势等去从事阅读,去“吸纳”自己认为该“吸纳”的东西。这时阅读的差异性便会真正地显现出来。

从文章本身来看。文章是作者的心血凝聚,是作者的寄托与期盼。它展示给读者的是多元的文化内涵,就一篇记事散文而言,或许就包括风土人情、历史与现实、社会与自然、战争与和平、真善美与假丑恶等等。它既是一段历史故事,又是一段现实写照;既是一幅风情画,又是一部战争片;它既是一种情调,又是一种氛围。从作者的意图来讲。他(她)既然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必定是有旨意的。就拿一篇记叙文来讲,作者自然是在向读者陈述一件事情,在使你感奋、使你受到启迪、教育的同时,一种地域文化就必然蕴涵其中。文本的内涵是多元的,是满足不同读者需要的。

再从提出的问题本身看。现就以下三个课例作简要分析。

课例1:“首先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投影)①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②故事情节是如何发展的?——杨生萍的《妈妈,我不让你死》课堂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四期)

课例2:“大家现在读课文,这是一篇小说,你们在读的时候,看看这篇小说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情节过程怎么划分?”——本校较优秀的一青年教师在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设计的阅读教学问题。

课例3:“朗读课文,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基调的语句,然后联系景物描写,说说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现行的人教版高中第一册对《荷塘月色》的课后设计。

问题既是一种指向又是一种导向。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无形的牵引。无论在哪一学科当中,问题始终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引线。当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的意识和思维,首先便会集中在所提问题上,而后带着问题排除“异己”,竭力寻求答案。语文的教学何尝不是这样。如课例1当中,杨老师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就属于初始阅读问题。“①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搜索“一件事”上,无疑忽略了对整篇课文内容的把握;“②故事情节是如何发展的?”继之,学生的注意力便从“一件事”的搜索上转到了搜索“故事情节发展”上。到此,学生对这一记叙文的内容仍然没有一个整体把握,更不要说关注记叙文所呈现出的多维知识和信息。课例2当中提出的问题,同课例1一样,虽然都抓住了各自的文体特点来设计问题,但其结果是一样的,没有使学生对小说的内容得到整体把握,更不要说对人物形象特点及对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把握了。再说把小说情节视为重点,对理解小说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没有多大的益处。课例3是对抒情散文的初始阅读设计。这篇抒情散文的美学价值应在写景的技法和情感的结合上,是一种情境之美。如果离开了这一重点阅读体验,将注意力集中在“找情感基调句”、“找情感变化过程”,同样使学生对这一散文得不到整体把握。

从以上课例不难看出,初始阅读时,如果带着问题,难免步入小径,不仅对文章深入理解造成断层和障碍,就连对文章基本的感知体验都无法很好地做到。

总之,初始阅读时,带着问题是欠科学的。因为:其一,它违背了阅读的“多点目击、兴趣接收”规律;其二,它失去了“多点吸纳、整体印象”的阅读效能;其三,它漠视了差异性所带来的“差异吸纳”效果;其四,它忽略了文章应有的多元文化内涵。

对于初始阅读问题的设计,应该遵循三个原则:一要有利于文本的阅读理解,二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作用的发挥,三要使学生的阅读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的、自主的、多元的状态。

(作者单位:彭阳县王洼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者课例整体
《物见:四十八位物件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评介
阅读者的春天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课例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