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伟
从美国回来有一段时间了,但想到美国,还是有很多事情会清晰地浮现出来,特别是校园里的一些小片段,至今思及仍感慨良多。
忘不了,在一所学校参观时,上课铃响了以后,师生的开场白是面向国旗庄严宣誓,尽管我听不太懂他们宣誓的内容,但我看得懂他们的敬畏;忘不了,那所教会学校里,老师授课内容结束后,所有学生有序地排在教室门口等待铃声的场景,我不知道这种习惯由来多久,但我感动在他们强烈的规则意识中;忘不了,听课后那个小男孩主动拉着我们讲解他作品中的创意和灵感来源,我无缘和他久处,无法真正走进他丰富多彩的世界,但他的自信带给了我最灿烂的色彩。
龙应台说所谓的文化就是一个人对待自我、对待他人以及对待周边环境的方式。我不由得这样想:这些校园生活片段,其中是否照见了美国教育文化的影子?“个性”“批判性”“领导力”“思想者”等我认为的属于美国学生的气质也一定是在这样的教育文化涵养下产生的吧?当然,美国的教育文化也一定是美国每一个角落都在渗溢着的“美国意识”的缔造者。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如此强大的加工能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由衷地感叹的同时,我特别想探寻一个究竟——有着如此影响的美国教育文化的形成力又在哪里呢?
重新“走回”美国校园,我有了这样的发现。
美国学校行政机构非常简单,且没有德育校长。美国孩子有序、有法、有度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文化自觉
应该说,无论为人还是处事,价值观的确定决定了最终的发展方向。教育也如此,明确的教育价值观,确定的是教育的方向,决定的是教育者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就是教育人的文化自觉。
在美国,我特别感慨于很多学校的行政机构设置得那么简单:一名校长和一两名助理,顶多再加上几个咨询的老师就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了。当然,更让我惊讶的是美国的学校里根本没有“德育校长”这个职位,甚至有的人连这个名词都没有听说过!然而,学校的孩子们依然有序、有法、有度。探寻原因,我发现其根本就在于教师的文化自觉。
美国的老师,每个人有一个专属领地——教室,这间教室既是他上课的地方也是他的办公室。老师们在他的专属领地迎接学生走班,自己固定不动。教室里,教师是主人,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布置着教室环境。同一所学校里,每间教室的布置风格不同,但他们在对教室的装饰中会选择共同的装饰物——学生培养目标。而且,在不同学校里,尽管办学理念不同,生源各异,但“全人发展”“创造力、奉献力、领导力”这些要素却都同时具备。这是全美学生培养定位,也是全美教师的教育行为准则,它们在老师们的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被执行着。
听过一节7年级的英语课,课文内容是12岁孩子找工作的事。但是,我们听的那节课上,老师请来了一位火星探测器研究专家,让他给孩子讲一些火星探测的相关知识。课堂内容设计得很简单,有一个环节却印象深刻:专家讲课时,一名学生突然举手提问打断了他的教学。他问专家,他长大了以后想当飞行员该上哪所大学。在我们都诧异孩子的唐突时,专家已经开始了他给这名学生的“职业指导”,而且,专家指导之后,该班的教师又进一步推荐了相关书籍。课后,当我们就这一问题与老师交流,问他是否“小题大作”了时,老师说:“一个孩子最可贵的就是他拥有梦想,只有这样他才真正能够飞起来。成人对于孩子最大的价值就是成为他梦想的助推器。”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一个团队,当他拥有了找到道路的自信的时候,就拥有了行为的自信和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信带来的必然是精神的强大和对信仰的忠诚和坚守。
在美国校园里,教师所有的行为都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那个词就是“尊重”。在教师的尊重下,人得到了真正的放大
我们的很多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这样一个认识,他们说,当老师就是个良心活,干多干少,干好干坏自己有个评价。我想,这“良心”应该就是每个教师对自己这份职业的敬畏吧。有了敬,工作才有更多的激情;有了畏,工作才有更多的章法和创造。
在美国学习时老师布置给我们这样一项课堂作业:“现在,你是一名教师,请为你的学生设计一下他的课程。” “一个体重超标的男孩,他喜欢足球,他的父母希望他在足球上有所发展,他的数学学得很好。”“一个女孩,她的数学一般,但她有很好的写作能力和公众演讲能力。”在同学们热火朝天的讨论中,我用拙劣的英语问老师:在美国是不是每个学生的课程都是如此个性化的?课程的设计者是学生自己吗?老师告诉我,美国学生入学后,为他的课程,老师、家长、学生三方要共同召开一个会议,在会议中,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学校的课程,父母根据自己对孩子的成长期望对孩子所选课程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老师则根据以上情况和学生特点提出建议并帮助学生制定课程。
问清了这个问题,“个性”“尊重”这两个词就不停地在我的脑海中出现。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千生千面”?每一个人,因为他成长的环境、受教育的背景、性格等多种因素造就了他的与众不同。但是,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有多少人的个性真正被尊重了呢?我们有谁真正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又有谁关注了他们内在的真实感受?
