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生平与创作考释

2013-04-29 11:44王刚
延安文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山花路遥文学

王刚

路遥生平与创作

1

1949年12月2日,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王家堡村。

1957年初冬,过继给延川县的伯父。

1958年春,在延川马家店小学读初小。

1963年秋,考入延川中学初中66级乙班。

1966年夏,延川中学初中毕业。同年参加“红卫兵运动”,11月初串联到北京,11月10日下午,与同学一起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第七次检阅。

1968年9月15日,作为群众代表,被推任为“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69年冬,路遥的处女作诗歌《我老汉走着就想跑》由曹谷溪抄写在新胜古大队黑板报发表,1972年选入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延安山花》。

1970年,《车过南京桥》(诗歌)在《革命文化》发表,正式署名路遥。

1973年9月,在延安大学中文系读书。

1976年8月,延安大学毕业分配至《陕西文艺》编辑部。

1978年1月25日,与林达在延川结婚。林达,笔名“程远”。路遥与林达的结合,有“路程遥远”之意。

1979年9月,在西安完成《惊心动魄的一幕》(中篇小说)初稿。

1979年11月9日,女儿路远出生。路远之名,取路遥与程远名字中各一个字,以此来纪念他们的爱情。

1970年至1979年,在这期间已考证到的诗文38篇(首)。包括诗歌17首、歌词3首、散文5篇、短篇小说7篇、歌剧2部,书信4封。其中,有诗歌8首入选《延安山花》、《山丹丹花开》、《陕西新诗选1949—1979》三本当时公开发行的诗选集;另有小说、散文、诗歌14篇(首)发表于《群众艺术》、《延安通讯》、《陕西文艺》、《延河》。由于时代和作家个人原因,现在出版的现代作家的传记、年谱不能做到全面客观,特别是一些作家在特殊时期的作品和事件。目前,有人整理了一份《路遥创作年表》,文学评论家程光炜看到这份《年表》觉得虽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路遥的过去过于简单,甚至有些地方含糊、潦草。程光炜在其文《文学年谱框架中的〈路遥创作年表〉》中说:“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都是追求历史普遍意义的文学——当然它们本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1980年代初期的文学也是追求历史普遍意义的,它们都是大气的文学。”“路遥也是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作家,观察到他在红卫兵运动中的‘理想性,才可能进一步延伸地试着去理解他在创作《人生》时的‘理想性所产生的历史脉络。”在写作本书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份《年表》确实过于简单,还有明显错误之处,比如,“《人生》,《收獲》1982年第6期。”事实上,《人生》刊发在《收获》1982年第3期,而不是第6期。另外,程光炜在文章中提到:“《陕西文艺》1976年发表小说一组,它们是《父子俩》、《刘三婶》、《曳断绳》、《丁牛牛》。”这个资料显示在《路遥研究资料》(雷达主编、李文琴编选,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附录:作品年表”里。经笔者考证,只有《父子俩》是路遥的小说,其中《曳断绳》是贾平凹作品、《丁牛牛》为陕北作家朱合作的作品,《刘三婶》作者待考。为此,我们有必要做一份路遥文学创作详表。1970年至1979年这一阶段作品有:

《车过南京桥》(诗歌),刊于《革命文化》,1970年,转载于《群众艺术》(时间待考);选入《山丹丹花开》(陕西省工农兵艺术馆编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

《灯》(诗歌,与曹谷溪合作),选入《延安山花》,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

《走进刘家峡》(诗歌),选入《延安山花》。

《电焊工》(诗歌),选入《延安山花》。

《我老汉走着就想跑》(诗歌),刊于1971年8月13日《延安通讯》;选入《延安山花》。

《当年“八路”延安来》(诗歌,与曹谷溪合作),选入《延安山花》、《山丹丹花开》。

《塞上柳》(诗歌),刊于1971年9月28日《延安通讯》;选入《延安山花》、《山丹丹花开》;后选入《陕西新诗选1949—1979》,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老汉一辈子爱唱歌》(诗歌),刊于《山花》(创刊号)1972年9月1日;选入《延安山花》(修订版),陕西人民出版社,1974年。

