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家。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丰富,实为政治化孔子之思想。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其人性论思想。董仲舒的教育过程是一个“正是”过程。其人性论思想也体现了“正是”思想。
关键词:董仲舒;教育思想;哲学基础;人性论;正是
中图分类号:B23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26-02
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他精通《春秋公羊学》,独尊儒术,奠定汉魂。班固称其“为儒者宗”(《汉书·五行志》),“为群儒首”(《汉书·董仲舒传》);王充赞誉他说:“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论衡·超奇》);康有为在《春秋董氏学》中说董仲舒思想“轶荀超孟”。这说明董仲舒的思想影响是至为深远的。周桂钿先生概括董仲舒的历史地位说:“上承孔子,下启朱熹,始推阴阳,为群儒首;前对汉武,后相江都,初倡一统,罢百家书”[1]485,并在《董学探微·再版前言》中认为“他(董仲舒)应与孔子、朱熹并列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三大思想家”[1]3。董仲舒的思想丰富,不仅包含哲学思想,还包含政治、教育、经济等思想,可谓思想集大成者。本文仅就董仲舒的教育思想进行阐述,并从“正是”的角度来评析其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并不是单纯的教育思想,而是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是为了应和汉武帝如何使汉“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的问题而形成的。他认为教育是政治的根本,“教,政之本也”(《春秋繁露·精华》,以下凡引此书仅注篇名);教育的目的是教化民众,教育的功用是维护统治,
“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汉书·董仲舒传》)
“凡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隆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同上)
从以上两段引文中,还可以看出董仲舒的教育内容是仁、义(谊)、礼、乐等。在《为人者天》中,董仲舒还说到要以仁、义、孝、悌为教育内容:“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故曰:先之以博爱,教以仁也;难得者,君子不贵,教以义也;虽夭子必有尊也,教以孝也;必有先也,教以弟也。此威势之不足独恃,而教化之功不大乎?”董仲舒还明确提出了以《诗》、《书》、《易》、《礼》、《乐》、《春秋》为教育内容,“君子知在位者之不能以恶服人也,是故简六艺以赡养之。《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志,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乐》咏德,故长于风;《书》著功,故长于事;《易》本天地,故长于数;《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能兼得其所长,而不能偏举其详也。”(《玉杯》)综合言之,董仲舒的教育内容就是“孔子之术”和“六艺之科”,“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
教育的作用,董仲舒认为一可以移风易俗,“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圣王之继乱世也,扫除其迹而悉去之,复修教化而崇起之。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行五六百岁尚未败也”(同上);二可以培养人才,“立太学以教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同上)三可以教化万民,维护统治,“凡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
董仲舒还提出了“善师”和“慎师”的教师观。“善师”是“善为师”,要善于为人师。“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齐时蚤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勿趋,稽而勿苦,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圣化,吾取之。”(《玉杯》)“慎师”指为师要谦虚谨慎。“圣人所欲说,在于说仁义而理之,知其分科条别,贯所附,明其义之所审,勿使嫌疑,是乃圣人所贵而已矣;不然,传于众辞,观于众物,说不急之言,而以惑后进者,君子之所甚恶也,奚以为哉!圣人思虑,不厌昼日,继之以夜,然后万物察者仁义矣,由此言之,尚自为得之哉!故曰:于乎!为人师者,可无慎邪!”(《重政》)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很丰富,但从中可以发现,其教育是为政治统治服务。他主张利用“孔子之术”来教化万民,使万民从善,自觉服从统治者统治。应该说,董仲舒的教育思想自始至终都在贯彻孔子之思想,用孔子之思想统一万民的思想,使孔子之思想政治化、官方化、正统化。如此可谓,董仲舒教育思想实为政治化孔子之思想。
二、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其人性论思想
