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月
摘 要:平面设计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个职业领域和人才出口方向。通过科学的职业资格研究,运用“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构建与行业企业标准相衔接的平面设计职业领域课程体系,再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平面设计;课程体系
2012年,在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招生资格的1288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1116所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王晓江在《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分析与建议》一文中提道,专业设置高度集中,一方面说明这一专业的社会需求量较大,办的院校多,相对比较成熟和完善,但另一方面是过于集中,专业重复设置,造成有些专业供过于求。在对部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走访中也发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设置重复,缺乏特色和优势,部分毕业生在工作能力方面缺陷明显,专业水平并不高。虽然每年职业院校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计算机类毕业生,但是现实情况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仍然短缺。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五年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了深入改革,确定了平面设计为该专业的一个职业领域和人才出口方向。本文以此为基础,通过科学的职业资格研究,运用“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构建了与行业企业标准相衔接的平面设计职业领域课程体系。
一、构建平面设计职业领域课程体系的意义
五年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思维模式。平面设计较为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高,较之编程等课程来说更为容易。因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成长可以从平面设计开始,再以此为基础追逐更广阔的发展,由易到难。
由此,在课程设置上,前三年为学生打下平面设计和其他课程基础,第四学年时可让学生选择职业领域进行强化训练。这种方式能更好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就业方向,同时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相衔接,更有助于学生学有所成,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
二、平面设计职业领域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1.职业资格研究
职业资格,简称资格,是从事一种职业活动(有时也包括其他重要的生活实践活动)时,能够应用的并能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或潜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技巧。资格通常通过对某一领域的职业活动、学习内容以及与人相联系的能力说明来表示。在实践中,一般通过对某一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总和来表示职业资格。通过二次文献分析、访谈、网络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行業背景、主要岗位(群)、职业岗位(群)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等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收集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整理。
2.职业分析
本研究中的职业分析主要借鉴德国的BAG法,核心是“实践专家研讨会”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BAG法的主要工作程序有:分析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排序、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等。职业分析的对象是“实践专家”,即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
3.构建课程体系
本研究中课程体系的设计构建采用的是“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该方法由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Ⅰ》中提出。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设计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平台、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拓展课程平台、职业专业基础课程平台(职业基本知识理论、基本技能课程平台)和学习领域课程4部分组成。
(1)学习领域课程
在对当前职业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体化的深入分析,并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科学的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并最终准确确定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学习领域过程中,将其对应性质相近的知识模块整合成学习领域核心技能平台课程(C类课程)。
(2)支撑平台课程
将典型任务分析记录表中的知识点具化后分类,将属于相同学科知识的知识点整合成一门基本知识理论课程(A类课);将所有的技能点具化后分类,按照所需的工作资源划分技能点,将工作资源相同的技能点整合成一门基本技能课程(B类课程),A类和B类课程共同支撑学习领域课程。
三、平面设计职业领域课程体系构建
1.专业—职业分析汇总
依据上述职业资格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企业调研等途径以及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出的典型工作任务,汇总出平面设计职业领域岗位及基本要求和证书建议。
2.课程分析
(1)学习领域课程
将平面设计典型工作任务直接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
(2)证书课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平面设计职业领域证书选择上:可以选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也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选择相关的厂商资格证书等。在开设专业课程如《数字图像处理》《图形制作与排版》《平面设计》等的时候,可以结合学校具体情况选择相关的证书。
(3)课程体系
以上通过科学的方法,构建了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平面设计职业领域课程体系。将其融入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以行业企业标准指导教学,将行业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带入课堂,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不但能够增加就业率,更能使学生成为真正有社会价值的人。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崔红珊.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与调整专业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研究[A].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9.
[3]姜大源.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高林,鲍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5]高林,鲍洁.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09(10):4-8.
[6]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I)[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8]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