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远
又见“永兴郡印”
作为喜爱古印的人,见到一方精美的古印,往往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赞叹,把玩摩挲,不能释手。而别人郑重其事地拿来一方伪印请求鉴定时,又常常感到无奈与气馁。
当年玺印专家罗福颐先生见到敦煌藏经洞的《杂阿毗昙心经》上有一“永兴郡印”朱迹时,大喜,以为永兴这个地方只有在南齐(479-502)才有“郡”这个级别的行政设置,所以,此印为现存最早的大型朱文官印。于是细心地从经卷上将印文临摹下来,收入他影响很大的专著《古玺印概论》之中。
其实,此印与南北朝晚期大型朱文官印,如前述“天元皇太后玺”风格差别大,与通行的南北朝晚期的小型阴文官印更是南辕北辙。而且中唐的历史地理名著《元和郡县图志》已明确记载“晋惠帝又分二郡置晋昌郡,武帝改为永兴郡,隋开皇三年罢郡,置瓜州。”可见今天毗邻敦煌的玉门古称瓜州,但在隋开皇元年纸开皇三年(581-583)是叫永兴郡的。其官印出现在不远的敦煌经卷上,应更合乎情理。
但近年我们对“永兴郡印”的重新解读,丝毫不能影响坊间此印的知名度,山东和浙江的藏家先后都拿来了玉质或铜质的“永兴郡印”,看着他们期待的目光,我还是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他们此印只有摹本,原印早已不存。但从存世公认的10来方隋官印看,“永兴郡印”元印必为鼻钮,如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观阳县印”。山东藏家的藏印印钮类汉之瓦钮,较之标准的隋代印钮跨度过大,钮面过宽。而浙江藏家的藏印钮式“创造性”地模仿汉玉印常用的覆斗形钮,决不见于隋印。从印文上讲,二印与原作对比,只得大形,笔画的圆转自然已失。皆为近年新作。
近日一位南方藏家还给我寄来一方他收藏的“广纳戍印“的印蜕,一见便有一股纯正的隋印气息扑面而来,但我深知“广纳戍印”为北京故宫典藏,背款刻“开皇十六年七月一日造”,著录于《古玺印概论》(1981年)和《中国玺印篆刻全集》等书,故宫的真印没有丢,民间何来此印呢?如今作伪多仿各大博物馆的著名文物,熟悉他们无疑有利于我们鉴伪识真。
读者也许会问:你见的都是假的隋代官印,就没有见过一个真的吗?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你早年我可真的见过一方货真价实的隋官印。那时10年前的一天下午,一个刻印的朋友拿来一方“汉印”请我鉴定,我一看此印边长5.3厘米,鼻钮,印文9字,文曰“右武卫右十八车骑印”,印文蟠条制成,蟠条有1.1厘米深。我激动地告诉他这是一方隋官印啊!此印钮尚有汉魏鼻钮遗风,较为矮厚,穿近圆形,与唐印不同。唐官印鼻钮很高,有穿的官印钮穿近于竖长方形,已有向宋元长方形板状钮过渡的趋势。与唐印不同,隋印印文中多不用“之”字。隋创之初,左右武卫、左右卫、左右武侯、左右将军诸府都领有骠骑府和车骑府,即府兵。车骑府由车骑将军率领,驻在首都及地方要冲。朋友听后十分高兴,含含糊糊地说印出于咸阳北原。此地离隋都大兴城(唐改称长安城)不远,为我们研究隋代府兵制及驻军情况提供了珍贵资料。后来我又翻阅史料,将此印定为隋大业三年前(518-607)隋官印。
隋官印稀若星凤,后来我将发现此印的情况告诉了上海博物馆的印章专家孙慰祖。上博以藏印多、品种全闻名海内外,并建有国内唯一的玺印陈列专馆。但就是没有印章转型期隋代的印章。他们托我再多方打听一下,藏家如有意出让,价格好说。可惜印已再不见踪迹。幸好当时多钤了几方印蜕,并摹画了印形,为印学界保存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后来《中国玺印篆刻全集》来陕搜集资料,我为他们提供了印蜕,此印遂广为人知。
《中国文物报》上的失误
《中国文物报》是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文物届唯一大报,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近年顺应民间勃兴的收藏热,该报又开辟了《收藏鉴赏周刊》,从而由专业圈辐射到民间。由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可读可赏,民间藏家自费订阅的很多。但2001年9月12日和17日连载《唐代后宫“汤印大宁”玉印考》长文,却让人大跌眼镜。
这方“汤印大宁”印发现于皖南黟县著名的民居承志堂。印边长6厘米,高4.4厘米。螭兽钮,鸡骨白玉质。隶书边款“汤印大宁,辛未年制,徐岱”。作者引经据典,从钮史、雕工、款字诸方面考察得出一下结论:“此印属唐代宫廷汤池之镇池之宝,徐岱刻于辛未年即贞元七年(791年)。”
作者犯了几个常识性错误。
第一,从隋代以来,由于印章受体已由封泥易为纸帛,官印已完成了由阴文向朱文的转变。从现在可以确认的几十方隋唐官印看,莫不为朱文。汤印为阴文,不合制度。
第二,隋代开始,少量官印有刻款之制。但隋官印刻款内容为年号+某月+某日+造,如“观阳县印”,背部凿款“开皇十六年(596年)十月十五日造”。唐官印刻款为印面的释文,如唐“武夷县之印”刻款“武夷县之印”。宋代官印除刻造印年月以外,还加刻主管官印颁发的机构“少府监”(北宋)或“文思院”(南宋),如北宋“平定县印”背款刻“熙宁三年少府监重刻”。而汤印款式为:印文释文+干支纪年+制+刻印人姓名,唐代乃至稍早的隋和稍晚的宋绝不见这种背款形式。汤印款文为隶书,而隋唐官印款文为楷书。既就汤印款文之隶书而言,亦非作者所言的“与(唐)徐浩、史维则等所书隶体风格极近”,而是根基于汉隶。唐隶区别于汉隶的是唐隶比较丰腴浮华,而不如汉隶来的清雅和舒展,清代金石学大兴,隶书以汉隶为宗,水准颇高,汤印隶款正是如此。另外,隋唐官印刻款俱在印章的背部,而不可能再印章的侧面。总之汤印从印款的内容形式、书体特征和刻款位置看都不可能是唐官印,恰是清人私印的范式。
第三,此印释为“汤印大宁”,也可读作“汤大宁印”。为典型的仿汉印式姓名章。名“大宁”居左侧,为回文形式,用于双名,意在避免双名拆开而分居印面左右。印文为缪篆,亦俗称汉篆,而唐官印篆文更为圆转。
第四,唐百官绝大多数为铜质,少量砖质官印其用途尚未弄清,总之绝不见玉质。即或依汉代官印旧制,玉印也只有皇帝、皇后专用,百官决不能染指。而汤印显然不是帝后印。故其材质不合唐制。另外从《中国文物报》上印得并不清楚的汤印照片看,似为青田石之类,而非玉质。
第五,宋元以前官印,只有汉代帝后专用螭虎钮,唐代未见此钮制。此印钮制不对。
以上我们简单地从汤印的朱白、款制、印文字体、材质、钮制上分析了一下它与唐官印大异其趣之处。作者在并不熟悉印章演变规律的前提下,竟然引经据典,将一方清代私印考订为近千年前的唐代官印,若按此方法收藏,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而《中国文物报》将这样一篇看似严谨的文章发表,对民间藏家的误导可谓大矣。可见无论是民间藏家还是专业文物工作者要收藏或研究一件文物都要深入了解前人已有的成果,避免闹出初级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