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文化”与“跨学科”话语体系建构设想

2013-04-29 16:01张婷
教育界·下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农林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跨文化

张婷

【摘 要】基于“跨文化”与“跨学科”话语体系建构的农林院校外国语文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在看到农林院校自然科学学科背景的基础上,坚持跨文化、跨学科的精神,在坚持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开拓思路,完善整个教学与研究的言说方式,构建科学规范的话语体系,达到实际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外向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农林院校 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教学改革

1 四川农业大学外国语文类专业与课程概述

四川农业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与国内许多农林院校一样,一方面是包含有农、理、工、医、文、法、管理、艺术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生物科技与农业学科的背景。在这样的院校里,涉及外国语文的专业和课程必然与一般的综合性大学和专业学校有比较大的区别。由于农林院校的教学活动带有很强的实证科学研究色彩与很直接的应用性,所以外国语文相关专业与课程的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与学校的教学活动风格有关联,也比较强调实践与应用。另外,由于生源多数具有高中理科背景,在课程教学中面对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农、理、工等学科,所以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接收方式也有其鲜明的特色。以下根据四川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分英语专业及其主要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其涉及外国语文的课程加以叙述。

1.1英语专业及其主要课程概述

我校英语专业除了“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基础知识、语言基本技能和宽广知识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教师职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娴熟运用英语、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从事教育、翻译、管理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人才”之外,还在实际的课程培养方案与教学活动中重视应用性的课程设计及其教学。

1.2 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其外国语文类课程概述

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具备汉语言文学素质及汉语言交际、写作、审美、公关等实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去向一方面是继续攻读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另外更多的是进入了各级各类学校、机关、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师、文秘、公关、外交、编辑、记者、文化宣传、公务员等工作。自2002年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来,至今已培养了近5000名本、专科毕业生。

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外国语文的课程主要是两门,一是“外国文学”,另一门是“比较文学概论”。以“比较文学概论”课程为例,这门课程设置在第六学期,也就是三年级下期,正是学生进行教学实践与最后一次暑期社会实践之前。除开比较文学本身的学科理论的学习与对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的粗略了解之外,本课程还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与“跨学科”意识。因为在农业学科背景下的中文专业学生,在学习外国语文类课程时首先要有“跨文化”的意识,在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下,应当有“跨学科”的意识,而“比较文学概论”课程的学理背景刚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这两种意识。

1.3 农林院校外国语文类专业与课程的共通性特点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一般农林院校的办学特点,总结出这类院校外国语文相关专业与课程的共通性特点有三:

一、课程教学比较注重实践,实践活动往往又依托学校的学科背景特色,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却也面临着培养不同思维模式习惯的挑战。众所周知,在偏向农学的高等学校里,自然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教学是主要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内容。自然科学的实证性、客观性、重视数据与逻辑等要求深入学生的思维模式,这固然为语文类课程的教学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学生有严谨的逻辑推理习惯等,但是同时也对强调审美、感觉、主观领会、人文主义的文学思维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在学校的大环境下,教师与学生总体的涉外意识不强,所以外国语文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必须要立足于培养“跨文化”的意识方可开展得好。我校的涉外活动很多是在技术层面展开,在技术层面的外事交流并不需要太强的跨文化意识。科学语言本来是相通的,而社会和人文的交流更需要对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有充分的认识。

三、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跨学科意识对外国语文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至关重要。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科学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从更宽和更全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2 基于“跨文化”与“跨学科”话语体系建构的改革设想

2.1教学中的元语言意识

课程教学语言可以被视为一种元语言(meta-language),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言的六大功能中就有“元语言功能”。所谓元语言功能必须基于一种前提,也就是人的精神活动如果要表达出来,成为一种意义的传递,能且仅能够通过语言来实现。于是,当语言本身既是“表征”又是“被表征”的时候,这种语言就成为了一种元语言。

而中西方的许多基础概念范畴不尽相同,那么需要教师有高度的元语言意识来展开对理论和时间的“言说”活动。例如在文学领域,我国古代文论谈论意境、风骨、清峻等范畴,而西方却讲模仿、崇高、净化等名。这就需要我们展开元语言层面上的自我对话,建立在现代分析语言的逻辑上,继承中西方的不同传统中的语言和文化遗产,呈现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

2.2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

所谓“文化”“就其已经展开的层面而言,可以是物质、精神及其产品以及习俗、行为等所有的表现形态”。不同的国家的人,肯定在这种表现形态上有着巨大的差异。除了在语言哲学和语言技术上的元语言意识之外,我们还需要努力研究属于意识形态、存在方式、民俗传统和全球化新形态下的文化差异。首先是肯定和承认多样性,并在文化相互尊重的立场上展开跨文化交际。我们一方面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偏执,另一方面又必须坚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在辩证统一二者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复兴。

2.3教学中的“跨学科”意识

教学中的“跨学科”意识是指主动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全面综合地分析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全方面地思考问题,一方面宽口径地接纳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一方面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跨学科”首先要坚持宽容、创新、批判的思维方式。只有兼容并包、富于挑战精神才能推动教学互长,创造新的知识增长点和学术上的突破点。其次必须反对牵强附会,任意比附逻辑上不相干、内涵上不相联系的表面相似性,而是深入分析研究问题,努力寻找不同角度的切入点,运用不同知识领域的思维范式,全面、科学、周全、创新地解决问题。

3 农林院校的学科背景特色与外国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3.1 以话语建构促进教学改革

要想在农林院校推进外国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理想的切入点就是构建一套符合实际的话语体系。前文已从元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等角度进行了叙述。实际建立可操作的模式,首先应该建立一套既符合语言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言说体系,又能借鉴理学、工学等学科门类语言精练、逻辑分析严密科学的方式,摆脱过去仅凭主观感觉的教学方法,科学、精确地展开包括课堂教学、教材编撰、实践教学、论文指导等教学工作的规范性言说体系,使学生不抛弃严谨精确的自然科学思维模式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学审美、文化互通、艺术熏陶的语言文学的思维优势,成为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3.2 培养具有“跨文化”与“跨学科”意识的教学团队,以“跨文化”与“跨学科”意识引导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自己首先就要坚决在团队中树立和培养自己的跨越意识,一方面丰富自身的知识,构建开放性的全面的知识体系,锻炼多角度、敢于创新、敢于批判的灵活思维模式。另一方面还要坚持用跨文化交际视角建设团队,打造一支外向型、宽视野的教师队伍。

作为教学活动基本单位的系室、课程组、教研室等单位,应该定期就相关的学术话题和动态进行集体研究、讨论与交流,开阔视野、相互促进、提高水平。作为教师个人应该坚持学习,一方面在自身专业领域深化研究并争取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努力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并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 结语

基于“跨文化”与“跨学科”话语体系建构的农林院校外国语文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坚持跨越精神,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调整思路,在坚持课程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开拓思路,完善整个教学与研究的言说方式,构建科学规范的话语体系,达到实际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外向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四川农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2.

[2]王晓路 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赵彦春.语言学的哲学批判. 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农林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高等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报告册修编研究
民办独立高校课程群建设中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