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游园惊梦》中的诗意叙事

2013-04-29 00:44徐欣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3年6期
关键词:叙事结构人物塑造

摘 要:《游园惊梦》是白先勇的代表作之一,在创作中,白先勇力图将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融为一体。小说吸收了现代派的意识流技巧,又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诗意叙事模式,主要体现在叙事结构的诗意性、人物塑造的诗意性、意象运思的诗意性三个方面。

关键词:叙事结构 人物塑造 意象运思 诗意性

《游园惊梦》是白先勇的代表作之一,在创作中,白先勇力图将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相融合。因此,小说不仅呈现出现代派的特点,还继承了中国精雕细刻式的诗意叙事传统。

这里先对“诗意性”做一个界定,“诗意性”指的就是其他艺术形式具有诗歌的形式特征和审美特点。就小说而言,“诗意性”是指小说在结构上有诗行般的对称和呼应,在叙事中运用大量意象、象征等手法,以及叙述话语的强烈抒情色彩。

《游园惊梦》的诗意叙事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叙事结构的诗意性;第二,人物塑造的诗意性;第三,意象运思的诗意性。

一、叙事结构的诗意性

对偶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结构形式。中国小说继承了这一美学传统,在小说结构的安排上,注重对偶,像诗歌一样,寻求各部分的和谐统一,把抒情诗的对偶转化为叙事文学的对称结构,以突出结构本身的象征意义。[1]《游园惊梦》也继承了对称结构,分别体现在布景、人物、情节的安排上。

《游园惊梦》中有两个舞台,一个是台北近天母窦公馆,一个是梅园新村的公馆。这两个舞台无疑具有一种对称关系。这种对称关系首先体现在地点背景和布设上,这两个舞台分别在台北和南京,而台北和南京都是国民政府的要地。两个舞台都十分盛大,都云集了达官显贵,都有名厨设席,名票友吹笛,都喝花雕,都有唱戏的娱兴节目,而且都唱昆曲《游园惊梦》。

不仅舞台具有对称关系,舞台上的人物也是对称的。首先,主角钱夫人和窦夫人就相互对称,昔日的钱夫人就是今日的窦夫人。钱夫人和窦夫人都出自得月台,钱夫人艺名“蓝田玉”,窦夫人艺名“桂枝香”。当年在南京时,“蓝田玉”是最冒红的昆曲演员,凭借着出色的才艺,她成了钱鹏志将军的填房夫人,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尊贵地位不可小觑。临离开南京那年,钱夫人在梅公馆替“桂枝香”请三十岁生日酒的宴会,是她尊荣、富贵盛极一时的标志。然而多年后,上流社会宴会的女主人已不再是钱夫人,而是窦夫人。窦夫人原来嫁给窦瑞生次长做小,在南京时连请生日酒都没资格,后来,窦瑞生的官做大了,“桂枝香”也扶了正,窦夫人成了今日宴会的女主人,风光丝毫不亚于当年的钱夫人。两个人物不仅在背景、地位上相互对称,在性格上也十分相似,都稳重、识大体,而且都有一个泼辣的妹妹。

第二,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也呈现出一种对称关系。例如:“十七月月红”与“十三天辣椒”,两人都十分泼辣,嫉妒心强。郑彦青与程参谋,都是参谋身份,在外貌、气质上神似,并都与上司夫人有亲昵关系。吴生豪与杨票友,都是吹拉弹奏的名手等等。

小说在情节上也呈现出一种对称关系。从大的情节来看,窦夫人举办宴会与钱夫人举办宴会相对称。从小的情节来说,钱夫人对程参谋产生好感与钱夫人爱慕郑参谋相对称。蒋碧月和程参谋闹钱夫人喝酒与“十七月月红”和郑彦青闹钱夫人喝酒相对称等等。