《赞歌唱给毛主席》(诗歌,与曹谷溪合作),刊于《山花》(第3期)1972年10月1日。

《桦树皮书包》(叙事诗),刊于《山花》(第5期)1972年11月1日。

《优胜红旗》(短篇小说),刊于《山花》(第7期)1972年12月16日;转载于《陕西文艺》1973年第1期(创刊号)。

《老锻工》(诗歌),刊于《山花》(第9期)1973年1月16日。

《基石》(短篇小说),刊于《山花》(第18期)1973年5月23日。

《代理队长》(短篇小说),刊于《山花》(第15期)1973年7月16日。

《前程多辉煌》(歌词),刊于《山花》(第21期)1973年9月1日。

《歌儿伴着车轮飞》(诗歌,与曹谷溪合作),刊于《陕西文艺》1973年11月号(总第3期)。

《爆破手》(诗歌)收入1974年2月延安大学中文系油印诗集《烈火熊熊》。

《红卫兵之歌》(诗歌,与金谷合作),刊于《陕西文艺》1974年第4期。

《银花灿灿》(散文),刊于《陕西文艺》1974年第5期。

《灯火闪闪》(散文),刊于《陕西文艺》1975年第1期。

《不冻结的土地》(散文),刊于《陕西文艺》1975年第5期。

《吴堡行》(散文),写于1975年12月9日;刊于《陕西文艺》1976年第1期;

《父子俩》(短篇小说),刊于《陕西文艺》1976年第2期。

《难忘的24小时——追忆周总理1973年在延安》(《周总理回延安》)(散文),写于1977年1月,与曹谷溪合作;刊于《陕西文艺》1977年第1期。

《不会作诗的人》(短篇小说),写于1977年11月11日;刊于《延河》1978年第1期。

《工农兵奋勇打先锋》(歌词),刊于《山花》1974年6月第31期。

《在新生活面前》(短篇小说),刊于《甘肃文艺》1979年第1期。

《今日毛乌素》(诗歌),刊于《山花》1979年5月23日。

《夏》(短篇小说),写于1979年4—5月,西安;刊于《延河》1979年第10期。

另外,生前未刊稿有:

《蟠龙坝》(歌剧,与陶正合作),写于1970年;

《促拍满路花新镇》(诗歌),写于1972年1月23日;

《第九支队》(歌剧,与闻频合作),写于1972年8月20日;

《我们生活在杨家岭》(歌词,路遥执笔),写于1973年12月;

《唱给毛乌素》(诗歌),具体写作时间待考。

书信4封,《致海波》。

2

1980年5月,应《当代》编辑部邀请,在北京修改《惊心动魄的一幕》。

1981年夏秋之际,完成中篇小说《人生》初稿。

1981年,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全国第一届中篇小说奖。

1982年,《人生》在《收获》1982年第3期发表。

1982年,离开《延河》编辑部,成为作协专业作家,开始从事专业创作。期间,开始构思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写作。

1983年,《人生》获《当代》中篇小说奖,全国第二届中篇小说奖。

1984年,开始为《平凡的世界》做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1985年秋,到铜川陈家山煤矿开始写作《平凡的世界》。年底,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一稿。

1980年至1985年,已确切考证到的作品(只收入生前发表过的书信)有39篇。包括有小说(中短篇)17篇、散文(随笔)14篇、发言稿(演讲稿)4篇、访谈4篇、书信40篇、序跋一篇、电影剧本1部(以发表时间为序):

