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财经大学新闻专业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讨了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问题,提出要全面依托财经大学开办新闻专业的有利因素,搭建专业发展平台;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建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等措施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理想就业。
关键词:新闻专业;就业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150-03
一、引 言
财经传媒热及大众媒体的“经济化”,使经济新闻及传媒人才走俏。财经院校依托经济管理学科的优势,寻求经济管理学科与新闻学之间的契合点,开设新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与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我校新闻专业(经济新闻方向)自2005年招生以来,到目前为止已有3届毕业生,2009届有毕业生50人,2010届有毕业生96人,2011届有毕业生95人。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分析新闻专业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讨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就业现状分析
(一)就业总体情况
依据表1的统计数据分析,毕业生就业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三届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较好,总就业率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8%,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6%。说明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新闻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第二,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企业,部分学生进入国企和三资企业,且呈逐年增长趋势,更多的毕业生进入一般中小企业。2009届毕业生进入企业的人数占本届学生总数的68%,其中进入国企和三资企业的比例分别为8%和4%;2010届毕业生进入企业的人数占本届学生总数的59%,其中进入国企和三资企业的比例分别为14%和4%;2011届毕业生进入企业的人数占本届学生总数的82%,其中进入国企和三资企业的比例分别为15%和7%。这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基本相符,“各地将进一步畅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城乡基层、中西部就业的渠道,使高校毕业生真正‘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1”第三,部分学生升学和出国;少部分学生进入机关和事业单位。为响应国家有关部门的号召,部分学生进入部队、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和城镇社区就业。
表1 新闻专业(经济新闻方向)2009届至2011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表
注:表1、表2、表3、表4统计数据均以毕业年度为截止时间
(二)毕业生进入媒体就业情况
表2 2009届至2011届毕业生进入媒体就业情况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较低。真正进入媒体就业的学生较少,三届毕业生中进入财经媒体的学生仅有2名,多数学生进入其他行业。2009届毕业生进入媒体的人数占本届学生总数的30%,2010届毕业生进入媒体的人数占本届学生总数的10%,2011届毕业生进入媒体的人数占本届学生总数的16%。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校新闻专业(经济新闻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中外新闻法规、宣传政策,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能在新闻、出版、网络媒体以及宣传系统、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财经媒体与大众媒体的新闻采编、传媒经营管理、大型企业集团及公司媒介策划及公关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这表明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的最终就业方向存在着一定的出入。
从学生工作人员几年的统计结果我们发现,虽然进入媒体就业的学生数量少,但进入媒体就业的层次普遍较高,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证券日报社、新华报业集团、苏州日报社等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媒体。怎样将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分析清楚,合理定位新闻专业(经济新闻方向)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问题,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三)毕业生考研情况
表3 2009届至2011届毕业生考研情况统计表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高。2009届毕业生考取的人数占本届学生总数的6%,2010届毕业生考取的人数占本届学生总数的14%,2011届毕业生考取的人数占本届学生总数的6%。第二,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学校层次较高,基本都是985和211高校。调查发现,受学校国际化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有考研、出国意向的学生较多,但由于长三角总体就业形势向好,真正读研和出国人数比例不高,大多数学生选择先就业。
(四)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情况
表4 2009届至2011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统计表
从表4可以看出:多数毕业生就业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人数分别占各届毕业生总数的54%、69%、74%,少部分毕业生回原籍就业。这与招生生源情况相关,江苏省生源占多数,省外生源相对较少。由于江苏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江苏生源基本在本省就业,省外部分生源毕业后留在江苏,多数学生回到生源地所在省份。
三、思 考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个难题。据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预计“十二五”期间年均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00万人。未来5至10 年,是中国就业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1。在这样的情况下,财经院校新闻专业应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学生的实际竞争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理想就业,是我们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1.全面依托財经大学开办新闻专业的有利因素,充分挖掘资源,搭建教育、实践与就业平台,坚定专业发展信心。虽然我校开办新闻专业的时间不长,学科建设与发展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校新闻专业发展与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独特优势。
一是固有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师资的强劲依托。我校为江苏唯一财经本科类综合院校,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有一定知名度,经济、管理法学、文学等学科齐全,师资力量较为雄厚,这是我校财经新闻专业发展的最大优势。
二是经济地理环境优势。作为东部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南京已形成现代商业体系,商业文化发达,经济信息繁富灵敏。这为我校财经新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易于培养大学生的现代经济意识,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较广的就业市场。
