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毛泽东

2013-04-29 11:44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3年6期

魏建国

本文定稿于200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文中主要观点,经过十年沉淀,已被证明没有过时,故保持原貌刊发于此,以表达对毛泽东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题记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27年后的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驾鹤西去,到今年又是一个27年。毛泽东时代早已结束,中国进入第四代领导集体的时代。但毛泽东留给后人的巨大遗产,涵盖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足够我们消化、挥霍许多个27年。时至今日,经过27年的咀嚼和回味,我们对这笔遗产的解读和认知,仍然停留在极其肤浅的表层。全面、完整地理解毛泽东,仍然是一个极为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

斗士毛泽东的生前身后

对毛泽东一生最准确的概括,无过于“斗士”两字。他的斗争历史可谓漫长,从孩提时代开始,伴随他走过83年的漫长岁月。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仍然和病魔作着顽强的抗争。

毛泽东生平第一个斗争对象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因为读书误了干活,脾气暴躁的一家之长毛顺生狠狠教训了自己的儿子。石三伢子不服气,和父亲争执起来。父亲大怒,动手要打,石三伢子转身就跑,父亲边骂边追。儿子跑到自家门前的池塘边,站住对父亲说:你要再追,我就跳塘!父亲没有想到儿子如此烈性?在亲戚好友的劝说下,父子和解,条件是儿子认错。儿子认错的方式是只向父亲跪一条腿,证明自己犯上有错,读书有理。经过这次斗争后,父子之间的冲突再没有发生。在父亲眼里,儿子虽然不过十二、三岁,但已完全具备了独立成人的素质;在儿子眼里,家长制的权威不过如此!在他稚嫩的心灵深处,从此产生了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印证和信奉的真理——斗争哲学:“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以后,家长制权威的灵光,再未对他发挥过作用,从北洋军阀的督军张敬尧、赵恒惕,到中华民国总统、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从野心勃勃的日本天皇,到气势汹汹的美国总统;包括党内领袖王明等人,甚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领袖斯大林,都未对毛泽东产生真正的“家长权威”。相反,毛泽东本人经过长期的斗争磨练,成为全国七亿人中唯一的大家长。

初尝斗争胜果的毛泽东,心理上已经完全成熟,小小韶山冲已经容纳不下这位农家少年,他向往着山外广阔的世界,渴望在人生和社会舞台上一展身手。于是,他从韶山冲走出来,先后在湘乡、长沙求学。

此时已是满清末叶。内外交困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中外各种思潮蜂拥而起。这对于如饥似渴汲取知识营养的毛泽东,无异于丰富可口的精神大餐。他博览群书,特别对社会科学更是情有独钟。由于自幼只能接受四书五经的传统教育,自然科学的基础比较薄弱。出门求学以后,这方面的知识跟不上,因而失去了兴趣。纵览毛泽东的一生,在社会科学领域,政治、军事、哲学、历史、文学甚至书法,他在所涉猎的这些方面都堪称大师,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却比较欠缺。这不仅影响到他本人作为一代伟人的完美形象,更对中华民族二十世纪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违背了父亲让他到米店当学徒学经商的意愿,第一次离开了束缚身心的家庭和风气闭塞的山村,到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上学,接受新式教育。半年后又到省城长沙,考进湘乡驻省中学。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发,毛泽东投笔从戎,到长沙新军25协(旅)15标(团)1营左队当了一名列兵,领到一支编号为“8341”的汉阳造钢枪,投身反清排满事业,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军旅生涯。“8341”这组数字,在1949年后成为中央警卫团的番号。民间则为这个数字演绎附会出许多神秘传说:毛泽东寿终83岁,从1935年遵义会议奠定实际上的领袖地位,到1976年逝世,执政41年。陕北人民更为这个传说增加了一个背景:1948年春,东渡黄河前,毛泽东到佳县白云山游览,遇一老道问及前程,老道口诵“8341”再无旁言。毛泽东即以此作为警卫部队的番号。这个传说以讹传讹,在民间广泛流传,更为毛泽东增加了天命所归的神秘色彩。