《惊心动魄的一幕》(中篇小说),刊于《当代》1980年第3期。

《匆匆过客》(短篇小说),刊于《山花》(贵州)1980年第4期。

《病危中的柳青》(散文),写于1980年4月12—13日;刊于《延河》1980年第6期。

《青松与小红花》(短篇小说),写于1979年8月,延安;刊于《雨花》1980年第7期。

《卖猪》(短篇小说),刊于《鸭绿江》1980年第9期。

《姐姐》(短篇小说),写于1980年10月,西安;《延河》1981年第1期。

《月下》(短篇小说,又名《月夜静悄悄》),写于1980年;刊于《上海文学》1981年第6期。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发言稿),在1981年6月25日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在西安举行茶话会上的讲话。刊于1981年7月15日《文学简讯》(总11期)。

《风雪腊梅》(短篇小说),刊于《鸭绿江》1981年第9期。

《关于作家的劳动》(散文),刊于《延河》1982年第1期。

《人生》(中篇小说),1981年夏天在陕北甘泉完成初稿,秋天改于西安、咸阳,冬再改于北京,刊于《收获》1982年第3期;《新华文摘》1982年第9期转载;《中篇小说选刊》1982年第5期转载。

《痛苦》(短篇小说),写于1981年12月,北京;刊于《青海湖》1982年第7期。

《面对着新的生活》(《致〈中篇小说选刊〉》)(随笔),写于1982年7月11日,西安;刊于《中篇小说选刊》1982年第5期。

《在困难的日子里》(中篇小说),写于1980年冬—1981年春;刊于《当代》1982年第5期。

《关于中篇小说〈人生〉的通信》(书信),写于1982年8月21日,西安;刊于《作品与争鸣》1983年第2期。

《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随笔),写于1983年3月,北京;刊于《青年文学》1983年第3期。

《东拉西扯谈创作》(演讲稿),1982年10月在作协分会举办的短篇小说讲习班的演讲;刊于《文学简讯》1983年第2期。

《这束淡弱的折光——关于〈在苦难的日子里〉》(随笔),写于1982年12月,西安;刊于《中篇小说选刊》1983年第2期。

《使作品更深刻更宽阔些——就〈人生〉等作品的创作答读者问》(漫谈小说创作——在《延河》编辑部青年作者座谈会上)(访谈稿),写于1983年3月16日,陕西省文化厅招待所;刊于《文学报》(第25期)1983年8月25日。

《谈获奖中篇小说〈人生〉的创作》(访谈稿),路遥、王愚,刊于《星火》1983年第6期。

《柳青的遗产》(随笔),写于1983年4月9日,上海;刊于《延河》1983年第6期;

《要有真情实感——读〈剪鞋样〉》(随笔),刊于《长安》1983年第8期。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中篇小说),于1982年10月写于陕北甘泉,11月改于西安、咸阳,1983年4月再改于上海;刊于《小说界》1983年中篇专辑。

《严肃地继承这份宝贵的遗产》(发言稿),1982年5月23日,在陕西省文艺界纪念《讲话》发表4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选入《五月的杨家岭》,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

《人生》(电影剧本),刊于《电影新时代》1983年第5期,《电影选刊》1984年第1期选载。

《你怎么也想不到》(中篇小说),写于1983年9月,榆林;刊于《文学家》1984年第1期。

《看评剧〈人生〉》(随笔),刊于《西安晚报》1984年2月5日第3版。

《对当前农村题材创作的几点认识》(随笔),刊于《陕西文学界》1984年第2期。

《生活咏叹调》(短篇三题),写于1984年5月,西安;刊于《长安》1984年第7期。

《顽强而执着地追求》(随笔),刊于《大众电影》1984年第9期;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短篇小说),刊于《钟山》1984年第5期。

《关于电影〈人生〉的改编》(随笔),刊于1984年。

《小说创作问答》(访谈稿),收入《当代作家谈创作》(孟繁华汇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短篇小说),刊于《西安晚报》1985年3月31日。

《东拉西扯谈创作二》(散文),刊于《陕西文学界》1985年第3期。

《答〈延河〉编辑部问》(访谈稿),写于1984年12月,西安;刊于《延河》1985年第3期。

《注意感情的积累》(随笔),刊于《文学报》1985年12月19日。

《〈路遥小说选〉自序》(序跋),写于1985年春节,刊于《小说评论》1987年第1期。

另外,生前未刊稿有:

