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分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2013-04-29 16:35吕静候汝艳王艳霞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学分制改革

吕静 候汝艳 王艳霞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进行学分制的改革时遇到了诸多问题,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改革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针对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分制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探讨,结合边疆西部地区实施学分制度的现状,给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分制改革问题对策自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将高等教育与培养人才列在教育领域中的首要任务。眼下,以学分制作为主题的教学管理体制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这是我国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首要任务。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一些地区,学分制的改革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在进行高校教学与管理的改革时也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本文针对边疆地区高校学分制改革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面临的问题

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教师及管理者的观念与学分制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体制与机制问题,管理与教学的各个环节配合默契不够。学校办学软硬件及教学相关设备不足,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一)课程体系问题

对于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体系而言,存在着以下问题:

1.设置单一,必修课所占比重过大。学分制核心为选课制,为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的需求,给予学生更多选择课程修读的自由,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必然要增加选修课的数量与课程所占的比例。一般将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定为3︰7左右,个别办学条件较好的有一定学分制经验的学校甚至将此比例提高到4︰6。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为4︰1,两者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科设置过细,学科间缺乏联系与整合,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由于学习时限及学年制思想的限制,导致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以某边疆民族高校某专业为例,选修课集中设置于第二学年的某个学期,造成学生选课冲突和学业负担过重。

4.选修课开设的种类与门数不够丰富,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较少,且集中于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生的选课自由度较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师资力量问题

面对着学分制度的改革,对教师的一些教学要求也要进行变化。在师资力量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开设的新学科与新专业而言,能够胜任的教师数量不足,出现任课教师少,个别课程仅1位教师任课的问题,学生没有选择教师的余地。并且多数的教师都忙于必修课的教学,教师缺乏新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能力,所以导致开设的选修课少之又少,进而导致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无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资源配置问题

教学资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存在着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施、设备缺乏,图书资料不足,难以完全满足教学需要;教师数量不足,高水平教师更为缺乏,教师课程开发意识较弱、能力不高,导致课程资源,特别是优质课程资源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学分制下学生多方面、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四)教学管理问题

在学年制教学管理的模式下,教师进行教学是按照计划进行教学。当实行学分制度后。与原来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这样导致教学管理也出现了混乱,进而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并且难度也有所加大,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应该将管理进行划分,建立并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与模式。

二、采取的对策

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在进行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相应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

在实行学分制的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阻碍就是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所以转变思想观念是一项首要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让教育工作者深刻地意识到“学”比“教”更为重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与管理思想与观念。要从单一地强调教育改为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化教育”成为了学分制教学及管理改革的体现。

(二)制定课程体系

制定合理的符合学分制要求的课程体系就会推动学分制的发展。对于合理的课程体系而言,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既强调基础又做到综合。

2.实施弹性教学计划。弹性教学即为所设置的教学科目比较灵活,涉及面比较全面。

3.课程模块化。模块化即为学生在进行课程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做到组块选择,而不是单一地进行选择。

4.合理地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让其比例合理。

5.选修课程应该多样化,全面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分制的实质和灵魂是选课制。是指学生根据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及学校的课程教学安排,自主选择学科、专业及课程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开设相当数量的选修课为基础,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为目的。选课制是实施学分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施学分制的核心内容。而对于选课制而言,其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学生进行课程和任课教师的选择,因此加强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在加强师资队伍的过程中,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创造环境,招纳贤士。只有这样才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2.在人事分配制度上做出相应的改革。

3.定期对教师进行进修和培训,促进教师观念转变与能力提升。

4.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

(四)改革管理制度与模式

学年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主要是进行标准化管理,这在学分制中是不适用的。所以,必须针对学分制度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模式,学分制管理模式必须具有灵活规范的特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人员的操作能力

在实行学分制教学后,对于管理部门的工作量会有所加大,所以应该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使管理手段与管理的工具都符合现代化,不仅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这样才可确保实施学分制的成功。

三、总结

对于我国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而言,要想建立合理的学分制度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学分制的改革过程中,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为学分制改革实施提供必备的条件与制度。领导、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学生都要转变教学与管理的观念,并对学分制改革持积极支持态度,积极主动地配合与促进学分制的实行。相关部门主动参与、协调配合,针对学分制改革与实施中的问题积极探索,寻求学分制改革与实施中问题的解决对策,推进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运兰.中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6):7.

[2]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150.

[3]李正元.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发展中的几个关系问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1):25.

[4]刘梅.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5.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改革之路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改革备忘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合唱团的重要性
改革创新(二)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瞧,那些改革推手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征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