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慧 蒋振世
摘 要:笔者根据求职指导、就业指导这两门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胆尝试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企业、社会,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从而为培养具有爱业、敬业、乐业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就业指导 职业兴趣 培养策略
通过对温岭市职业中专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调查发现,31%的学生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稀里糊涂地进入职校,66%的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兴趣缺乏基本的判定,89%的学生基本上根据家长的愿望或学校、老师的建议来选择所学专业,结果致使部分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后,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甚至出现厌学、辍学现象。由此可知,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势在必行。笔者根据求职指导、就业指导这两门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做了探索。
一、了解自我,预设职业目标
在某职业中专电子电工专业毕业的一位学生,先在某电子公司从事简单的电子零件加工工作,因缺乏热情半年后结束了这份工作。她开始反思自己,觉得自己具有为人坦诚、思维活跃、有极强的责任感、工作执行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优势。后来她通过努力成为一名正式导游,多次被评为优秀导游,还接待过浙江省多位重要领导。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的条件与职场环境相适应的情况下工作,才能事业有成。因此,让中职学生走出茫然,拥有职业兴趣,找到适合自己所走的路,只有先正确认识自己。
1.了解现在的我
认识自己,既要认识外在的我,也要认识内在的我;既要认识积极的我,也要认识消极的我。教师可引导中职学生从自我认识、他人评价两个角度展开,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回顾,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特长、价值取向等,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同时,还要让他们主动听取家长、老师、同学等多方意见,请他们作出客观的评价。在尊重他人评价的基础上,冷静分析,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
2.规划未来的我
现在的中职学生在规划自我成长方面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一为等待型心理,他们学习时没有明确的愿望,而是等待家长、教师的决定,学习与今后就业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二为功利型心理,单纯考虑成长目标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所选择的职业或专业是否有实惠;三为自卑型心理,受学业成绩的影响,丧失信心,处于消极应付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结合求职指导教材中描绘生涯彩虹图这一内容,让学生了解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了解该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步骤,并从确定目标、规划未来和制定详细的措施等方面,指导他们规划一个“未来的我”的计划书(如表1)。在求职指导课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有利于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正确定位。这目标犹如海洋中的灯塔,促进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自觉提高职业素养,为择业求职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积极的准备。
表1 职业生涯规划(部分)
二、检索企业信息,感知职业趣味
职业兴趣不足和个人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缺乏某种职业认识,或者根本不了解这种职业或专业,就不会产生情感,也就不会对它发生兴趣。而在职业感知方面,美国就提出职业日、带孩子上班日,让孩子从小了解父母的职业,从小体验、尊重社会上的各种岗位,这种做法为孩子今后的自主选择职业提供了保障。在我国,孩子们对社会上各种职业、岗位知之甚少,中职学生对这方面也缺乏应有的了解,因此求职指导课很有必要进行跨学科指导,引导学生多角度检索企业信息,认识岗位环境、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认识职业的发展动态,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
1.推荐阅读检索信息
由于科技的发展,各种专业的教辅用书总会出现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推荐适合学生看的课外用书、期刊、报纸等(见表2),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让他们了解本专业的前沿信息,引发对本专业的热爱。
表2 各专业推荐阅读书目单(部分)
专业 推荐书目
汽修专业 《汽车杂志》 《汽车之友》
平面设计专业 《新平面》 《艺术与设计》
…… …… ……
2.媒体平台检索信息
处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又非常广,教师应充分利用电脑课,结合教材内容与专业实际,借助百度、搜狐、网易、腾讯等搜索引擎和网页,点击相关企业网站、专业技术网等,了解企业管理、制度、动向、员工状况等。还可利用校园广播,开设“8分钟聊企业”的专题栏目,每天播报关于各专业就业政策、职业咨询、企业家的成长经历、打工者的故事、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等内容。每班建立各专业的QQ群,及时发布、分享大家搜集的资料,交流各自的思考。通过各种媒体平台的搭建,促进学生增加对企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3.企业见习检索信息
