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3-04-29 00:44姜元方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论文

姜元方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研究课题这一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贴近社会,走进科学,参与实践,服务现实,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处理、提取信息的能力,强化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养成,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进而陶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

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的自主研究,主体是学生,那么教师在其中应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指导学生确定适合的研究课题。学生确定什么研究课题是地理研究性学习全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课题的可行性能保障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以及研究成果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引导并与学生一起参与课题确定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课题的集体讨论,既要坚持学生自主性的原则,又要引导学生走出情感的误区,师生共同研究讨论,根据不同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和家庭条件以及兴趣要求等,确定最佳课题。

帮助学生选择、制定最佳的研究方式。学生刚从依赖于老师的传统课堂转入自主的研究性学习,往往会感觉千头万绪无从入手,这时教师就要调动和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当课题确定后,教师可以提出几种方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内容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如社会调查类,研究方向是就某一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展开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形成调查报告,教师要做的不是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帮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正确引导,适当点拨。实践证明,这样的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调研效率,更能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让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撰写论文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总结研究过程的最后阶段。绝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写过论文,思路不明,写出的文章缺乏论文应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要明确研究性学习活动更多的是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它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强调的是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就能以平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艰辛的结题过程和稚嫩的论文成果。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取舍、分析资料,组织有用的第一手材料。要求学生的论文必须根据调查资料提出论点和论据,并要有一定的论证分析,主题要鲜明,论据应有理,资料应客观,并尽可能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表,行文尽可能简明扼要和条理化。同时指导他们如何应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其因果关系,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最终以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形式结题。地理论文的写作应切合地理知识的特点,在学生写作论文之前,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研究论文,使学生对科研论文的写作程序有所了解,再联系所学知识和搜集的资料概括论点,整理成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写作角色,做到胸有成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从长远来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国民素质尤其是地理科学素质的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实现。由于目前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的成功经验和突破性进展还比较少,实际困难也很多。尤其在地理能力培养上,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我们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也有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但更多的还是反映出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尤其是实际能力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需要做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 吴君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论文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