1912年春,南北议和。毛泽东认为革命已经成功,自己应该解甲归学。他一连投考了几个学校——警务学堂、政法学堂、商业学堂、实业学堂等,但都不满意。后来,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省立第一中学,又因课程有限,校规烦人,索性退学,完全自修。他每天到湖南省图书馆读书,坚持半年,收获极大,阅读了大量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书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扎下了坚实而广博的学术根基。如果不是父亲以断绝粮饷相威胁的话,毛泽东仍然会继续自修下去。1913年春,毛泽东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免收学膳费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一年后,四师合并到第一师范,直到1918年夏季毕业。长沙第一师范的求学生活,在毛泽东成长过程中是一个极端重要的时期。他认为,自己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也在这里获得了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对这个时期毛泽东的许多重要活动,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有两件事似乎不被史家重视。一是毛泽东组织学生解除了一个全副武装的北军混成旅四千余人的武装;二是领导湖南民众发起驱张运动,将省督军张敬尧驱逐出境。

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求学时,正值军阀混战。湖南地控南北要冲,经常发生战争。1917年11月,皖系军阀、湖南督军傅良佐被参加护法战争的桂系谭浩明赶走,长沙成为空城。北洋军队由南向长沙撤退,四千多人的一旅军队退到离第一师范二十多里的地方后,因不明虚实,不敢进城。形势危急,毛泽东挺身而出,组织学生军开展护校斗争。他联络了警察所,借来几支真枪,派少数人扼守在校后的妙高峰上,将大部分同学分成三队,分布在北军驻地附近几个山头上,对溃兵形成包围之势。黄昏后,毛泽东命令放一排枪,然后大放爆竹,一边大喊:“桂军进城了,你们快快缴枪!”北军不知虚实,毫无斗志,惶惶然不知所出。攻心计见效后,毛泽东派人和溃兵谈判,把部队领到第一师范前坪。毛泽东喝令放下武器,又令他们全体后退几十步,四千余溃兵遵令行动。全校几百个同学都来收拾枪支,搬进校舍,装了满满一礼堂。次日一早向商会借得现银,给每人分发四元后,遣散了溃兵。学校保住了,长沙城也免于骚扰。事后人们都由衷地钦佩:“毛泽东浑身都是胆!”

1918年3月,北洋皖系军阀张敬尧督湘,实行残暴统治,被湘人称为“张毒”。张氏兄弟四人,尧、舜、禹、汤,分掌省政,鱼肉百姓,作威作福。1919年末到1920年初,湘南发生“驱张运动”,组织者和领导者就是刚刚师范毕业的毛泽东。五四运动爆发后,毛泽东作为湖南进步青年中众望所归的学生领袖,创办《湘江评论》,领导学生运动,遭到张敬尧的镇压,引起社会各界的反对。军阀内部也发生利益冲突,分驻衡阳、常德的吴佩孚、冯玉祥也对张表示不满。毛泽东分析形势,认为驱张时机已经成熟,遂展开行动,发动全省学校实行总罢课,以全省一万三千多名中学生的名义发布宣言:“张毒一日不去,学生一日不返校。”罢课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同情和支持,学界和教育界组织“驱张代表团”分赴北京、衡阳、常德、上海、广州各地活动。毛泽东亲自带队赴京请愿,获得了在京湘藉人士的支持。同时,南方军队步步进逼,驻扎前线对抗南军的吴佩孚不战而退,率部北撤,退出湖南。1920年6月,众叛亲离的张敬尧仓惶逃出长沙,驱张运动取得了最后胜利。在驱张运动中,布衣毛泽东以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身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奔走呼号,终将手握重兵的堂堂督军拉下马。除过当时的历史背景,毛泽东天才的领袖气质和组织才能,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1918年4月,临近毕业的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人发起组织了“新民学会”,后又开展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全国赴法学生近千人,湖南就占了三分之一,许多新民学会会员都去了法国。但毛泽东自己并未出国。他认为,中国正处在伟大的变革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深入研究,自己不能离开这个战斗的环境。从此,终其一生,毛泽东除了在建国后两次出访苏联,生平再未离开过中国一步。这使他比同时代的领袖对国情的认识更为透彻。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缺少国外的生活经历,毛泽东对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如果说在干革命、打江山、搞破坏的时代,深明国情使毛泽东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的话,那么在建设年代,不明世界大势却影响了毛泽东领导中国进行建设的伟大事业。直到晚年,毛泽东在接见斯诺时,斯诺介绍美国国情,说全国只有2%的农业人口就养活了98%的人口,粮食还可大量出口。毛泽东对此怎么也想象不来。