《十年——写给〈山花〉》(散文),写于1982年5月15日,延安。

书信40封,《致海波》(10封)、《致刘茵》(1封)、《致史小溪》(3封)、《致张兴元》(3封)、《致商丘地区宣传部》(1封)、《致刘凤梅》(2封)、《致申沛昌》(1封)、《致李炳银》(2封)、《致杨明春》(1封)、《致孟伟哉》(1封)、《致王维玲》(9封)、《致曹谷溪》(6封)。

期间出版著作有:

《人生》,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

《当代纪事》,重庆出版社,1983年。

《路遥小说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姐姐的爱情》,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

3

1986年上半年,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稿。

1986年11月,《花城》第6期发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1986年冬,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一稿。次年夏,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二稿。

1987年冬,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一稿。

1988年5月25日,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三稿。

1991年3月30日,《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991年冬至1992年春,写作《早晨从中午开始》。

1992年春,开始编选五卷本《路遥文集》,并完成《〈路遥文集〉后记》。

1992年8月6日,从西安乘火车到延安,下火车后直接住进延安地区人民医院。

1992年9月5日,从延安乘火车返回西安接受治疗,18:30分下火车后直接住进西京医院。

1992年11月17日8点20分,在西安西京医院病逝。

1986年至1992年,已考证到的文学作品有53篇。包括有长篇小说1部、散文(随笔)19篇、发言稿5篇、序跋10篇、访谈1篇、自传1篇、报告文学1篇、书信15封(以发表时间为序):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花城》1986年第6期;

《〈路遥小说选〉自序》(序),《小说评论》1987年第1期;

《从〈人生〉谈创作——作家路遥答文学爱好者问》(访谈稿),《解放军报》1987年第11期;

《〈人生〉法文版序》(序),写于1987年6月6日,西安;刊于《小说评论》1987年第5期;

《冷静中的燃烧》(随笔),《〈远去的凉风垭〉短评》,《延河》1987第7期;

《平凡的世界》第三部,《黄河》,1988年第3期;

《路遥小传》(自传),《当代中国作家百人传》,求实出版社1989年;

《出自内心的真诚》(随笔),《当代中国作家百人传》,求实出版社1989年;

《在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的致辞》(发言稿),1991年3月;

《乔维新的中国画》(随笔),写于1991年初春;刊于《文学报》1991年第18期;

《〈春夜静悄悄〉序》(又名《〈刘凤梅小说选〉序》),写于1991年初春,西安。

《〈萧焕画集〉序》(序),写于1991年7月11日,西安;《蕭焕画集》(萧焕著),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

《在延川各界座谈会上的讲话》(演讲稿),1991年9月26日,在延川县委会议室作文学创作辅导报告,后根据录音整理。

《追悼杜鹏程》(杜鹏程——燃烧的烈火)(散文),《延河》1992年第1期;

《李星:拥有生活的批评》(《艺术批评的根基》)(随笔),写于1991年10月18日,西安;刊于《文学自由谈》1992年第1期;

《少年之梦》(散文),写于1991年冬,西安;《少年月刊》1992年第2期;

《早晨从中午开始》(随笔连载),写于1991年初冬—1992年初春,西安;刊于《女友》1992年第5—10期;

《东方新传奇》(报告文学),路遥、邢小利,《小说评论》1992年第4期;

《〈黄河潮〉序》(序),写于1990年1月11日;《黄河潮》(刘仲平著),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

《〈我的陕北〉序》(《土地的寻觅》),《我的陕北》(曹谷溪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

《〈路遥文集〉后记》(跋),写于1992年春,西安;5卷本《路遥文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出版。

生前未刊稿有:

《致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随笔),写于1988年11月3日,西安。

《〈农民的儿子〉序》,写于1989年4月1日,西安电影制片厂大酒店。

《惠怀礼的摄影艺术》,写于1991年初春,西安。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随笔),1991年3月14日。

