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善”的人文教育环境的思考

2013-04-29 05:30:26谭媛媛
新课程·中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环境文化教育

谭媛媛

摘 要:“善”是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文化元素,它对于人的家庭、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健康状态、心理情绪、行为方式、语言交流都有深远的影响。从文化核心延伸出来的“善”的教育环境,“善”的人居环境,“善”的社会环境,对人类的情感表达、行为方式有着正面而持久的社会价值。因此,关于“善”在不同的人文环境里的意义,在此做一些简单的思考。

关键词:善;环境;教育;文化

一、“善”的人居环境

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罗佐夫

在古希腊,人们对善的认识同我们的祖先基本上是一致的。善不仅有好、可欲、有益的意思,还有幸福的含义。苏格拉底就认为: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人是群居动物,不是独立个体存在的,人对一切自身环境的审视,对应人的心理活动的反应是相互的。善是判明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满足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产生了称心如意的美好

感觉。

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活圈子,这种圈子是构成个人社会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际活动中,以善的思维主导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对人自身心灵的思想渗透,融入每一个生活细节当中,使生活、行为结果趋向于美好。世界三大宗教里都推崇爱、仁以及善,善亦是爱的具体行为体现。善思、善言、善行,以及佛教里的十善,都是以“善”贯穿在人的潜意识中,达到劝“善”的目的。莎士比亚说:“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善,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单纯、善良,而是一个人内心的宽容和思想上的博爱。

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教育的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从小家到大家,利人利他,善小积大,从小我到大我,以善为出发点,以期达到人性的完美升华和心灵的解脱。善心是以社会伦理、秩序、行为规范来呈现的,保持个体人的精神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表象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与人际环境的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高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化进程并不同步,物质生活提高了,道德却滑坡了,反而使人之间的关系冷漠。数字化的便捷将给人类社会情感交流带来更多阻碍,形式上交流便捷了,现实中感情淡薄了。创设优良健康的善文化环境,是形成物质发展与文化进程的美好纽带。特别是大众传媒,以善心为人文价值导向,培养善心思维和善心行为的积极主动性,体验对善心内涵丰富意韵的感受。善良的心就是太阳——雨果,儒家讲的仁义道德,佛家讲的普度众生,道家讲的修身养性,都是一种与人为善的精神体现,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内心充满善意的个体,能对身边的客体环境的影响,充满仁慈、爱心、力行,才能成就个人价值,善,是立身之本,是家庭责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二、“善”的教学环境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罗素

人类关于“善”的本质、关于“善行”问题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人是善的载体。一切活动都是以人的思想行为产生结果,古代先贤教育,主张孝与善,从幼儿的读经学习,到儒家经典、安身立命,都是以善为始,以善为终。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列夫·托尔斯泰。

孔子在教学中,弟子问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体现了儒家为善教育的价值取向。

善心教育是一种互动的和谐教育模式。以关爱他人为重点的积极心理体验,关心集体、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与他人真诚合作。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热爱生活的品德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心意识。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培根。德育和善心教育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的塑造。但是有区别的,德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从而产生行为的约束力,善心教育是通过以现实行为,感触人性深处的美好情绪,激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人的精神境界,唤醒人性的“良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善心教育能提高人对人生的认知境界。

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罗曼·罗兰。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价值不同,教育的结果和家庭背景构成人不同的人生景遇。除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文内涵,追求完美的人生。学校和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充满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创设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不仅在课堂里成长,而且在学校创设的善心环境中成长,置身于善文化的环境中,感受到内心的崇高和被净化了的超越。

从小组到班级,创设一个善心教育的环境,对学习、学风、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无疑起到一个良好的积极作用。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善行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突出善教育的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美化班级善心教育的环境建设。

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用善行才能赢得信任,只有用善行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賴,只有播出善的种子,才能收获美丽的芳园。

(作者单位 重庆市合川大石中学)

猜你喜欢
环境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环境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