毛泽东生平对创造物质财富的工人农民倾注了真挚而深厚的感情,自然得到了他们的衷心爱戴和拥护,生前身后,崇拜万分。跟随毛泽东打天下的老干部、老军人,不仅从行动上、思想上,甚至在灵魂深处,对毛泽东也是五体投地,笃信不已。唯一对毛泽东可以进行历史评价的群体,是拥有思想武器的知识分子。由于历史的真相无法不被时间的烟尘所湮没,所以文字记载的历史只能是其本身的只鳞片甲。历史记录者又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个体,他的记录,无不打上自身生活的烙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对于中国知识分子而言,他们所经历的时代,不能不说是梦魇一般。因此,他们无法不记录下那个时代遭受的欺凌和侮辱。

1953年3月,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领袖斯大林撒手西归。环顾宇内,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毛泽东发现,他已经找不到对手了,孤独求败式的寂寞笼罩着毛泽东。战斗一生的毛泽东过不了安逸的日子,他深邃的目光转向国内,打江山时的政治盟友——民主人士进入他的视野,成为斗争的对象。批《武训传》,批胡适,批俞平伯,批胡风,批马寅初,批出几亿人口,批出一个持续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而饱受全世界的指责。后来更发动了针对整个知识分子的反右斗争,全国挖出50多万右派,几乎将知识分子一网打尽。毛泽东甚至发明了“阳谋”这个词,来为自己的政治手腕作注脚,怎会得到知识分子的拥戴?至于将万世先师孔夫子也拉出胡批乱斗,更是荒唐至极。从此,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党外的聒噪声再不入双耳。庐山会议上又将功勋卓著、实话实说的老战友彭德怀打成反党分子。彭德怀何许人也?毛泽东的湘潭老乡,高傲,耿介,敢说话,敢骂娘,军中威望仅次于朱德,战功堪称全国第一。这样亲密的战友加朋友也被打倒,谁还敢发表不同意见?终于,党的领导退化为一言堂,七亿人的大脑只剩下一个在思维。终于,秦皇汉武略输了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了风骚,一代天骄只会射射鸟!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可今朝又怎么样?孙中山的国民党一盘散沙,蒋介石又叫蒋该死,刘少奇是叛徒、内奸、工贼,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赫鲁晓夫是修正主义……于是,毛泽东只能成为“天才超天才”,只能接受“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礼拜,只能成为“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斗士毛泽东的晚年竟成这般模样,咋不令人心伤?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对拥有财富的资产阶级、地主富农,必要的批判和斗争是合理的;对拥有权力和势力的官僚阶层,用整党整风,甚至文化大革命一类的政治斗争,从政治学的角度,也有其合理的一面。一个政权的建立,一个朝代的更替,无不建立在杀人盈野、流血漂橹的惨象之上,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我们这个行星上,最可珍贵的无疑是人的生命。对生命的杀戮,特别是对万物之灵的人的生命的终结,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只有赞扬和讴歌,都需要反思和谴责。

