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立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写作困境,着重从改变学生写作观,帮助学生破除畏难情绪,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中寻找写作素材、拓展写作视野、获得写作乐趣入手,系统地寻求写作教学的快乐教育与快乐学习之路,使师生在快乐中感受写作的魅力,感受语文的魅力,尽享写作这一生命的恩赐。
关键词:课内阅读 灵动写作 教学方法
语文的阅读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新《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重新定位为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课堂必须首先立足于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文章写法的理顺和学习实践。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课堂中加以调整,把课内阅读促灵动写作当作研究项目,期望获得一点收获。本文从适合灵动写作的课内文章所具有的特点和进行灵动写作的训练方法两个角度,结合课本实例进行具体阐述。
一、适合灵动写作的课内文章所具有的特点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让学生进行写作,只有发掘出适合指导学生灵动写作的文章,才能让写作的课堂落到实处,让学生心灵飞翔起来!一般下列三种课文适合指导学生进行灵动的写作:
1.“经典”篇目
经典篇目之所以是经典,原因是这些课内篇目不论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这些篇目多年保留在课本之中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在我们的研究项目中,我们就应当挖掘出这些经典篇目的工具性的写作方面的特点,或者从人文性的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让每位学生从这些经典篇目中学到自己灵动写作的源头扶手。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中,既有工具性的写作方面如写景特点的学习点,又有人文性方面如作者纯真的童真童趣的表达。在实践与研究中,笔者就紧紧抓住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然后让学生进行了《我心中的乐园》的写作,效果较好。
2.写作手法鲜明的篇目
在初一的课文中,有些优秀篇目的写作手法是突出鲜明的,或者通篇运用,或者在某些段落中运用得当。在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就要紧紧抓住课文的特点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这些写作手法。例如在《最后一课》中,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比较突出,于是笔者就结合小说结尾部分的人物描写进行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效果显著。
3.情感表达浓郁的篇目
在课内的一些篇目中,虽然没有鲜明的写作手法,但是情感色彩浓厚,所以也可以借助这方面促进学生的灵动写作。例如在诗歌单元教学中,虽然写作手法很难和学生进行探讨,但是浓浓的感情抒发却是可以模仿的。所以这次的训练也是成功的。
课本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只是不善于捕捉和把握,教师需要如雨打芭蕉般于点点滴滴处给予学生足够的暗示和明示,这样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结合课内阅读进行灵动写作的方法
有了课内文章的引领,教师也不能凭借主观意愿把自己的写作经验或考试经验强硬地塞给学生,要求学生接受并付诸实践,甚至以此作为判断写作水平的标准,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它在剥夺学生自我感悟的乐趣的同时,也会生生浇灭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激情。因此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根据写作方法设计一些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下面阐述灵动写作的四种方法:
1.仿写。从课内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或者整篇,进行写作方法的详细指导,然后让学生仿照写作方法进行写作。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从课内阅读中找到写作的抓手,学生有的放矢,能够活学活用,即时性比较强,学生的收获也是很大的。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课内文章的层次性不强,学生对于写作手法的掌握缺少连续性,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感觉。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教师找到了可以促使学生灵动写作的点——第二段的写作方法。作者鲁迅在表现百草园是儿时的乐园时,从整体写到局部,从概括写到具体,从动物写到植物,骈散结合,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美感。于是师生在这种欣赏中找到了写作的触发点。
首先在学案的设计中,教师的设计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在学案中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自学写作方法,教师利用学案的纲领告诉学生知识,然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写作知识怎样在文章的写作中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于写作方法的了解有了更深入的感悟。
在学习了写作方法之后,教师开始让学生展示提前写好的一段文字,运用学到的写作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学生展示的语言精彩,但是明显感到学生没有注意写作方法中关于写作顺序的运用,只是一些华丽辞藻的堆砌,所以此时笔者及时地叫停了展示,让学生深入思考“你的写作中运用了哪些学到的写作方法,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听”。经过这个环节,学生就明确了课内阅读的文章中哪些对自己的写作是有用并且能用上的,哪些是自己经过斟酌可以运用但是不慎重就会漏掉的,哪些是自己已经成为习惯轻松运用的。这样学生的写作就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了。
2.续写。不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可以找到学生续写的点。通过续写的练习,既让学生对课内阅读文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是也有弊端存在,学生在续写的时候注重了课内文章思想情感、人物形象方面的传承,却对写作手法的运用淡化了,有时完全写成了“流水账”。
3.改写。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最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或者对课内的文言故事进行丰富的充实,使其更加生动形象;或者对课内现代文阅读中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情节方面进行全面的颠覆,完全改变原有的人物形象特点;或者改变课内文章的人称,从新的角度进行新的写作。总之,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写作不再成为难事。
4.补写。在进行几周的“课内阅读促灵动写作”的训练中,补写的次数不是很多,但是这种方法却能够让学生关注文章的连续性。在补写的内容上,既要关注上文的故事情节,也要关注下文的故事发展,所以学生要瞻前顾后,才能真正达到“补写”的要求。
总之,由于对课内阅读文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学生就像舒展了翅膀的鸟儿呼吸着最清新的气息,在写作的蔚蓝高空中尽享生命的神圣恩赐。
可以说,课内阅读为灵动作文配上这有活力的“翅膀”,让灵动作文的写作能飞翔起来!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2]杨舜山.阅读和写作都要硬[J].语文报,2006,(8).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孙梅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七中 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