三是新闻事业发达。江苏新闻事业发展历史悠久,尤其是南京新闻事业处在全国领先水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十分发达,网络媒体、手机报、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等新媒體发展也十分迅速。新闻事业的发达,为我校新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现实支撑,这些媒体可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也可定期邀请具有丰富媒体经验的新闻业界人士来院指导教学、开办讲座。四是与著名高校新闻院系为邻便于加强交流。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新闻院系紧密相邻,为专业交流提供了便利,也可聘请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新闻传播学院高水平教师担任一些新闻专业的课程。这些优势的存在,早已在7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证实,学生进入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就业更是最好的证明。学校应更好地抓住“十二五”发展机遇,立足江苏、放眼全国,挖掘各种有利资源,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转变就业观念,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传统媒体越来越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新闻类专业学生进入媒体的机会愈来愈少,但并不意味着传媒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减弱,反而随着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市场需求看,现代企业的需求日益明显,尤其是对既有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知识背景,又有媒介素养的传媒人才需求较大。据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传媒英才网等招聘网站的统计,企业目前的传媒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总监、新闻主管、媒体关系专员、媒介谈判员、新闻摄像、文化宣传员等岗位2。这为经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就统计数据来看,我校新闻专业部分学生进入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金鹰国际商贸集团(中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蕴淘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从事品牌策划、产品推广工作,但人数相对较少,更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从事与传媒无关的岗位。这不符合我校对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随着就业趋势的多元化,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不仅关注传统媒体,更要与时俱进,关注全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作为培养、塑造人的地方,不仅要为传统媒体培养高层次人才,更要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合格的具有媒介素养的现代传媒经营管理人才和媒介策划及公关人才3。从学校的长远发展考虑,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考研、出国的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
3.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远大眼光、融通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而不仅仅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成功的通识教育在拓宽学生知识面、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美国新闻教育评议会认为:“从事新闻事业必须在社会科学,以及文学、语言、艺术以及自然科学方面奠定下深厚的基础,了解专业道德及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及传统。学校新闻教育四分之一时间传授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造广播电视节目以及有关媒介发展、传播法律与舆论等专业知识,但四分之三时间将用在认识你所生存的世界上。4”财经院校新闻专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经济管理类学科知识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融通,提高学生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引导学生依据社会需要、自身性格、能力和兴趣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合理规划未来。高校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如何给予学生科学、系统的职业咨询与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职业定位,提升职业决策能力与职业素质,从而使学生能够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最终实现人与职业的最优结合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学校须认真探讨地课题。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将职业发展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全过程,对于激发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和学习的自觉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大学一年级引导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公共课程、他人咨询和各种测评工具等认识、开发个体的兴趣和潜能来进行自我探索;二年级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招聘活动、实习、兼职、生涯任务访谈等活动了解、探索各种职业,拓展职业生涯视野;三年级引导学生通过与专业人士探讨自己的职业观点、探索具体的公司和职位要求,进一步明确职业倾向,培养职业要求的有关能力;四年级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就业政策和搜集各种就业信息,提高求职技能,寻找适当的工作机会,并做出职业生涯的决定。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对深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建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拓展和深化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丰富的第二课堂,要坚持课程引领和实践锤炼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衔接,按照三商(智商、情商、灵商)并举、五能(外语、计算机、沟通、协作、专业技能)并重、四学会(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的要求,结合新闻专业的实际,突出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新闻专业一年级学生中开展认知性社会实践,通过各类调研活动,感知社会、了解社会,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知识内化于自身的社会体验,获得认知性经验。在二年级学生中开展课程性社会实践。以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在实践中更多地融入课程要素,强化课程实训、实习、实验等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如组织学生进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扬子晚报》、江苏电视台、《南京日报》、《金陵晚报》、House365网站等知名媒体实习,提升、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在三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性社会实践。实践过程突出强调职业实践性,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如顶岗实习,以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过渡。还要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办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艺术节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白天亮.促就业,任务艰巨希望大——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N].人民日报,2012-02-24.
[2] 黎妙娟,范以锦.新闻专业毕业生除了媒体还可去哪儿?——媒体低就业率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出路[J].中国记者,2011(11).
[3] 李程骅,李平.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创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4).
[4] 王洪钧.新闻报道学[M].台北:正中书局,2000.
[5] 徐江.打造特色 另辟蹊径——财经院校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电视时代,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