天命所归毛泽东

1921年后,毛泽东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以湖南代表的身份出席党的一大。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政党,中共成立之初,毛在党内地位并不高。论声望,固然不及南陈北李;论资历,不及长期担任政治局委员和常委的张国焘;论地位,长期在瞿秋白、周恩来之下;论能力,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邓中夏、恽代英、蔡和森等人的水平都不在毛泽东之下。即使在毛泽东崭露头脚的农民运动中,彭湃在这个领域的名气和影响都远大于毛。何况,在当时国内的政治舞台上,代表进步一方担当主角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1927年前,毛泽东在国内政治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实质上是配角中的配角。这个角色,直到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后才逐渐改变。毛泽东独创性地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口号,并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为遭到国民党蒋介石血腥屠杀的中国共产党,找到了生存下去的一线生机。即使是这条道路,也历经磨难,饱受指责,长期得不到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认可。朱德上井冈山组成朱毛红军后,开创出一个新局面。但党中央并不认为井冈山道路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道路,曾要求朱、毛离开红军去苏联学习。毛泽东向中央提出,如果朱毛离开,须将刘伯承、恽代英派来接替,分别领导军事和政治。此举后来虽然作罢,但可见毛泽东对恽代英、刘伯承的能力还是十分放心和赞赏的。红军之父朱德作为一名忠厚长者,在军队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像一个儿女众多的大家庭中的父亲,持家务正,长大成人的儿女发挥各自的才能,使这个大家庭事业兴旺。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28年的滔天巨浪,淘尽黄沙始见金。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此刻,高高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接受万众欢呼的,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三位巨人。建党时期的风云人物今日安在?为什么历史只把荣耀赐给了毛泽东?除过他的过人能力外,冥冥之中命运女神对他的特别垂青,难道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吗?仅以蔡和森、张国焘为例,即可看出天命所归。

蔡和森,湖南湘乡人,1895年生,小毛泽东2岁。在老师杨昌济眼里,蔡和森和毛泽东两人同被期以“建国之才”的厚望。在湖南青年学生中,他俩被并称为“蔡毛”,蔡排名在前。蔡在组织新民学会和毛同样居功至伟,后赴法国勤工俭学,和以《大公报》记者身份赴欧的周恩来、四川籍学生赵世炎等同为学生领袖。在法国期间,他完整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第一个提出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组织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在党的最高核心层工作,长期担任政治局常委。可惜天不假年,英才早逝,1931年就牺牲在国民党的监牢中。

张国焘,江西萍乡人,出身富裕家庭,北京大学毕业,“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后来和李大钊一起组织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主持召开了党的一大,会后分工负责组织工作,在党内长期担任要职,任政治局常委多时。毛泽东上井冈山后,“毛委员”名扬湘赣两省。实际上,他当时的身份仅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张国焘当时却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党内外声望仅次于下台的“南陈”和牺牲的“北李”。以后领导红四方面军开展苏维埃革命,坚持鄂豫皖根据地,创建川陕根据地,成为全国红军中最大的一支力量。长征中,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时,仅剩下不足两万的部队,而四方面军当时有八万多战斗部队,还有同样数目的非战斗人员,力量远远超出中央红军。张国焘本人资历、能力也不逊于毛。两军会师后,经验老到、野心勃勃的张国焘,看到自己的力量远远大于中央,就想领导中央,主张南下,幻想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以主人的身份迫使中央就范。毛泽东则主张离开四川北上,希望以中央的名义,名正言顺地领导张国焘。结果两军分离,分道扬镳,一、三军团北上,四方面军南下。中央北上本是要摆脱张国焘的控制,以免被吃掉。当时,中央甚至作过如果部队打完,领导人就经内蒙、外蒙到苏联组织流亡政府的打算。此时,毛泽东得到命运女神的垂青和眷顾。中央红军走出草地后,打下哈达铺,在一个邮局内找到一些阎锡山的《晋绥日报》,才知道在偏僻的陕北,还有全国仅剩的一块根据地,还有刘志丹、徐海东等领导的红军,立即决定到陕北安家。贫瘠的陕北大地和淳朴的陕北人民,无私地敞开了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支七千人的小小队伍,用甘饴的乳汁滋养着这批民族精英,使骨瘦如柴的中央红军得以休养生息。而南下的张国焘却遇上了追击中央红军的国民党中央军,损失惨重,局促一隅,无所作为。中央红军到陕北后,很快打开了局面:向南防御,对东北军先兵后礼,签定停战协议,建立统一战线;东征山西,扩兵酬饷,并打出抗日大旗,在全国格局中取得了政治上主动出击的地位;西征三边,扩大了根据地。此时,张浩、阎红彦、刘长胜分别从苏联回到陕北,带来了共产国际承认遵义会议所确立的中共中央的指示。至此,张国焘只好取消“伪中央”,重新北上。

