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恩
作为一部最伟大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之所以能历久不衰,为广大读者乐读,爱看,除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外,更有其精湛艺术魅力的影响。在这一方面,清代学者张书绅就曾盛赞,说《西游记》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那么《西游记》艺术奇在何处,妙在哪里呢?
浪漫的艺术技巧
《西游记》的艺术之奇,用“浪漫”二字概括最为恰当。这主要表现在本书采用大胆的联想和想像,在人、景和事三方面创造出神奇的浪漫。书中,作者吴承恩塑造的奇人甚多,光有名字,有一技之长的就有近千个。一个孙悟空一个筋斗能十万八千里,上天入地,如到邻居家串家门,能“踢天弄井,搅海翻江,担山赶月,换斗移星”;一个猪八戒猪头人身,有三十六般变化,还有什么四方星宿、五方揭谛,六丁六甲、一十八位护教伽蓝,什么金角、银角、尸魔、象怪、牛精,等等,无不因物象形,各怀神通。景奇。魔幻的人物,还需要奇幻的景致来烘托。小说把我们带到奇丽多姿的幻想世界中去:什么“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的花果山,洞天福地的水帘洞,什么天宫、地府、龙宫,南海,什么稀柿沟、地洞府、碧云洞……作者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意翱翔,不仅不受时间的限制,而且在空间上也没有制约。事奇。西天取经的路上,奇事甚多,有“鹅毛飘不起,芦花定沉底”的“流沙河”;有吃一个可活四万七千岁的“人参果”;有饮了水就可以怀胎的“子母河”;有扇一扇就可以把人扇出八万四千里的“芭蕉扇”,也有砍头又能复生的神奇;等等,真是光怪陆离,美不胜收。正是这些奇妙的想像,才使整个作品读来意趣横生,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鲜明的人物形象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形象所包含的思想的深度、广度,塑造形象艺术上达到的高度、精度,往往决定着作品的生命力。《西游记》在塑造人物方面,是有生命力的。这不仅在于人物融聚了深邃思想,更在于作品艺术的塑造和展现。众所周知,《西游记》的成书是汲取民间传说和街肆说书故事编纂而成。因而在塑造人物方面,吴承恩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汲取和借鉴中国古代优秀的艺术手段,如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等等,来塑造人物形象,甚至还借鉴传统诗词书画留白艺术用于展现故事的内涵和韵味。如第56回,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强盗,惹唐僧生气,猪八戒从中挑唆,书中交代“那长老怀嗔上马,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四人离心离德,于是就赶走了孙悟空,结果导致假悟空的出现。情节曲折之外,读者稍加思考,便能体会作者的意图。除长于汲取和借鉴外,《西游记》还善于运用特定的技法,为本书塑造了一批典型的人物形象。如一个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猪面人身、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爱打小报告,贪吃贪睡,懒惰好色的形象,但却并不可憎,原因就在于作者在刻画时,无论从语言、肖像、情节、内心活动,还是从外在行为方面都准确地把握了一个度,这才使形象塑造恰如其分,富有人情味。
风趣的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对创作有重要性、直接性、独特性,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往往能展示出人物的音容笑貌,揭示人物鲜明的性格,塑造独特的个性。《西游记》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典范之作,他长于语言描写,善于用对话刻画形象,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如第七回,孙悟空“大闹天宫”与如来佛赌斗一节,孙悟空说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你教玉皇将天宫让我,便罢了,若不让,定要搅攘。”短短的几句,写出了猴子的桀骜不驯、目无尊长的个性。而在第二十四回: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什么?”沙僧道:“人参果。”八戒道:“什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一场对话,猪八戒的无赖形象呼之欲出,这不能不说作者有着丰富的生活基础。另外,本书中还运用了大量的诗歌、韵语,也汲取了民间说唱和方言口语的精华。这些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可读性,使作品既不难理解,又别有风趣。
精心的结构安排
结构上,《西游记》依主题的统一,建构了一条完整的主线。全书由三部分构成:即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由于“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都有同一个主人公孙悟空,所以结构上二者就具有连续性和一贯性。“西天取经”部分是作品的重点,作品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中心,逐次展开情节,前后呼应。不但情节得到照应,有时细节也得以照应。如孙悟空在三调芭蕉扇之前,既有闹天宫时与牛魔王的结拜兄弟关系,又在解阳山破儿洞打败牛魔王之弟如意真君,请观音收伏了红孩儿事件;再如猪八戒念念不忘高老庄,孙悟空屡回花果山,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九九八十一难中有四十多个小故事互相勾连,僧徒、神佛、妖魔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各个小故事又都相对独立,错落有致,而又因果分明,各篇之间衔接自然。这些都表明了作者在结构安排上的匠心所在。
当然,一部名著,其艺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阅读名著,我们不仅要了解名著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还要学习和把握其独具的艺术技巧和魅力,以便取之于内,出乎于外,运用于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当中。这里仅作抛砖引玉,以引起广大中学生朋友注意。
