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同立
摘要:高中物理的学习是理解和情境分析相结合,也是灵动思维和学习技巧的结合,和初中物理学习大不相同。怎样让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学会解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下面的几种方法,对于学生解题或许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思维;建模;连续性;图形
一位诗人说过:“教育不是要注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
高中的物理和初中的物理不同,初中物理体现的是形象思维与记忆相结合,高中物理主要靠的是理性思维与情境分析相结合。学生上高中后往往上课的时候能听懂,就是自己不会做题。那么,作为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学习起来能够得心应手、举一反三呢?下面是自己在长期教学中的一点的体会,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教会学生抓住物理题目中的关键词
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抓住关键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例如,一细绳拴一质量m=100 g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R=40 cm的圆周运动,求:(1)小球恰能通过圆周最高点时的速度;(2)小球以v1=3.0 m/s的速度通过圆周最低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3)小球以v2=5.0 m/s的速度通过圆周最低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在这道题目中,“恰能”这两个字体现出很重要的价值,找出这个字眼,应用于最高点的位置中,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决问题。第(1)问中,恰能说明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就可以求出临界速度,再利用临界速度求出第(2)(3)两问中的拉力。
相信,如果我们对于学生多做这方面的引导,对于做这类物理问题,学生就会得心应手。
二、教会学生在物理题目中学会建模
对于物理学中的综合题,一般都包含多个情境、多个过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分析清楚它的物理情境。把握情境、过程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联系,常采取分情境、分过程来局部突破,逐步解决的方法,这不失为一种解题策略,但这样做使得解题过程较为繁琐、沉长,还容易出错。然而若从整体上建立模型,把握情境,将多情境为一个较为丰富的情境,将多个过程视为一个较长的过程来处理,这样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解题方法十分简洁明了。
比如,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竖直上抛问题,涉及已知位移求时间的问题,我们只需列出位移公式,求出两个时间都可以用,因为有下降的时间,这样,我们解决问题就简单了。对于往复性的题目,我们可以分步解决,也可以整体把握,这样对于我们灵活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就有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既要有庖丁解牛的思维,更要有整体思考的方略。
三、教会学生物理问题的思维要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我们认为物理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的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对于较多的学生,物理的思维往往出现了连接不上的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空白。在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要通过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把思维前后贯穿起来,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比如,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高1.2 m的平台上,木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用水平推力20 N使木块产生位移3 m时撤去,木块又滑行1 m时飞出平台,求木块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对于这样一道题,如果直接求速度,根本无法入手,但是我们可以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入手,逐步推进,就可以水到渠成。
四、教会学生有效地运用物理图形解决问题
物理教学中图形的有效运用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尤其是对于多过程的物理问题。图形教学有两种图形,第一种是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情境图形,如,一物体静止在不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1 kg,μ=0.1,现用水平外力F=2 N拉其运动5 m后立即撤去水平外力F,求其还能滑多远?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对于5 m之前进行受力和运动分析,画出运动的情境图。对于5 m后也要画出受力和运动的情境图。然后共同展示在草稿纸上,那么,你的解题思想就会一目了然,水到渠成。第二种是反应运动规律的图形,一般有力和时间图形、速度和时间图形、位移和时间图形、功率和时间图形等。比如,甲乙两辆车相距100 m,同时沿同一方向出发,甲车初速度为20 m/s,以加速度为2 m/s2做匀减速度直线运动。乙车初速度为零,为加速度为6 m/s2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问两车能否相遇,相遇前的最大距离是多少?解决这类追及问题我们只有两个可用条件:速度相等、位移相等。怎样运用这两个条件呢?首先分析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就是作出两车运动过程的图像。因此作图是解题的关键,作图的过程就是分析、理解题意的过程。在习题课中就该强化训练,务必让学生掌握作图的方法,能灵活的运用。
总之,对于物理问题的解题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其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和效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我们的学生抓住物理题的根。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瓦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