在这一回合中落败的张国焘仍不死心,认为陕北已成一方面军势力范围,自然不愿去寄人篱下,遂决定西渡黄河,出击宁夏、甘肃,接通新疆,打通国际路线。由于地理位置关系,当时的新疆政府和苏联保持着良好关系,并不完全听命于蒋介石中央政府。四方面军数万大军,如全力经营宁夏、甘肃,接通苏联,取得国际援助,就可实现红军独占西北,更能成一番气候。于是,四方面军9军、5军(原一方面军5军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编入张国焘朱德率领的左路军,随张南下,改编为5军)、30军西渡黄河,4军、31军未来得及渡河,就被国民党中央军抢占了渡口,全军一分为二。河西部队近三万人组成西路军一路西进,和马家军拼死血战,不幸战败,全军覆没。野心勃勃的张国焘蚀掉了向中央挑战的本钱,在激烈的斗争中彻底失败。不甘居人下的他选择了出走,当了一名可耻的叛徒。1979年,贫病交加的张国焘困死加拿大多伦多市一家养老院中。作为政治家的张国焘,在1938年清明节脱离中共后,实际上已结束了叱咤风云的政治生命。肉体生命的存在,对于这种政治人物而言,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试想,如果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知道陕北有红军的话,就不会有北上南下之争;或者,如果四方面军全军能西渡黄河,以其强劲的战斗力和剽悍的作战风格,很有可能打败马家军,打通国际线,那么整个中国历史都将改写。

毛泽东在取得对张国焘斗争的完全胜利后,党内再无人对其形成真正的威胁。抗战爆发后,王明从苏联回国,挟洋自重,向毛泽东的统治地位发起挑战。王明路线在全党全军早已破产,不了解中国实际的教条主义者王明岂是深明国情、经验老到的毛泽东的对手?右倾投降路线在实际中根本行不通,作为传声筒的王明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共产国际很快发来指示,承认了在实际斗争中形成的毛泽东领袖地位,要王明不要再争。至此,斯大林不得不认可不是自己嫡系的毛泽东,虽然他心底根本不情愿。从此,毛泽东的斗争对象变成党外力量,用持久战打败小日本,用运动战打败国民党蒋介石,又在朝鲜战场上和不可一世的美国佬打成平手。对积贫积弱百年之久的中国而言,打平就意味着彻底的胜利。至此,天命所归,终于成就了千古伟人毛泽东。

毛泽东的建军遗产

毛泽东在建军方面建树非凡,最大的贡献是结束了“兵为将有”的历史,确立了“党指挥枪”的钢铁原则,实现了军队政党化的目标。

从曾国藩组建湘军以来,“兵为将有”成为近代中国一大特点,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以及民国时代大大小小的军阀都一脉相承,是近代中国政治黑暗的根本原因。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导致外敌入侵,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几乎到了亡国灭种的地步。红军建立以后,毛泽东创造性地将“支部建在连上”,实行政治委员制度,确立了“党指挥枪”的钢铁原则,从制度层面彻底挖断了武人干政、军队私人化的根本。从南昌起义创建红军至今,军队始终完全掌握在党中央手中,无论哪个军人都无法超越组织向党发难。张国焘妄想凭借武力控制中央,遭到了可耻的失败;林彪以法定接班人、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国防部长、元帅的身份,也无法对毛泽东构成真正的威胁。今天,江泽民、胡锦涛没有军中经历,却能将军队牢牢控制。在这方面,即使如蒋介石也要自叹不如。蒋号称全国领袖,但对各派军阀无能为力,只能羁縻了事。就是在蒋记嫡系中,同为浙江人的陈诚、胡宗南、汤恩伯三大将之间,互相也无法替代指挥。