例1.(2012年江苏省宿迁市试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悟空打死小妖,变作它的模样,来到妖怪母亲门前,叫开了门,道:“我是平顶山莲花洞差来请老奶奶的。”到了二层门下,闪着头往里观看,见那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
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心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只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了肝肺,用尽了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给奶奶磕头。”老怪问道:“你是那里来的?”悟空道:“平顶山莲花洞,二位大王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老怪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就叫抬出轿来。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四回,有改动)
1.选文中孙悟空说“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请联系选文之前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孙悟空被压两界山的原因。
2.选文中,一向坚强勇敢的孙悟空却“哭”了,并“跪”在老妖怪面前,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此题结合语段考查《西游记》作品布局和刻画人物技巧。第1题从情节方面探究孙悟空被压两界山的原因,考生只有弄清整个作品的线索,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才能正确解答;第2题要求考生说明孙悟空“哭”、“跪”的原因,从塑造人物技法的角度分析。这需要考生探究人物的性格。这一类题型,考生唯有对作品的艺术特色熟悉,解答才能游刃有余。
1.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佛制服悟空并压他在五行山(两界山)下。
2.“哭”反映了悟空的自尊高傲,“跪”又表现他忍辱负重(或机智灵活、随机应变、能屈能伸、重情重义等任一点)的性格。
例2.(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试卷)活动初,大家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时下,经典作品销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摘自《新京报》)
材料二:我们的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六百年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从古到今,那些古籍除了非常高远的、深奥的之外,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
(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
1.结合对上面材料的理解,你认为这个专题活动的目的应该是_______________。为了搞好这个专题活动,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投寄给《南京日报》进行宣传的形式。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2.请把你阅读《西游记》的心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撰写阅读心语进行宣传的形式外,你还有什么好主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采用综合性学习考查名著。其中第2题撰写阅读心语可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或人物形象特点、语言表达等多方面来回答完成。如果考前考生对《西游记》相关内容做过备考,解答此题便很轻松。
1.倡导南京人阅读经典名著。
2.示例如:一部《西游记》,一段西天取经的故事,斗妖魔,除鬼怪,翻山越岭,不惧困难,让我读出了古代人们美好的愿望。
3.示例如:网络电视开设经典阅读栏目,引领市民阅读或书香市民争创等。
1.某互联网读书栏目征集“我读四大名著”阅读感言,请你把阅读《西游记》的感言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欢欢,又搧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有诗为证,诗曰:
火焰山遥八百程,火光大地有声名。
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
时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将助神功。
牵牛归佛休颠劣,水火相联性自平。
(1)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作者名)的《西游记》,是“_________”故事中的结局部分。
(2)诗中说“牵牛归佛休颠劣”,牛指的是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擒获。
(3)试品味这一段的语言特色。
1.示例如:《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写的一部奇幻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小说创造了神奇美妙的世界,天府、龙宫、仙境、地狱是打通了的,人物可以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玉皇大帝、东海龙王、天兵天将、妖魔鬼怪等可以共同登场;自然界的虎豹熊狮、花鸟虫鱼,甚至骷髅等都可以变成人形兴风作怪。另外,书中还写了许多宝物,如太上老君的金刚圈、观音菩萨的杨柳净瓶、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以及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人参果,等等,都非常有趣,令人百读不厌。
2.(1)吴承恩;三调芭蕉扇。(2)牛魔王;哪咤。(3)示例如:采用韵散结合的语言形式,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致。或巧用叠词,表现了孙大圣战胜之后轻松喜悦之情,读来也别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