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生
“的确良、抖抖的;穿皮鞋、戴手表;一看就是上海佬。”这是当年流行于乡村的一句俚语(当时很多下放的知青都是上海人)。对于穿在身上戴在手上的,钦羡的同时,也不禁怀想万千。那个年代,除了勉强填饱肚子,对于衣服的要求只停留在破旧但干净上。诸多的人家都是“老大穿了老小穿,缝缝补补又一年”,尤其是大人们的衣服,像样的没几件。即使有那么一两身比较好的衣服,也是等着走亲戚、吃酒或过年时才舍得穿一次。而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十岁生日和过年穿新衣。我在十岁生日的时候,不仅得到了二姨赠送的一顶棉帽子,还有母亲请裁缝做的一套淡蓝色的灯芯绒衣裤,当然,这身衣裤做得非常肥大,不仅可以做棉衣棉裤的外套,来年长了个子也还可以再穿。所以,在我们的童年时代,就算家人给做了身新衣服,一般都比较大,个子蹿得快的,衣裤小了就给弟弟穿,弟弟穿破了,这些衣裤也不会被随意扔掉,要么被拼凑成床单,要么当作布鞋料,要么撕巴成抹布,要么穿在稻草人身上,要么剪成条状搓成布绳,可谓废物再生利用。
前不久回老家在山子家吃饭,见他们两口子床铺上的床单颜色杂沓,还以为是一种新款床单呢,近前看,原来这张床单就是由零头碎脑的布料拼缝而成,我感到惊讶,问他们家的经济状态也不至于这么艰苦吧。山子笑而不答,而山子媳妇一句话让我汗颜,不管日子有多好,都是从贫苦中熬出来的,所以,农村人的这种秉性不会丢。我们穿也好、吃也好,能将就就将就,只要孩子穿得体面,过得充实,就是我们的幸福。
是啊。农村人的这种习性永远都不会改变。他们的生活一天天的改变,而穿在身上的衣服依旧是那么素朴,那么简单。如今,那些破旧的衣服还是留着干农活时穿,而他们子女的穿着却不比城里孩子逊色。“现在农村多数人家也就一个孩子。一个孩子谁会舍得他(她)穿得跟不上趟呢?”老同学这样解释道。
想想现在农村孩子的衣着穿戴,再想想我们那个年代,确实唏嘘不已。我写这些不只是忆苦思甜,还在于没齿难忘。想当年,我们从懂事起到上学都没有一身周正的衣服,要么是破破烂烂的,要么是补丁摞补丁的,但大家都不会觉得被讥笑,也不会有人讥笑。显然,谁要是穿了件新衣服,那真的可以显耀下,也让大家艳羡着。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谁的衣服袖口上裤子屁股上没有几个厚实的补丁?没有光趟的课桌,就趴在粗糙的水泥板上;没有像样的凳子,就坐在土坯或砖块上听课写作业,衣服磨损得非常厉害。
在夏天,我们的穿着就显得简单多了,十多岁的孩子,大多只穿一个大裤衩,裸着上身,光着脚丫子,一个一个晒得黑不溜秋的。而到了冬天,尽管多数还有棉衣棉裤,但外套十分寒酸,甚至有的因为磨损,绽露出白花花的棉絮来。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两位小学同学,光明在过十岁生日时,他的姐姐给做了一件的确良裤子,哪承想,不到三天,晚上小伙伴们玩捉迷藏游戏时,不小心被树枝抓了个大口子,回去被他的父亲狠狠地扇了几个耳光。袁大头,平时爱拖鼻涕,习惯用袖子呼啦一擦,久而久之,他的袖子上,糊拓成一层亮光光、厚实实的“糨糊”来。有一年冬天,我去他家(紧挨小学校)旁边的公场上挑野菜,见他家的烟囱冒着浓烟,还以为在烀山芋什么的呢,去了,就见袁大头正烧着锅,大锅里传出的是咕嘟嘟的声浪,我一把拎开锅盖,烀的不是山芋,而是一锅的衣裤。袁大头有些不好意思,赶紧从锅膛里掏出一个烧得半生拉熟的山芋给我。我边吃边问,还是觉得这事很奇怪。袁大头憨憨地对我说,这事对你说,但不可让别人知道。我狠劲地点头答应。原来,他和他的弟弟最爱疯玩又长时间没洗澡,穿的衣服也是长时间没换,生了很多的跳蚤、虱子,单用肥皂是洗不尽的,只有放锅里烀煮才能起到高温消虫的效果。不过,这件事我保守了已四十年,今天才说出来。而实际上,像他家这样烀衣杀虫的方式,在当时还有不少,如村里的光亮家、小孙家。还有,一些女孩子头上生了虱子用手逮、用篦子梳是无用的,她们不得不理光了头发,尽管万般无奈,但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彻底清除它们。
那个时候,夏天,洗衣比较简单,都是单衣单裤用“团结”牌肥皂搓挪几下就可以了。而到了冬天,孩子们的衣服主要是外套(护衣),又因为大人们经常要起早贪黑地外出挑圩堤,换下的衣服,也逐渐堆积起来,母亲们得找一个歇工日大洗特洗一下。先得烧上一大锅开水和稀饭,先洗后烫,还要用米汤浆被子床单。所以,每逢这一天,母亲们从天不亮起床一直要忙到午饭前,房前屋后那几条晒衣绳上晾满了洗烫过的衣被。到了下午四点之后,晒干的衣被又被收回并叠放得整整齐齐。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人们的生活逐渐好转,而手头即便有了一些积蓄,想穿新衣服也得请裁缝来做。所以,进入腊月,村里的裁缝们最为吃香,都会被人请到家里做新衣服,有的大户一做就是十几套。后来,也就是8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的开放,人们更舍得也更倾向于去商店买衣服,不仅花样多随意挑选,也省事赶着这个趟。从那之后,裁缝的活计却走进了黄昏的暗影,作为曾经的手艺人,如今她(他)们年岁都很高了。她(他)们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也只在乡邻家里老人(去世)了,她(他)们才会再次被请过去,给逝者做上一套老衣,实际上,她(他)们是在用最后的气力,勉力延续着这门手艺。
衣着的变化,就是乡村生活的变化。而农人们衣着消费的变迁,也形象地记录了农村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过程。尽管他们的身份还是农人,但除了肤色黝黑、皮肤粗糙、骨节粗大、身上氤氲着泥土气息之外,他们与城里人的衣着在面料、质地、档次上不相上下。实际上,那种“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的日子还是非常让人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