突然又想起了我在麻省理工学院遇到的那个毕业于北京大学、正在申请哈佛大学博士后的学生。当我问他中国的教育给他的最大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时,他告诉我:优势是刻苦和执着,劣势是我们没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性的思考!“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考”,这是在个性和思想充分被尊重的前提下才“敢”产生的!然而,直到今天,我们那有着千差万别的学生们绝大多数还在上着同样的课,考着同样的试卷,说着同样的从师长们嘴里拷贝过来的思想,用同样的姿态、迈着同样的步伐、麻木地行走在本该丰富多彩事实上却完全相同的路上。
在美国的校园里,老师跪下来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是为了把学生的话听得更清楚,这不关乎尊卑;在美术教室画画时可以同时欣赏着轻柔的音乐,这不关乎学术;有研究专题的学生可以有自己的专用实验室,这不关乎特权。在这里,所有的行为用一个词都可以概括——尊重。在教师的尊重下,人得到了真正的放大!
在美国的校园,看不见纠正学生行为的管理者,听不到广播里说教的声音,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的能量却在潜移默化中悄然生成
教育的情怀是教育者对教育所产生的一种心灵状态、达到的一种心灵境界。它以对教育的理解为基础,它指向一种执着的大爱。具有了教育情怀,则能面对教育的现实与困境,能够对教育的细节进行关注和审视,对教育的常规进行批判和反思,更会对教育的未来和发展倾注挚真的情爱。
在美学习期间正好赶上了美国大选。这于我这个对政治不感兴趣的人而言原本不具任何吸引力。但是,在参观过一所初中校后,我却深深地记住了这件事。那天参观时先听了一节课,课后,校长带我们去办公室的路上,我们发现学生们都拿着一张纸,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一间教室。这种情况在美国的校园是极其少见的。因此,我们也跟上去打算看个究竟。跟着学生的队伍走进那间教室我们才明白,原来学校在组织学生们参加模拟竞选活动。教室门上郑重的打出“投票室”的标识,黑板上庄严地悬挂着美国国旗,学生们有秩序地走到电脑前坐好、打开投票页、投票。一套动作下来娴熟但不草率。学生们有序进出,没有人员交替的纷乱,更没有人头攒动的嘈杂。面对这群7—9年级参加“总统大选”的学生,我的心中充满了敬佩,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者深深的敬重。
在美国小学四年级的课堂上,我看到孩子们笔记本的扉页是自己设计的目录,我想,这是老师教给他们并被记下来的管理方法;在美国初一的化学课上,孩子们用40分钟的时间亲手完成了一个我们的课堂上老师5分钟就可以演示完成的实验,并认认真真地完成了实验报告,我想,这是老师带给他们的学术意识;在美国的课堂上,孩子们可以不打招呼就去洗手间,但回来后要主动填写关于出入时间的记录,我想,这是老师带给他们的规则意识;在他们的学校图书馆里,孩子们可以以任何一种舒服的姿势看书学习却没有人喧哗,因为他们每个签署的那份承诺被高高地张贴在图书馆的墙上。我想,这是老师为他们植入的诚信法则……在那里,我们看不见纠正学生行为的管理者,听不见广播里说教的声音,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的能量却在潜移默化中悄然生成。其中的关键在于,在他们的眼里始终是学生们的未来!
“唯教之道在于导”。不思考未来的教育就不会有未来。给孩子的成长赢得时间、空间和方向感,帮学生准备人生,这是永远的教育情怀。今天,当我们帮学生睁开眼睛时,也就帮他们赢得了未来。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个个校园小世界向我们讲述着美国教育文化形成力的同时也告诉我们: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是教师行为之本,为学生提供学问的坐标和人格的营养是教师立教之基。教育者的心灵有了寄托,学生的灵魂才能安定。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