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冠华
摘 要:目的:观察正脊通经手法配合自拟舒颈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予正脊通经手法配合自拟舒颈通络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自拟舒颈通络汤。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正脊通经手法配合自拟舒颈通络汤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疗法;正脊通经手法;自拟舒颈通络汤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6-0047-02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1]。其临床症状多以颈、肩、臂、手的疼痛与麻木为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笔者于2009年10月~ 2011年10月,采用中医正脊通经手法配合自拟舒颈通络汤综合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5岁,平均年龄48.14岁;病程最长者72个月,最短者1个月,平均病程22.64月;对照组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7岁,平均年龄47.84岁;病程最长者54个月,最短者0.5个月,平均病程22.15月。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 (1)年龄20岁~ 72岁;(2)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3)颈肩臂疼痛、麻木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感觉障碍、肌力下降,甚至肌肉萎缩;(4)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尤其是颈后伸旋转时,症状更加明显;(5)椎旁压痛并向上肢放射;(6)压顶试验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7)影象学检查有与本病相应的异常表现。
1.3 纳入标准 凡年龄在20岁~72岁,经上述标准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并同意配合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不同意配合治疗或疗随访者;合并有严重脏器疾病者;治疗及疗效观察期间同时接受其他治疗方法者为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正脊通经手法配合自拟舒颈通络汤综合治疗
1.5.1.1 正脊通经手法治疗 ①舒筋通络 患者坐位 用法、一指禅推法作用于颈项肩背部,拿揉患肢(以大肠经和三焦经为主)约5 min。拿揉项府大筋,按揉风池、百劳、大椎、肩井、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位约5 min。弹拨极泉穴2~3次。②正脊调曲 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托患者枕部,另一手托其下颌,两手缓慢、均匀、持续缓缓牵拉,使患者头部上仰、侧转、嘱患者放松颈肌,待转到最大角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即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操作中听到关节复位弹响“咯得”声最佳;针对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张者,在牵拉颈椎的同时双手向上顶推颈曲的最高点(一般为C4-5棘突)以改善颈椎曲度。③调和气血 拍法作用于肩背患肢,搓抖患肢,钳手指,拿肩井结束。每天1次,15日为1疗程。
1.5.1.2 自拟舒颈通络汤 基本方药:黄芪15 g,桂枝10 g,当归10 g,葛根15 g,鸡血藤20g;鹿衔草20 g,桑枝15 g,伸筋草15 g,姜黄10 g,全蝎10 g,地龙10 g。寒重加制川乌6 g,痛重加制乳香10 g,元胡15 g,关节屈伸不利加木瓜12 g,白芍6 g等,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15日为1疗程,视病情轻重可服1~2个疗程
1.5.2 对照组 仅以上述自拟舒颈通络汤口服。2组均以15日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
1.6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t检验。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3] 主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率进行判断。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治疗后症状积分0~1分,疗效指数>90%。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指数>70%,≤90%。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善,疗效指数>30%,≤70%。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神经根型颈椎病系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 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为主的临床表现总称[4]。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用方法,特别是手法和中药。有研究表明辨证分型内服中药配合手法按摩复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有效、安全、治愈率高的特点[1]。本研究中采用正脊通经手法的主要作用在于:舒筋通经手法能疏通经络,止痛止麻,缓解颈肩背软组织的高张力状态;正脊调曲手法使错位的脊椎复位,加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调整颈椎生理曲度,从而解除神经根压迫,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消除炎症、水肿等;调和气血手法能激发经气,行气活血,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关键环节.就是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抑制神经根的炎性反应,有效逆转病理机制。牵顶旋正脊手法可使椎间盘内产生向心力,椎间盘外产生离心力,解除患椎相应的神经根与软组织的某些粘连,扩大椎间隙与椎间孔。减少椎间盘内压,减轻钩椎关节的刺激,增加应变软组织的血供,消除无菌性炎症。
本病属祖国医学 “痹证”、“项强”、等范畴。《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多因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脉络不通而致,即“不通则痛”;或素体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而致,即“不荣则痛”。《内经》云:“邪在肾,则病肩背颈项病”。治拟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能见效。本方以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桂枝、葛根温经散寒,制乳香、醋元胡、姜黄活血祛瘀,白芍、鸡血藤养血活血,鹿衔草补益肝肾,木瓜祛风除湿,桑枝、伸筋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引气达各小关节处,全蝎、地龙搜风通络,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功效,达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本研究表明,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和积分变化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正脊通经手法配合自拟舒颈通络汤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秋吉,沈晓明.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治疗近[J].中医药信息,2005,22(4):40~42.
[2]ZY/T001.1~001.9-94.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
[3]汤耿民,王和鸣.颈痛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期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7(1):17~20.
[4]戴力扬.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J].颈腰痛杂志,1999,20:308.
[5]王向阳,孙晴,孙义军,等.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5例[J].现代中医药,2007,27(5):64~66.
(收稿日期:201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