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一方面学校邀请企业专家和企业领导来学校作讲座,让学生了解企业对员工数量的需求和对员工专业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组织高一学生下企业见习观摩,零距离接触企业,直接感知企业的文化、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
多角度检索让中职学生不断获取外部的信息,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较深入地了解了职业内涵。中职学生对职业认识越深刻,职业兴趣也就越浓厚,专业思想同样也会越巩固。
三、结合专业,增加职业兴趣
1.融入专业学习
对于刚进入职高的懵懂少年,求职指导课的教学要针对他们所选的不同专业,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了解自己选修的某一职业,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汽修专业学生而言,求职指导就应该从激发学生对汽车行业方面的职业兴趣着手,教师要紧紧抓住汽修的专业课程,如《汽车概论》等课程中有关职业现状的元素,让专业知识融入求职指导之中,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专业知识的有用性。同时以学校举办的就业洽谈会为平台,让学生参与应聘过程,通过技能测试来激发技能训练的兴趣,还要适时引导他们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做到手脑并用,体会到由外行到内行的学习快乐和职业自豪感。
2.开设专业社团
专业的学习仅靠课堂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日后的职业需求。可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为相同兴趣的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促进他们对感兴趣的职业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例如学校开设的“金曙光”汽车服务社团,就是面向汽车爱好者设立的兴趣组团。该社团的管理、活动等都模仿企业管理,成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的桥梁。笔者在求职指导、就业指导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该社团,并与社团负责人一起完全按照求职程序开展招聘录用,同时结合社团对外营业的优势,引导学生与客户沟通交流,提供技术服务等,并在社团里组织开展各种游戏、比赛等活动。学生在社团活动的参与中深入了解本专业,自然就增加了职业体验,提高了学习热情。
四、实习实践,享受职业乐趣
实习实践是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培养环节,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享受职业乐趣中培养职业兴趣。
1.在岗位上享受乐趣
真实的职业岗位,不仅能让学生感知职业的崇高,还能检验所学专业知识是否够用,更能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当他们完成了某项具体工作时,也会产生自豪感、成就感,体验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乐趣。为此,学校专门设定“2+2+2”的实践模式,即高一两周见习、高二两月实习、高三两学期顶岗。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职业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到和所学专业相对应的单位、部门中去实践,深入了解认识职业的社会价值和特点,并亲身体验从事这种职业的乐趣。如12级汽修专业的一位学生去宇晨丰田4S店实习后,畅谈实习感受时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劲,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他工作的幸福。再如11级一位学生在温岭大江汽修厂实习的手册中写道:“……原先以为老师讲的没用,其实机械原理在所有的车型上都是一样的……”;10级的学生在顶岗回校日的就业指导课上说:“……修车虽又脏又累,但看到客户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修车,哪怕是宝马奔驰的主儿,也得用平和谦虚的客气与我说话,我好自豪!”真实的岗位、真实的感受唤起的正是职业兴趣、职业热爱。
2.在实践评价中享受乐趣
学校与企业一起对学生的实习实践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定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因此校企双方要重视实践中的评价。首先,担任求职指导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要根据企业需要与学生实际,设定学生实践素养标准,企业在确定顶岗学生薪资待遇的同时,要让师傅设定产品的质量标准,从而促使学生明确工作目标,标准也能实施公正的评价。其次,校企双方可开展各种评优评先活动。当学生付出一定的艰辛与汗水后,生产的产品被师傅认可时,当学生领到人生第一笔劳动报酬时,就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所学知识、技术的价值;当学生在众多的员工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技术能手”“岗位标兵”等荣誉称号时,就能知道人文素养的重要。这些物质与精神带来的欢乐,将是学生职业兴趣提升的有效载体,对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是兴趣在学习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中职学生的专业意识淡薄、职业兴趣缺乏,求职与就业指导在中职教育教学中依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温岭市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