《在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的致辞》(发言稿),1991年3月。

《文学·人生·精神》(西安矿院演讲稿),张伯龙根据录音整理,1991年6月10日。

《写作是心灵的需要》(《女友》91之夏笔会上的演讲稿),演讲稿整理,1991年8月26日。

《〈高原之星〉序》(序),写于1991年冬,西安。

《〈塞上雄风〉序》(序),写于1991年冬,西安。

书信15封,《致杨明春》(1封)、《致蔡葵》(4封)、《致王宝成》(1封)、《致刘建勋》(1封)、《致叶咏梅》(1封)、《致李金玉》(4封)、《致王蓬》(1封)、《致高玉涛》(2封)。

另外,有《关于电影〈人生〉的改编》(随笔)、《需要什么》(随笔)、《无声的汹涌——读李天芳、晓雷著〈月亮的环形山〉》(随笔)、《关注建筑中的新生活大厦》(随笔)、《希望“受骗”往往真的受骗》(随笔)、《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随笔)、《我与广播电视》(随笔)、《答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问》(随笔)、《答〈家庭教育〉记者问》(随笔)、《张文远这个人》(随笔),写作时间待考。

期间出版著作有: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

《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

《人生》(连环画),孙为民、聂欧绘,中国连环画出版社,1989年。

《早晨从中午开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4

路遥逝世后,5卷本《路遥文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出版,收有路遥大部分的作品,首次平装印刷5000册、精装印刷1000册,目前见到最晚的一次印刷是1996年1月第7次印刷,累计印刷50000册。1993年,陕西人民出版社还同时推出《路遥中篇小说名作选》。时隔两年后的1995年12月,陕西人民出版社以上下两册的形式,再次出版《路遥文集》,首印为20000册。各种版本的《路遥文集》出版后进行过多次加印。2000年9月,广州出版社和太白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路遥全集》,至2003年12月,这一版的《路遥全集》进行了第4次印刷。2005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5卷本的《路遥全集》,首印5000册。期间,路遥作品出版混乱,有多家出版社出版路遥作品的单行本,其中以《人生》、《平凡的世界》、《早晨从中午开始》居多。2009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推出《平凡的世界》、《人生》在一年的销售时间里分别累计销售10万多套(册)。2010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又推出了六卷本的《路遥全集》,分别是中短篇小说集《人生》、《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散文、剧本、诗歌合集《早晨从中午开始》,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三卷本)。从《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至今,路遥作品著作版本之多、销售量之久、销售量之大,在中国当代当作家里实属罕见,被称之为“路遥现象”。

1992年之后,根据路遥作品改编的连环画也多次出版。1995年1月,张春生改编、李志武绘的《平凡的世界》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重新出版;2004由孙为民、聂欧绘的《人生》重新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8年进行了再版。

2007年11月17日,延安大学举办了“路遥逝世十五周年纪念暨全国路遥学术研讨会”,同日路遥文学馆在延安大学揭牌并正式对外开放;2010年,由陕西荣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吴建荣投资拍摄的纪录片《路遥》先后在在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2011年12月3日,路遥纪念馆在清涧县王家堡村开馆;2011年,傅博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路遥》在《电影文学》2011年第18期刊出。2012年12月1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鲁迅文学院和《收藏界》杂志等单位主办的“中国文学回望与思考——纪念路遥逝世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中国现代馆举行。

路遥研究现状

路遥的创作始于上世纪“文革”期间,止于1992年,期间创作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多种,但由于产生较大影响的是他的小说,因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创作上。所以,梳理路遥研究的評论文章,重点是梳理路遥的小说研究。根据路遥的生平与创作,1980年之前“文革”期间的创作作为路遥文学创作的准备期,故另当别论,暂不专门列入研究。为此,路遥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980年至1985年,此时期是路遥小说研究的起步期;第二个时期是1986年—1992年,此时期是路遥创作研究走向成熟的发展期;第三个时期是1993年—2012年,“路遥”研究的成熟期。

