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新课标下的诵读既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着重从四个方面探讨教师引导学生诵读的策略,分别为:在时间边角中诵读、在激励期待中诵读、在背景音乐中诵读、在诵读中烂熟于心。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让语文教学保持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本 诵读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语文积累。怎样积累,最主要的方法应是诵读。然而,目前语文教学对学生诵读关注的太少,甚至有不重视诵读的现象。认为诵读会影响教师的讲解分析,会浪费教学时间,教师往往以讲代读、以问代读。“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充斥着课堂。学生远离文本,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文本对学生的陶冶无从谈起。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1]“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书读百遍,经义自见”([元]陈秀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蘅塘退士),这些传统的教学思想,验证了诵读的重要性。可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法宝,诵读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经典文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所在,凝聚着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度思考,唯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到其浓厚的文化意蕴。在反复诵读中,经典文本的字词句段篇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大脑仓库,久而久之,大脑仓库中的语言材料就会不断地丰盈起来。学生的语言丰富了,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自然随之提高。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诵读文本,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
一、在时间边角中诵读
元代程端礼在《读书分年日程》中记载:“每细段要读二百遍:默读一百遍,背读一百遍。”[2]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条经验,从一年级开始,就训练学生有表情地朗读,一直到五、六年级,甚至更高一些年级,仍然坚持不懈。究竟花多少时间在阅读上才能养成有理解地阅读?要完成这种训练,至少花费200小时在朗读上,至少花费2000小时在默读上。[3]可见,时间是诵读的保证。语文课堂教学固然应以诵读为主,但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要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仅限于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诵读不应随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结束。利用时间的边角料引导学生诵读,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充分地融入文本,进入文本的美丽世界,如此文本也会注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每天清晨是诵读的大好时光,让学生一进教室,放下书包,第一件事要诵读。走进教室,学生都应在以各种形式诵读,或领读、或齐读、或轮读、或分组读、或快或慢、或吟或唱,多种形式交替进行,让朗朗的书声回荡在清晨的校园,与弯弯的小桥、清澈的湖水、青青的草地形成一首美丽的校园晨曲。语文课前2分钟、放学离校时、中午就餐前、课间操带回时、语文课结束时、语文课外活动等零散时间都是学生诵读的好时段。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的边角料诵读,他们会感觉没有负担、没有压力,在有意无意间,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熟读记诵了文本;让经典诗文在预备铃声中琅琅上口,在下课铃声中抑扬顿挫。在中午午休后或下午离校前,树荫下、草地上随时随处可见学生读书的身影,或默读、或轻读、或朗读,或三五个学生一起时而集体诵读,时而轮流诵读,时而接龙诵读,诵读的声音会经常飘荡于校园上空。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在诵读的氛围里耳濡目染,阅读兴趣会逐步培养,阅读习惯会渐渐养成,学生对语文学习也会持有盎然的兴趣和持久的热情。
二、在激励期待中诵读
培根说:“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4]语文教材就是那“好书”,所选篇目都是经典诗文,需要学生“细读,反复读”。只有反复读,才能让经典名篇长时储存在记忆里,使心理图式不断丰富;只有反复读,才能体味、感悟到语言文字之美,文本语言会深入心灵;只有反复读,才能使读者的“现实视界”与文本的“历史视界”不断融合,生成新的视界。但是,长期枯燥的诵读很容易让学生厌倦,学生对诵读会渐渐失去兴趣。因此,这需要教师采用活泼多样的形式,激励学生诵读,让学生对诵读具有持久不衰的热情。
学生大都争强好胜,把竞赛引入语文诵读,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激活思维,调动学习的内驱力。竞赛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诗文诵读比赛,比赛中,学生们个个生气勃勃,全神贯注。《劝学》《论语》《满江红》等一篇篇诗文从学生口中熟练诵出。让他们的着装也别具风采,有的现代,有的古典,有的现代与古典搭配,使现场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诗文表演赛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让学生将诵读、歌唱、舞蹈、器乐演奏结合起来,台下同学的掌声、老师的期待、家长的喝彩会大大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学生吟诵文本,如同演唱一首首精湛的歌曲,只要意识一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就会在嘴边自然流淌,读了还想读,听了还想听,演了还想演,越熟越流连忘返。
另外,经常开展“师生经典诗文诵读竞赛”,语文教师与学生同台演出,师生对诵。他们神采奕奕,争妍斗艳,各展风采。纯真稚嫩之声与深沉厚重之韵错杂演奏,或款款深情,或慷慨激昂。师生精彩的诵读、深情的倾诉、生动的讲述、激昂的宣告、优美的伴奏……会深深感染台下所有的观众,久久飘荡在青青校园,激荡着师生与经典诗文相伴的心灵。
三、在背景音乐中诵读