两个舞台,舞台上的人物,舞台上发生的事件,都呈现出整齐的对称结构,使小说如同一曲二重奏,富有一种音乐般和谐的美感,透露出一股浓浓的诗意。浦安迪说:“中国文学最明显特色之一,是迟早总不免表现出对偶结构的趋势;它不仅是阅读和诠释古典诗文的关键,更是作者架构作品的中心原则。”[2]对称结构不仅使小说在形式上富有诗歌般的美感,还使小说透露出诗性的内涵和意蕴,表达了白先勇对人之命运的悲悯情怀。“灿烂只是一瞬,而黯淡则是永恒;兴盛是变量,只有衰败才是恒量,拥有仅仅是一种偶然,失落才是命定的必然。”[3]《游园惊梦》中有一句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良辰美景曾经属于钱夫人,现在属于窦夫人,但都无法长久。小说的内涵是通过小说的对称结构暗示出来的,这就使小说具有诗歌般的蕴藉、含蓄之美。

二、人物塑造的诗意性

人物塑造的诗意性首先表现在人名修辞上。中国古代小说的人名修辞很是讲究,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与故事的进程、人物的性格、命运紧密相连,或暗示,或象征,或正用,或反讽,不一而足,这些名字的象征意味,是中国古代小说精雕细刻式叙述的一种艺术追求,体现出一种诗意诗情。[4]《游园惊梦》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得月台的昆曲演员,都有艺名。钱夫人,艺名“蓝田玉”;窦夫人,艺名“桂枝香”;钱夫人的妹妹,艺名“月月红”;蒋碧月,艺名“天辣椒”。

首先,“蓝田玉”这个名字,就有明显的象征含义。在传统文化中,玉代表一种高贵的气质或精神,是贵族身份的象征。而蓝田玉是中国神话中最美最贵的玉石,这就暗示了钱夫人在小说中的主人公地位,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理想。正因为她是“蓝田玉”,所以她是得月台最出色的昆曲演员,所以她成了钱将军的夫人,在南京城拥有无上的尊荣。然而“蓝田玉”却也无法抵抗命运的无常,钱将军离世后,钱夫人随之失去了财富与地位,而岁月也夺走了她的美貌与嗓音。小说中写到钱夫人站在一株“万年青”前面照镜子的一幕,深具反讽意义。镜中出现的,当然,是褪了色的蓝田玉——一块已经显然失色了的蓝田美玉。[5]“蓝田玉”的黯然失色,暗示了贵族的没落。

再看“桂枝香”,桂花树在中国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人们认为桂树具有高洁的品质。“桂枝香”这个名字暗示了窦夫人性格的高雅洁净,不与他人争奇斗艳。桂花在八九月份开放,比一般的花开得晚,暗示了窦夫人扬眉吐气的时候比别人晚。当年连生日酒都没资格请的窦夫人,现在却成了上流社会的新中心。然而,小说的开头有一段环境描写:“露台的石栏边沿上却整整齐齐地置了十来盆一排齐胸的桂木,钱夫人一踏上露台,一阵桂花的浓香便侵袭过来了。”四溢的桂香,暗示了现在正是窦夫人最辉煌的时刻。但桂香虽浓,却是发自“露台”,暗示了窦夫人的好景也将不长。

“月月红”就是月季,每月开,是贱花,暗示了钱夫人的妹妹好抢风头的性格。“天辣椒”,暗示了蒋碧月性格的泼辣。这种人名修辞,不仅使人名能够直接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暗示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而且能够增加小说的诗意,扩大语言的表现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人名修辞,人物塑造的诗意性还体现在联想、意识流等手法的运用上。小说的显性情节很简单,即钱夫人参加窦夫人的宴会,而推动小说发展的是钱夫人因今昔之比引起的联想和意识流。这些联想和意识流是片段式的,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才能得到完整的情节。例如,钱夫人多年后与窦夫人相见,想起了当年在南京替她请三十岁生日酒的情景。钱夫人听到蒋碧月也在时,想起了蒋碧月曾专拣讨好的戏唱的事,以及抢桂枝香男人的事。而钱夫人与郑彦青私通这一情节是通过钱夫人的意识流含蓄地表现出来的。情节的淡化,联想与意识流的运用增加了小说的诗意性和抒情色彩。

最后,人物塑造的诗意性还体现在小说将钱夫人暗比杜丽娘上。钱夫人是昆曲名伶,最擅长唱《游园惊梦》,其实,人生如戏,钱夫人就是杜丽娘,她和杜丽娘一样渴望青春、活力,追求个性解放,这种强烈的渴望与追求同样具有诗意性。