1

第一个时期(1980—1985)即路遥研究的初级阶段。期间代表小说有《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1981年的评论文章主要针对《惊心动魄的一幕》展开评述。其中有《读〈惊心动魄的一幕〉》(樊高林《当代》1981年第2期)、《不要忘了这一幕——读路遥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李炳银《陕西日报》1981.4.28)、《论路遥的小说创作》(白描《延河》1981第12期)、《艰苦的探索之路——谈路遥的创作》(李星《文艺报》1981年第17期)。评论文章主要集中在路遥创作的小说不像一般反映“文革”小说那样具有概念化,反面角色描写立体化,是同期文革小说所不及的。

1982年《人生》在《收获》第3期发表,这个时期开始几乎所有关于路遥的评论文章都集中在这个中篇小说上,一直持续到《平凡的世界》的发表。1982年10月7日的《文汇报》集中刊登了关于小说《人生》的一组评论:曹锦清《一个孤独的奋斗者形象——谈〈人生〉中的高加林》、梁永安《可喜的农村新人形象——也谈高加林》、邱明正《赞巧珍》;1983年《青年文学》第1期也集中刊发了一组关于《人生》的评论文章:唐挚《漫谈〈人生〉中的高加林》、蒋荫安《高加林悲剧的启示》、小间《人生的一面镜子》;1983年第1、2期的《作品与争鸣》刊登了“中篇小说《人生》及其争鸣”:席扬的《门外谈〈人生〉》、谢宏《评〈人生〉中的高加林》、陈骏涛《谈高加林形象的现实主义深度——读〈人生〉札记》、王信《〈人生〉中的爱情悲剧》、阎纲《关于中篇小说〈人生〉的通信》。除了上面集中刊发外,具有代表性评论文章还有:《农村新女性的启示——评〈人生〉中的刘巧珍》(吴宗蕙《新文学论丛》1983年第1期)、《高加林和刘巧珍——〈人生〉人物谈》(蔡翔《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83年第1期)、《大学生眼里看〈人生〉》(《延河》1983第3期)、《执着而严肃的艺术追求(评路遥的小说创作)》(白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83年第5期)、《在交叉地带耕耘——论路遥》(王愚《当代作家评论》1984年第2期)、《高加林论》(李劼《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1期)、《试析〈人生〉中高加林的典型形象》(王晓军《艺谭》1985年第1期)、《试谈高加林艺术形象的美学意义》(姜建生《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从比较中看〈人生〉的借鉴与继承》(于洪笙《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于连和高加林》(于洪笙《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3期),等等。

从小说《人生》评论文章的主题来看,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人物形象研究分析,主要是高加林与刘巧珍,其中高加林引起广泛的注意。《人生》的发表,是路遥小说创作的一个最大突破和转折点,也是新时期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一次最大创新。很多评论文章从道德角度对这个人物进行评判。甚至,由高加林引发了当时青年们如何正确去对待人生问题的讨论。有评论者甚至忽视这一人物形象的文学价值,对人物形象进行了传统伦理道德式的批判。二是从历史和社会发展角度出发指出高加林这一人物存在的合理性,从文学的角度对人物进行了全面而客观的分析。三是公众认为刘巧珍是一个具备传统女性美好品质的形象,甚至她身上思想落后的一面被她美好的一面也所遮蔽。四是路遥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与借鉴。

