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丽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网络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加强网络教学中的教学设计,使其更充分的发挥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更有效的支持学生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网络教学软件;教学设计;学习者
一、网络教学的含义及教学特点
网络教学是利用已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实地现场教学”模式的强有力补充,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和目标。网络教学的特点包括:
(一)校园数字化
网络教学随着网络教学的开展,学校将逐步形成依托校园网络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包括教学资源的收集、制作、管理系统,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生管理、考试成绩查阅、缓考申请等)系统,电子校园(包括实时授课、点播、答疑、作业提交等系统以及数字图书馆等)等等。
(二)教材科学化
根据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超连接的特性,网上教材将趋于多媒体化、非线性化;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教材更新迅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将有利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学生主体化
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从被动到主动,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地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按部就班的学习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
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二、网络软件教学对教学设计的内容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本质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为中介,在教学目的的指导下构成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就是知识的化身,就是绝对的权威,担当着教育者和知识传授的角色,而学生则处于接受、服从和被动的地位。网络教学对教与学这一矛盾产生了显著的积极的影响,老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从而使教与学关系表现出民主、平等、和谐的本质特色。
网络教学设计仍然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从而选出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教学。网络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还要着眼于激发、促进、辅助学生的学习,并以帮助和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
在网络上,学生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上课的地点不再是集中的固定的现实地点。上课的内容仍然是教师备课好的内容,只需要将讲课稿文件“打开”到讲课板上,整个网络班级的学员都能异地看到内容。在网络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可以在家里报读你单位开设的课程,免去了劳途奔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极大的增加了学习的方便性,同时不乏现场教学中的互动和交流。
在网络教学模式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多种教学评价系统,客观、公正地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监测和考核,同时网络系统自身还具有相应的分析和评估能力,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给予正确客观的评价。从而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给予正确的评价。
三、网络软件教学的教学设计方法
(一)学习内容规划与设计
主要工作是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分解和定义。这包括把内容分成学习模块,对每一个模块的知识内容进行分解并定义出是良构的还是非良构的,对良构的知识内容要设定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和设计教学模式。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引导或者指导学生的学习路径,这里的引导和指导不再是老师起主导作用,而允许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控制权,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这种模式一般可以通过对话、协商等方式达成对学生指导的意愿。
(三)设计问题环境
这项工作是根据教学策略的需要来设计的。问题主要包括疑问、项目、课题或分歧等。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参与活动的目标指向可包括:解答疑问、阐明问题、完成项目或课题、解决分歧等。
(四)设计学习资源
学习者对资源的利用不仅指利用教师或互联网提供的资源,更为有价值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上载的数据。这里主要包括与解决问题有关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它包含了支持这种学习模式的所有可能的材料,
(五)设计学习环境
网络教学本身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提供完全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学生登陆网络教学系统后,可根据课程信息库中的课程设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可获得个人的笔记本、电子信箱、课程内容、共享资源库、网上作业与测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在课程内容上加注,记录下学习的心得、疑难问题和重点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源,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达到预定的目标。
四、结束语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实践证明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也不可盲目夸大网络的作用,网络教学无论怎样发展,其服务教学的性质不能变,网络教学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加强网络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是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京彬.余胜泉.何克抗.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价[J].中国远程教育,2000(10)
[2]黄清运.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