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宇慧
【摘要】 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才能更好地获得新知,小学生也是如此。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太小和心智还不成熟等一系列的原因,小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把握阅读的过程。所以就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从而找到真正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方式,以便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引导和渗透阅读的方式,从而使小学生更好地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中,传统教育思想的观念根深蒂固,习惯于对学生进行整体灌输的方法。但是这样的做法无法开拓学生的思想自由,妨碍了学生潜力的开发。所以,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方法的重要性
因为小学生对于阅读的观念还很模糊,所以要先通过对基本字词的认知,进行一些造句,从而更好地明白句子的段落和内容。但是,毕竟是小学生,心智方面还有所欠缺,他们可能会随着自己的性情而进行阅读,存在一定的易变性。因此考验老师的耐心的时候到了,找到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方式就变得很有必要了。阅读是小学生学习的必修课,是不断取得新知的一个过程。通过加强小学生的阅读来让他们在书本里不断吸取新知,陶冶情操、学习其中优美的语句等方面都是很重要的。阅读的过程就是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处理,从而更好地认知世界、拓展思维以及学会怎样鉴赏语言。阅读让老师、学生和书籍三者之间做了很好的融合。所以,小学阅读是语文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对这个环节的把握才能让小学生从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人对文字理解和运用的最初阶段,需要小心维护。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经常性地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技巧,提升对语言的鉴赏能力。而老师需要经常性地开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一些阅读,通过一些学习工具来帮忙理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去,锻炼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奠定坚实的阅读基础。
二、如何引领和渗透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占有主体位置
作为低年级的学生,一般对于外界的事物都比较好奇,所以他们喜欢一些具有知识又有趣味的故事书,最好是简单易懂的,包括一些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故事书。这类型的书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小朋友。把一些不容易懂的待人接物、传统文化和为人处世等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让小学生更好地接受,也比较符合他们平时的生活,以他们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可以很好地勾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虽然现在的小学生比较活泼,但是经过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他们的阅读兴趣就很好地被激发出来,从而全神贯注地去阅读。例如《六个矮儿子》这个故事,这是一个童话故事,能很容易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故事中人物很多,学生阅读时就更加充满兴趣。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反映,让六个小学生分别扮演六个矮儿子,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现人物。通过这种表演方式,不但让学生充满兴趣,还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表演结束后,还可以让其他的同学进行评价和谈自己的感悟。这样就把表演的学生和观看的学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积极地参与讨论,在阅读中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真心喜欢上阅读、热爱阅读以及认真地阅读。
(二)利用现代多媒体等资源,用多样化的方式带领学生阅读
虽然小学的阅读材料图画和文字配合得很好,向小学生传达一些基础的人文知识和传统礼仪,但是小学生自身理解力不够,但想象力又很丰富,所以单一的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需要老师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利用一些现代的科学技术,例如flash动画、PPT课件以及一些录音带等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这些手法的运用,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声音、图像、光线的控制,让他们的思维跟着一起活跃起来,很好地去联想文本的内容,从而积极地参加到阅读的过程中去。现代科技的使用,不但能够加深小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而且贴近实际的图像和声音,更加深了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立体感,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更深层次地理解阅读的内容。例如《春雨》这篇文章,老师可以设计一段与其主体相关的主体旋律,然后让学生回忆和想象下雨时候的一些场景,包括一些下雨时风的声音、雨的形状和路上的风景等一些内容。
(三)启发式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锻炼思考的能力
在小学进行阅读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会最基础的拼音之后,能够自主地进行一些阅读,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學生,思维形式不牢固,需要正确地引导,阅读在他们的意识里可能不被划为自己学习的任务之内,所以就会不情愿去接受并产生抵触的情绪。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可以为学生的阅读奠定好基础,再进行一些趣味性的引导,那么使得他们的阅读程度更加的深层次,探寻更多的新知。把兴趣与学习相融合,是很好的教学模式。
例如,经典性的文章《狐狸与乌鸦》,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来思考,乌鸦为什么上了当?如果当时乌鸦不饿,狐狸还能否骗得来肉吗?那么阅读之后,还要让学生进行一些思考,包括的内容有狐狸吃到肉后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他们可能会说,那块肉过期了,其实是乌鸦骗了狐狸;或者是狐狸的本性是善良的,想到乌鸦没东西吃会饿死的,于是把肉拿出来和乌鸦一起分享等等,这些结局都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进行续写。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通过不同的故事结局,更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阅读能力的锻炼打下基础。
(四)因材施教,整体与个体兼顾,有主次有重点地引导
虽然小学生年纪较小,但是他们之间的能力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有的学生比较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强,不喜欢太文艺的东西;另一些学生比较感性,喜欢语言文字,喜欢阅读。所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安排。但是大体上,他们这个年龄段还是比较容易受新奇东西的吸引,喜欢一些色彩丰富的和动人的小故事,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对于那些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慢慢地引导他们谈一下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对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可以锻炼其表达能力;另一些性子比较急,看书不认真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互帮互助的形式,分组进行讨论,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与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阅读的内容。而且,有些学生喜欢小动物,有的喜欢历史题材的故事,还有喜欢画和事物的学生,那就可以按照不同的口味进行安排,从而使学生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虽然他们还只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老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引和纠正,这就要求老师处理好重点与次重点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相协调,便于学生更好地阅读。
三、总结
综上所述,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认真地进行研究,找到正确的方法,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