人性论是董仲舒的一个重要思想。董仲舒的人性论思想较以往不同。他认为性是先天资质,“性者,生之质也”(《汉书·董仲舒传》),“性者,天质之朴也”(《实性》);人有三种性: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万民之性)。董仲舒认为:“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同上);“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深察名号》)这里似乎有个矛盾,董仲舒明确说到有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然而又说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董仲舒对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并没有详细阐释。学界也有很多猜测,可谓众说纷纭。但董仲舒对于中民之性则有比较详细的阐释:“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缲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性者,宜知名矣,无所待而起生,而所自有也;善所自有,则教训已非性也。是以米出于粟,而粟不可谓米;玉出于璞,而璞不可谓玉;善出于性,而性不可谓善;其比多在物者为然,在性者以为不然,何不通于类也?……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质而不以善性,其名不正,故不受也。”(《实性》)由是观之,性是与善相对而言的,二者不能分开说。圣人之性先天性善,斗筲之性先天性恶,二者都不能改变。只有中民之性才能改变。善是“王教之化也”,圣人之性和斗筲之性的善恶并不是“王教之化也”,而是先天本具,故而或许从此角度可以说“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不可以名性”。中民之性是未善的,需要“王教之化”为善,故或许可以说中民之性才是真正的性,“名性者,中民之性”。
教育实为人之心性教育。心性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特别是儒家思想。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就是其人性论思想。董仲舒认为,只有万民之性才能被教化;教育的对象是万民。“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教化的目的是向善。善不是天性,由教化而来,“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但善又由性而来,然又不是性,“善出于性,而性不可谓善。”万民之性向善了也就趋近圣人之性了。圣人之性和斗筲之性不可变,但董仲舒认为它们“不可以名性”,仅中民之性能名性。综上所述,正是因为民性未善,故才需要教育,通过教化来达到“王”心中的“善”。可见,董仲舒整个教育思想的基础就是其人性论思想。
董仲舒的教育内容就是仁、义、礼、乐等孔子之术和六艺之科。董仲舒的教育内容实为孔子之儒学。孔子儒学的核心是仁。仁是仁爱,是善的。同时,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观与董仲舒“性未善论”的人性论思想有相近之处,即都未对性做出明确的善恶之分。董仲舒为什么要选择孔子之儒学思想作为其教育内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孔子之儒学思想是向善的,注重人性的教化。董仲舒对孔子人性观进一步发展,提出自己的人性论思想。此人性论思想就是董仲舒教育内容的哲学基础。董仲舒认为教育具有移风易俗、培养人才、教化万民和维护统治的作用,这都是建立在人性可教化的人性论基础之上。如果人性不化,教育焉能起作用?关于“善师”和“慎师”的教师观,同样也是可以认为是建立在董仲舒人性论思想基础之上。教师并非一定是圣人,仍属于万民。既然是万民,其人性就是中民之性。为人师,需要自身不断进步方能为人师。需要进步,就意味着需要教育学习,说明人性是可以教化的。教师向善,学生方能为善。
董仲舒的教育过程是一个“正是”过程。“是”,是客观存在。“正是就是是是,就是一个肯定是的客观存在状态。”[2]另外,“正”与“是”还有所不同。正,一方面可作为“是”:“正,是也”(《说文解字》);另一方面,又具有道德意义,如正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又如正道:“上必明正道以道民,民道之而有功,”(《礼记·燕义》)“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管子·立政》)综合言之,“正是”既有“是”的意思,又有“正道”的意思,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董仲舒的教育主要是以孔子之儒学为主,而孔子之儒学总体而言是一种道德哲学。因此,如果将董仲舒的教育过程作为一个“是是”的过程,恐不严谨,而称之为“正是”的过程则是比较合适的。
当时社会,是汉武帝亟思变革、强盛大汉的时代。汉武帝初期,国内外矛盾不断凸显。汉武帝为了改变局面,发诏求贤举才。董仲舒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上历史舞台。董仲舒从实际出发,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大一统思想,应和了时代特点和汉武帝心理。教育思想是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立太学以教国,设庠序以化于邑。”这就是根据实际提出来的教育主张,就是“正是”。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奋发有为,这也是适时所需,也是“正是”。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即人性论思想也体现了“正是”思想。性善是董仲舒人性论思想的追求,这是“是”。对中民之性进行教化,是使万民性善,这也就是一个“正是”的过程。因为“正”亦有纠正、端正、格正之意。教化是去恶扬善。去恶即“正”,是“反正”;扬善亦是“正”,是“顺正”。去恶扬善即是“正是”。因此,董仲舒的教育过程就是一个“正是”过程。
参考文献:
[1]周桂钿.董学探微(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刘刚.论孔子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