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多,我们身边的进口食品已经非常多。在专卖店、大型超市里的进口食品专区、网站上的店铺里,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进口食品。进口食品跟国产食品一样,选购时也得看标签。但是,有些人以为进口食品包装上只有外国文字,我不懂外文,怎么看标签呢?其实,我国规定进口食品进入中国市场必须标注中文标签。当然,进口食品标签与国内食品标签标注形式和内容还是有些不同。那么,在选择进口食品的时候怎样才能看懂它们标签上的内容呢?
必须与非必须标注项
必须标注中文标签 国家《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规定:进口食品必须要有中文标签,并要求中文标签的字不能小于外文(商标除外),而且必须标注完整的食品信息(商标、制造者和地址、国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网址除外)。常见的中文标签有2种情况(如下图):
很多人认为第一种包装更“洋气”,其实这两种都符合国家预包装食品通则。反而是那些只有洋文,没有一个汉字的包装食品,不符合国家进口标准,没有经过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审核,有可能是走私或者是国货冒充,甚至存在着安全隐患,最好不要购买。
可不标注生产者 很多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有些进口食品上会标注生产者的名称,有的则只有代理商、进口商或者是经销商的名称,于是存在疑惑。之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是因为《GB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如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可不标示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因此进口食品中有的标注生产者,有的则没有标注。
营养标签同样要看清
1.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这可能是大多数人都会看的一个内容,由于进口食品经历长途的运输,时间长,进入国内市场后又因为价格高等因素导致某些食品很长时间都销售不出去,因此要注意看好生产日期,不要购买过期的食物。进口食品的生产日期有的是在原来包装上,也有的会印到添加的中文标签上。
2.营养成分表 我国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签上必须标示出能量以及三大产能营养素和钠的含量,进口食品同样是这个要求。营养成分表可以告诉你吃这种食品,获取的能量以及各营养素是多少,占到一天所需量的百分比(NRV值)。比如钠的多少对高血压患者非常重要,营养成分表明确显示了该食物的含钠量,便于控制钠的摄入。
3.配料表 配料表主要标示的是食物的原料,表中的排序是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的。比如一款像是奶的饮料配料表中排第一位的是水而非牛奶,那么这款只能成为乳饮料,如果想买的是奶,那么这种就不适合。因此,配料表可帮助你认识你吃的是什么。
4.过敏原提示 容易过敏的人要注意看配料表临近处标注的过敏原或者有关过敏的小提示。如果有让您过敏的东西,最好就别买了。
5.注意标签陷阱 比如无蔗糖食物,容易让人误认为是无糖食物,这对需要控制糖摄入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很不利,糖尿病患者需要的是无糖食品,而非无蔗糖食品。如果是用麦芽糖代替了蔗糖,那么血糖上升速度会更快,更不利健康。
进口食品并非质量更好
进口食品一般都要比国产贵很多,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质量更好的缘故。其实,进口食品除去食物本身的价值外,还要加运费、关税等费用,价格自然要高。外国的月亮并非更圆,所以不要盲目认为进口食品的质量更高,要理性地选择购买。购买的时候要睁大眼睛看准标签,选好食物。最近央视“焦点访谈”就曝光了进口奶粉的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