共产党方面则完全没有这种情况。25军到陕北后,立即开始“肃反”,将26军军长刘志丹、政委高岗等逮捕下狱准备处死,刘、高宁愿就戮而无法抗拒。25军从鄂豫皖到陕北,本属客军。从实力上讲,陕北红军人数更多,虽然徐海东部装备精良,百战成钢,但主客势异,陕北红军人熟地熟,也不吃亏。刘志丹党性坚强,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不愿内部火并,不惜牺牲自己以维护团结,高风亮节足可名垂千古。结果,26军营以上干部牺牲了许多。中央红军到陕北后,15军团徐海东坚信中央,毫无条件地接受指挥,并倾囊相助,将全军仅有的五千大洋全部支援了中央红军。徐海东抗战初期就因病离开部队休养,以后再没有带兵打仗,但在授衔时被授予大将,在十大将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战功赫赫的粟裕,原因即在于此,毛泽东称赞他对党有大贡献。此类事例贯穿中国革命全部历史。抗战胜利后,长期病休的林彪到东北负责军事。进军东北的十万大军来自山南海北,成分十分复杂,虽以八路军115师为主要班底,毕竟来自各个山头,但林彪指挥起来如臂使指,从无滞窒。西北解放战场上,部队都是120师贺龙的老部下。中央一声令下,彭德怀接过指挥,得心应手。这在军阀队伍中根本无法想象。

“党指挥枪”的钢铁原则是保证共产党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根本法宝。当今社会腐败丛生,贫富对立,但红色江山仍如铁桶一般,根本原因即在于此。毛泽东的丰富遗产,足够后人挥霍多年。

政治运动得失谈

和邓小平时代相比,毛泽东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政治运动不断。27年时间,大大小小的运动,名目繁多,花样翻新。运动的对象,从资产阶级到反革命分子,从知识分子到农民市民,更多是针对领导干部阶层。在信奉斗争哲学的毛泽东看来,斗争产生一切,夺取政权如此,巩固政权仍然如此。事实上,对于革命党而言,取得政权后理应及时转换角色,变成执政党。执政党的使命不是破坏而是建设,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而大规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所表现的,更多是破坏的功能,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势必产生严重影响。邓小平上台后,果断提出再不搞运动,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可谓切中时弊,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物质生活水平根本改善,人民所享受到的民主权利比以前多了许多。即使这样,人们还是一边吃肉一边骂娘,各个阶层都有怨言,对毛泽东时代念念不忘,尤其弱势群体更是骂不绝口。原因只有一个:当今社会太缺乏公平与正义!如果仅有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而缺乏公平与正义,肯定不是一个理想社会,起码不是一个值得我们孜孜追求的社会。

毛泽东时代,尽管大家都很穷,吃不饱饭,享受不到现代社会公民应享有的民主、自由等基本权利,但人们心理平和,因为没有腐败,没有两极分化,没有贫富对立。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观念,中华民族对公平的渴望远远大于对财富的追求。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如果社会阶层分布呈金字塔型,而社会财富分布呈倒金字塔型,位于塔尖的极少数人掌握了大量社会财富,位于塔底的绝大多数人却只有极少的财富,这种社会最不稳定。相反,如果社会阶层和财富都呈陀螺型公布,顶部的富人和底部的穷人都很少,大多数财富掌握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手中,这种社会最稳定。从这个角度分析,许多让我们困惑不解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现在看来,不远的将来就基本可实现社会富裕的目标。但如果解决不了公平与公正的问题,物质生活越富裕,人们对毛泽东越发怀念,社会离心力也会越来越大。

中国有过漫长的封建专制时期,近代史上又沦为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社会主义只有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从苏联到中国,以及东欧、朝鲜、越南、古巴,包括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伊拉克、利比亚等阿拉伯国家,资本主义都远未发育。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否建起比资本主义优越无数的社会主义,今天,严酷的现实终于让我们明白:资本主义是一个无法超越的社会发展必经阶段。

