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2013-04-29 15:17:24黄宝忠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法中职

黄宝忠

在农村中职学校教育中,由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生源素质逐年下降,所以对中职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计算机专业的课堂教学呢?这就要求中职计算机教师从当前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计算机专业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特点去深入分析、总结,并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实践和改进教学方法,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质量的目的。下面针对当前农村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方面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农村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 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质量不高

农村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缺乏灵活性,普遍存在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仍然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常按照现有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科书章节的顺序,采用“理论讲授——实验演示——模仿训练”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这种教学缺乏创新,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自然难于提高。

2. 学生基础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目前,由于初中教育分流,成绩优秀的、中等的学生分流到各个普通高中,余下的学生被迫选择职业学校就读。更有甚者,连中考都不参加或初一初二辍学就到职业学校就读。同时,中职学校招生竞争也日趋激烈,学生纷纷流向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雄厚的大中城市中职学校,留给农村中职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农村中职学校所招进来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低,自控能力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缺乏主动性。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师经常抱怨学生“基础能力差,对学习不感兴趣,越来越难教”,没有真正去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学情和实际需求,仍然沿袭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对专业学习自然不感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下降。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我们主要还是通过“考试” “考级”来衡量,而不是以岗位技能为导向来衡量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致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为应付考试而学习,不重视技能的训练和掌握,对岗位就业缺乏适应能力。待学生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学生所在企业普遍反馈职校所输送的学生实践能力差、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3.教学观念滞后,师资力量不强

农村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深受理论教学主导思想的严重影响,忽略了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性和操作性突出的特点。而在师资方面,农村中职计算机教师大部分是“半路出家”,他们有着较长时间的普通中学教学经历,他们转到职业学校后,由于学校的教学需要,通过函授或在岗培训取得计算机专业文凭或资格,转而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由于他们没有实际的企业实践经历和工作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中,对于实践性教学存在着片面的理解,理论教学主导思想的烙印非常明显,对于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书本上,难免“纸上谈兵”。以这样的师资力量去完成我们的专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农村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1. 从实际应用出发,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中,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激励教学法等。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照搬,要讲究“适合”“实用”,要根据学科的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理论性比较强,既抽象又枯燥而又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模块,我们可选择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对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融入案例中,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进而理解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对于操作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知识模块,我们又可以综合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用实用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操作实例,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分解任务,让学生在实例的分析和循序渐进的操作中完成任务,进而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对于学生学情存在不同个体差异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按不同的层次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组别,因材施教,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的需求,让他们都能够“吃饱喝足”。另外,根据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存在学习目标迷惘的情况,我们还可适当运用目标激励教学法,从学生的考证目标或学生毕业就业岗位目标等方面进行诱导,或“以赛促教”,采取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进行激励,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起来,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管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我们都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实用、够用”的原则,只有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出发,寻求有效的教学途径,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本专业课程,首先要让学生对本专业感兴趣。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时,要多动脑筋,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趣味性和操作性强的计算机岗位能力训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完成 “任务”中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让学生明白今后的学习目标,又让学生在检验自己学习效果中体验成就感与自豪感。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对学习主动了,有兴趣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会既轻松又和谐。

3.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发校本教材

教师可以在专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专业统编教材存在内容偏泛、注重理论、与社会需求脱轨等问题,根据当地学生的学情和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实际需求,适当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打破统编教材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按模块化进行重组,开发校本教材,让校本教材成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载体。只有开发和选用适合学生的教材,教师才能够在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得心应手,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和岗位就业的需求。

4. 改变教学观念,增强专业教师综合素质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计算机专业教师只有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岗位就业能力为目标,采取符合农村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扮演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挖掘学生学习的各种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变为“主动”。同时,计算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也要求专业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在这方面也要给予大力的支持,为专业教师理论进修和实践技能培训提供良好的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培养“双师型”教师。只有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高了,教学改革才容易推进,教学质量才能迅速提高。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而牢牢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够适应于今后从事的就业岗位,这才是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出路。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教学法中职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40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3期)2014-02-27 14:19:16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