叶圣陶先生说:“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5]为了引导学生咀嚼语言文字,读出情感,读出气势,读出语言的节奏美、形象美、意蕴美,发挥文本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诵读中,要经常给学生配以优美的音乐,让他们进行配乐诵读。古琴、古筝、琵琶等奏出的乐曲安静悠远、洁净精微,是和乐性情、提升修养之乐。将意蕴深厚的经典文字、余韵悠远的经典音乐和声情并茂的诵读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诵读中配以背景音乐有利于学生诵读兴趣的保持。在高山流水般的音乐氛围里诵读,会形成一种浓浓的艺术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诵读就会少一份抽象,多一份意境;少一份乏味,多一份静美;少一份枯燥,多一份情趣。在古筝、古琴的悠远琴韵中,学生反复吟诵,能以声得像,以声得情,以声得意。学生尽情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浑然忘我。久而久之,每当学生听到相关优美的经典音乐,会自然跟随乐曲吟诵起来。
其次,诵读中配以背景音乐有利于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让抑扬顿挫的音乐与琅琅上口的诵读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把握诵读的速度,体味汉字、汉语的节奏韵律。在背景音乐的感染中,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伴着美妙的音乐,读书声时而高昂、时而低泣、时而急切、时而平缓。他们就像在唱词曲都十分动人的同一首歌一样,虽然是同一首歌,但是每个人的唱法不同,每个人展示着自己的风采,细腻、深情地表达各自的感受、感悟和感情。语言在这种诵读中同美妙的旋律一样动听,语言的力量和文字的美便展现在学生诵读的音韵之中。学生在诵读中思考着、想象着、感受着文本的形象,品味着、体验着、触摸着文本的蕴涵,诉说着、表达着、流露着文本的情致,绘声绘色地演奏着自我的乐章。
最后,诵读中配以背景音乐,文本也会在配乐诵读中有热情流淌的新鲜血液,保持着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优美的音乐会使文本更富张力和感染力,更能启发学生的吟诵体味。高山流水、万壑松风、虫鸣鸟语、人情之思、宇宙之理尽在经典文字与经典音乐的和谐演奏中。文字的深邃与乐曲的旷远交织,让学生顿起远古之思,感受圣贤的人格智慧,塑造学生的优美人格;文字的激昂与乐曲的豪迈相融,让学生顿生踌躇之志,感悟圣贤的人生豪情,培养了学生旷达乐观的情怀;文字的玄淡与乐曲的清雅相合,让学生入超然之境,体验圣贤的生命境界,体味人与天地同游的和谐畅达的自在愉悦,培育学生和美的心灵。诵读重在陶冶,学生在这种行云流水般的诵读中,仿佛游历于祖国的名山大川,歌咏于古道荒原,聆听着松涛鹤鸣,观赏着水光云影,吟咏体味着情深、趣雅、味醇的语言文字,气质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变得优雅。
教师要注意精心挑选与配置背景音乐。背景音乐必须是优雅的经典音乐,因为经典音乐意蕴悠远、静美清雅,其声音品质有利于怡情养性、澄澈心灵,它对人的陶冶功能与语言文字是相辅相成的。音乐的配置与文本的意蕴要和谐一致,如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要配以超越豪迈的乐曲;将白居易的《琵琶行》配以作曲家张晓峰根据本诗创作的琵琶小协奏曲《琵琶行》,引子部分是琵琶和箫奏出的自由旋律,描绘出“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琵琶女的主题配以委婉连绵的旋律,似乎“说尽心中无限事”;深沉悠长的琵琶声与二胡的独奏结合,犹如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尾声唯有琵琶的音韵在寂静的夜色中飘荡,刻画“月白江心”的意境。婉转悠扬的乐曲中,学生的诵读有声有情。陶醉在音乐与诵读的协奏中,学生更易体会文中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扬、或低回呜咽的音乐描写,更能感悟琵琶女的凄凉和白居易的失落,深刻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在琵琶协奏曲中诵读《琵琶行》,使文字、音乐和诵读相得益彰。
四、在诵读记忆中烂熟于心
烂熟于心就是在诵读基础上的烂读。“烂读是一种无意识地、一遍接一遍地读,它并不希望为了早点记住而刻意用心地去背,而是随意无心地跟着言语在‘流,轻松自如地跟着语感和作者走到一起,最终达到使其言皆若出我之口、使其意皆若出我之心的程度。”[6]清代唐彪将这种读书境界描绘为“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在诵读中,学生跨越历史与文化的高原,与作家的心灵会晤。通过主客双向交流,相互交融,浑然一体,主体进入了一种自由境界,忘却了主客体的区别,忘记了时空的存在,体验到一种无限美妙的愉悦。这是“我与文化,文与我化”的境界,是积累语言、内化吸收、积淀语感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本的语言里反复流动、反复体验、反复回味,体验作者所构设的美好画面和精神境界,欣赏、感受文本生机盎然的世界和作者的生命情志,感觉语言的优美和细腻,感动自己的情感,感染自己的心灵。让学生的思维在文本的海洋里流动、畅游、想象,将自我融入文本世界,反观、理解和建构自我世界,将文本的语言纳入自我的语言,在文本视界与自我视界的融合中,丰富自我视界。
文本需要反复诵读,让学生将所读内容吸收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内化为自己的信息。通过反复诵读积淀下来的语感图式,能在学生的读写中发挥着生成作用。学生应用时会得心应手,会觉得只有这样读、这样写才对、才好、才美,会自然而然地说成、写成这个样子。当然不是照搬,也不是一味模仿这个样子,是学生运用积累内化的语言信息进行自我思维的表达、自我情思的流露和自我个性的展示,是语言的自然流淌。
总之,诵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重视诵读,语文看上去才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生动形象的画,读出来才是一段段波澜起伏、感人肺腑的情,听起来才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悠扬婉转的歌,语文教学也会诗情画意、热情洋溢、激情四射。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2]转引自韦志成:《阅读的经典》,中学语文,2005年,第2期,第7页。
[3]刘正伟,刘梅林:《课内与课外:苏霍姆林斯基语文教育观评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第3期,第3页。
[4]严凌君:《人类的声音:世界文化随笔读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6页。
[5]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6]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张爱莲 山东省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5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