三、意象运思的诗意性

中国古典小说常在叙述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时,运用中心意象和阶段性意象的组合,通过情景交融的意象画面,强化人物行动和性格的内涵,把自然物象内化为人物精神世界的一部分,透析人物内心的隐秘,达到对人物内在精神的审美把握和形象化表现。[6]白先勇的《游园惊梦》运用了许多意象。首先,“游园惊梦”就是一个意象。“游园惊梦”是昆曲的名字,剧情即杜丽娘春日游花园,在梦中和柳梦梅缠绵性交。这个意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钱窦二人的宴会上都安排了“游园惊梦”的戏,钱夫人与这出戏又有很大的渊源,她因唱“游园惊梦”而红,人们见到她都要提起她曾唱“游园惊梦”的事。“游园惊梦”这个意象,暗示了钱夫人与郑彦青私通的事,也暗示了人生如梦的寓意。钱夫人与郑参谋的鱼水之情是如此的短暂,回想起来真像杜丽娘做了一场梦。两次宴会是如此金碧辉煌,但同样都如此短暂,好像做了个美梦。“游园惊梦”是昆曲中的名段,但钱夫人在两次宴会上都“哑掉”了,暗示了昆曲艺术的衰落,引申而言,还暗示了贵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

除了“游园惊梦”这个中心意象外,还有许多阶段性意象,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传统的意象,另一类是西方现代派采用的意象。中国传统的意象又可分为两组,第一组是窦公馆内的意象,第二组是窦公馆外的意象。窦公馆内的意象有高烧的门灯、景泰蓝的瓶樽、万年青等,这些意象的总体特点是华丽、古典。窦公馆外的意象有秋后的清月、大露台、浓郁的桂花香等。这些意象的总体特点是空旷、清冷、寂静。清冷的意象将窦公馆内华丽古典的意象包围起来,暗示了窦公馆中盛宴的虚幻、短暂,热闹繁华是短暂的,终将被凄凉、寂静所代替。小说的尾声出现了高楼大厦这个意象,这个意象比较独特,是一个现代意象,它的出现暗示了古典事物将渐渐被现代事物所取代。小说中还有几个中国传统意象比较特殊,如夫子庙得月台、琴雪芳、桃叶渡等,这些都是富有文化意义的地名,尤其是夫子庙得月台。得月台在秦淮河畔,曾一度十分繁荣,是达官贵人聚会娱乐的地方。小说通过钱夫人的回忆点出这些意象,暗示了这些地方的没落,曾经的繁华也如同梦一样。西方现代派的意象体现在钱夫人的意识流中,如白马、太阳、流汗等。根据弗洛伊德的解释,这些意象是阳性象征,是性行为的表征。还有枯白的茅草、黑窟窿、白床单等,这些意象是死亡的象征,两组意象并置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了钱夫人对性、生命的渴望和对衰老、死亡的恐惧。

意象是中国古代抒情艺术的重要元素,也构成了中国诗词艺术基本的审美特征。小说艺术借鉴抒情艺术中“意象”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运用技法,把意象营造和叙述过程融为一体,既能够有效而精炼地展示作者的审美情怀、哲理思考,也能够“借一斑而窥全豹”,集中表现人物性格、预示故事走向、揭示人物命运,更能够增强小说的“诗化程度和审美浓度”,丰富小说的叙事机理,达到诗意化叙事的艺术效果。[7]

《游园惊梦》在结构、人物塑造以及意象运思上都体现出了诗意性,使小说具有一种含蓄精致的美。现代化、民族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中心问题,一方面我们想要向西方文艺学习以使我国文艺现代化,另一方面我们想要保持民族特色,只有通过民族的,才能走向世界的。白先勇的作品似乎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注释:

[1][4][6][7]南志刚:《叙述的狂欢和审美的变异》,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2]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刘俊:《白先勇评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5]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台北:台湾尔雅出版社,1976年版。

(徐欣 浙江省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猜你喜欢
叙事结构人物塑造
《傲慢与偏见》之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安排论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手法与影响探析
《哈利·波特》的魔幻叙事解析
“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存在的意义
贾樟柯电影叙事的板块结构分析
回家之路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大师与玛格利特》中空间变换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电影《明日边缘》叙事动力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