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发表在《当代》1982年第5期。《当代》1983年第2期“读者之页”刊登的《〈在困难的日子里〉给人以思索和启迪》提到,“《在困难的日子里》发表以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现摘录几封来信如下。四川省甘孜州巴唐县农牧局宋涛在来信中说:‘《在困难的日子里》一下子揪住了我的心,我饱含着眼泪一口气读了两遍。这篇非凡的作品,给了我从未有过的、新的启迪。作品没有回避矛盾,而是如实地将历史的真实再现在人们的眼前。……这篇佳作对八十年代的青年人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受益匪浅的生动的一课。”“江苏连云港八三○七五部队教导队朱付来说:‘……我觉得这篇小说是路遥的又一篇成功的作品,比他的《人生》还要成熟,语言更加锤炼,感情更加丰富,可以说是《人生》的姐妹篇。”除了读者给予的高度评价,评论家雷达在《现实感与历史感的沟通——关于〈在困难的日子里〉和〈有意无意之间〉的联想》中评价:“《在困难的日子里》是一部更加富于深厚的力度的作品,它的特殊的价值目前还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主题的现实性,是与作者对整个时代生活的深刻认识分不开的。”

2

第二个时期(1986—1992)是路遥创作研究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从《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发表到1992年路遥逝世,在这一期间,路遥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一部一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一部關于创作与人生回忆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可以说,这两部作品的完成,是以路遥自己的作品与生命实现了完整的人生价值。所以,这一时期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评论集中在路遥的长篇《平凡的世界》上,并且观点多样而系统,是迈向成熟稳步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尽管评论家所持的批评方法、批评观念、批评角度、标准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对《平凡的世界》的研究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思想与形式上的评述,包括内在思想与外在形式。二是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多集中在对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分析。三是这一时期采取新的理论视角对路遥小说展开研究。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大多数文章的结论都是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结论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总结研究,创新性的结论较少。

1987年第5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集中刊发了一组评论:《一部具有内在魅力的现实主义力作——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讨论会纪要》(一评)、《直接经历着历史的人民——评路遥的长篇新作(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王愚)、《无法回避的选择——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理性意识——路遥小说的炽热点》(李星)。另外《小说评论》1987年第3期上刊发了《现实主义的新收获——论《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曾镇南)、《孙少安和孙少平》(丹晨),之后有《在苦难意识中展示人的内在性——侧评〈平凡的世界〉的艺术追求》(常智奇)、《诗与史的恢宏画卷: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雷达)、《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路遥论》(李星)、《矛盾交叉:路遥文化心理的复杂构成》(李继凯),等等。另外,这一时期评论家开始了路遥的比较研究,但仅是起步阶段。集中于路遥与同时代作家的比较分析研究,如《价值的迷津——读张承志、路遥、张炜的小说》(靳原)。

3

第三个时期(1993—2012)是“路遥”研究的成熟阶段。路遥去世后,路遥的研究从特定的现实主义理论模式下进一步“解脱”,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特性。在当代作家中,既有严谨的学术论文、高校课题研究,有以“路遥”命名的电影文学剧本的发表、纪录片在全国的播放,而且这一阶段又有以路遥命名的文学馆、纪念馆先后开馆,屈指算来,受到如此关注的当代作家仅路遥一人。

从评论文章的主题来看,这个时期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从文化角度研究。二是社会转型时期“农城交叉”的历史视角研究。这个领域是研究路遥的重要单元。三是女性主义角度的研究。对路遥小说中存在男权意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女性自觉不自觉的成为男权文化的消费者和实践者。四是比较研究的角度。研究者们把路遥与本土作家陈忠实、贾平凹的比较研究,极大扩展了路遥研究的视野。五是路遥生平事迹的刊出。包含生平、事迹的考证以及影像资料。

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论有:《路遥的意识世界》(肖云儒《延安文学》1993年第1—2合刊)、《论路遥人格的形成及其特征》(彭雷生《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贾平凹、路遥创作文化心态比较》(韩鲁华《唐都学刊》1995年第2期)、《路遥的乡土情结》(赵学勇《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逃离与回归:对〈人生〉中男权意识的剖析》(刘传霞《济南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路遥与外国文学》(宗元《小说评论》(1998年第6期)、《论路遥的农本文化意识的表现》(张喜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11期)、《人生的悲剧:在文学与生命舞台上——路遥小说的文化意蕴》(陈占彪《西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路遥研究述评》(梁向阳《延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路遥文学的风土背景——路遥与陕北》(安本实《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5期)、《路遥的宗教情结》(贺智利《小说评论》2005年第2期)、《路遥:文学战场上的“红卫兵”》(张红秋《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路遥现象”的当代启示》(汪德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4期)、《路遥的自我意识和写作姿态》(杨庆祥《南方文坛》2007年第6期)、《“交叉地带”的描写——评路遥的初期短篇小说》(安本实《当代文坛》2008年第2期)、《路遥的生平与创作》(陈泽顺《延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路遥创作年表》(文学界》2010年第4期)、《路遥的遗产》(秦客《榆林日报》2011年11月15日第6版)、《文学年谱框架中的<路遥创作年表>》(程光炜《当代文坛》2012年第3期)、《阅读路遥:经验和差异》(杨庆祥《南方文坛》2012年第5期)以及八集纪录片《路遥》(2010年吴建荣制片、田波执导)、电影剧本《路遥》(傅博《电影文学》2011年第18期),等等。

除此之外,近年来关于“路遥”研究的硕士论文近百篇,如《守望于“城乡交叉地带”:论路遥小说的艺术张力》(阎慧玲,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路遥与陈忠实小说比较研究》(庞永厚,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路遥现象”研究》(于丽萍,辽宁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路遥小说中的故事研究》(邵向阳,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等等。博士论文有《断裂地带的精神流亡——路遥小说的空间结构、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义》(石天强,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柳青的遗产”:“交叉地带”的文学实践——路遥论》(杨晓帆,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除了学术研究文章外,这个期间产生了6部研究著作:《生命从中午消失——路遥的小说世界》(赵学勇,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路遥评传》(王西平、李星、李国平,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魂断人生——路遥论》(宗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出版)、《黄土地的儿子——路遥论》(贺智利,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出版)、《路遥的小说世界》(阎慧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断裂地带的精神流亡》(石天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研究资料汇编3部:《路遥研究资料》(雷达主编,李文琴編选,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路遥研究资料汇编》(马一夫、厚夫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路遥评论集》(李建军、邢小利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回忆文集7部:《路遥在最后的日子》(航宇,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星的殒落——关于路遥的回忆》(晓雷、李星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路遥纪念文集》(刘仲平编,内部资料)、《不平凡的人生》,榆林路遥文学联谊会编,内部资料2003年版)、《路遥十五年祭》(李建军编,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守望路遥》(申晓编,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路遥纪念集》(马一夫、厚夫、宋学成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路遥再解读——路遥逝世十五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8年);摄影集1部:《作家路遥》,郑文华,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其它涉及研究著作8部:《神秘黑箱的窥视》,(畅广元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李继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陕西当代作家与世界文学》,(韦建国、李继凯、畅广元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三个人的文学风景》,(梁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现代性视野中的陕西当代乡土文学》(吴妍妍,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文学气象与民族精神》、《现实主义文学的时代张力》,(冯肖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011年版),《西部作家精神档案》(李遇春,商务印书馆2012版)。

综观1980年至2012年间的研究状况,我们看到了一大批可喜的学术成就。特别是路遥逝世后,路遥及其作品被大量传播,主流话语圈和文学批评界对路遥在文学史上地位却一直处于“模糊”的坐标上。因此,分析现阶段研究成果,以研究相关论文和著述为依据,对路遥精神研究、文本研究、现象研究的成果进行一次阶段性梳理,展现出路遥研究现状的概貌,以此得到学界更多关注,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估;合理地在时代文学的背景中画出路遥的文学坐标,使研究路遥的领域更加宽泛、本真。

猜你喜欢
山花路遥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入门级有意外的惊喜 Rotel(路遥) A14MKII多功能合并功放
高集成、可扩展的多面手 Rotel(路遥)RA-1592MKII
山花子
待到山花烂漫时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圣洁的山花
写给远去的路遥
秋天东山花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