直接脱胎于封建社会的毛泽东中国,无法割断自身盘根错节的封建脐带。相比于封建君主专制,一党执政自有其先进性的一面,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民主权利、法制观念,都有太多的历史欠账。特别是如何对执政党的领导干部进行有效而强有力的监督,成为党的领袖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长期的革命经验,毛泽东找到了解决之道——不间断地搞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各级干部平时领导群众,运动中则成为斗争对象,接受群众监督。这样,他们头上始终高悬一把达摩克利司之剑,时刻提醒他们,一定要慎用权力,这就从根本上切断了公平与公正缺失的毒瘤。但同时,政治运动对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在的破坏。

邓小平意识到了这种破坏性,以壮士断腕的巨大勇气,坚决不再搞运动,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舍弃了这种体制下唯一有效的防腐手段,又拿不出别的有效办法,结果,权力失去制约,腐败公然盛行,社会公平不在,人间正义难觅,群众怨声载道,信仰出现危机。今天,腐败愈演愈烈,贪官越揪越大,越杀越多,几乎无官不贪。要命的是,贪污已被全社会普遍认同,清廉反遭嘲笑。更让人担忧的是,至今找不到根本的解决之道。德治?道德约束靠不住;法治?权大于法不济事;群众的作用不能发挥,党外的力量不愿借重。不搞制度建设,仅靠体制内的纪检、监察部门来清除腐败,结果可想而知。

呼唤信仰回归

作为社会的人,由于拥有一个灵巧无比的大脑,注定了他必须要思想,由思想、意识来支配行动。因此,信仰是所有动物中惟有人才具有的特性,也是人之所以成为这个星球上唯一主宰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是大脑的高度发育,没有尖牙利齿的人猿怎能在漫长的进化中,战胜强大而众多的敌人,生存、繁衍到今天?因此,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绝对不应该放弃信仰,放弃精神的追求。

今天的国人对物质财富极度渴望,追求物欲的功能被无限放大,社会物质财富得以急剧膨胀,固然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精神追求却在日益萎缩。西方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也经历过片面追求物质财富,致使信仰缺失,从而给人类造成了殖民主义、世界大战那样巨大的灾难。但在完成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后,社会很快恢复了理性,回归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高度统一、和谐发展的时期。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悠悠五千年的漫长岁月,积淀下厚重而宝贵的精神遗产,从官方到民间,哪怕是一字不识的农民,大脑中都有着坚定的信仰,保证了五千年的文明经久不衰。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遭遇到无数灭顶之灾,战争、饥饿、瘟疫、外敌入侵、内部纷争,都依靠着强大的信仰力量支撑过来。毛泽东打碎了旧的信仰体系,代之以一套全新的信仰体系,在各行各业树起大批道德楷模,王进喜、陈永贵、雷锋、焦裕禄,曾经激励无数人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这套成功的信仰体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证了社会的纯洁、公正、平等。

改开开放以来,全民的热情被引向经济领域,物质生产极大发展,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流传几千年的传统信仰早已被毛泽东打得粉碎,毛泽东时代建立起的道德大厦又轰然倒塌,新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却未建立,导致人们精神空虚,心浮气燥,引发一轮又一轮社会灾难。90年代中期,传销热红极一时,传遍大江南北,给中华民族带来又一次巨大灾难。如果我们理智的分析,就会发现,法轮功盛行一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在大众需要信仰的时候,主流意识形态却提供不上值得大众信奉的道德观念和信仰体系,空洞的说教因官员的腐败被大众唾弃。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真善忍”的旗帜必然会引来追随的信徒。从这个层面来看,法轮功仅靠高强压制打击,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还是毛泽东说的好,思想阵地你不占领,对手就要占领。再要夺回来,那就不容易了。

中国社会需要信仰!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等能够红遍大江南北,原因即在于公众对那个充满信仰年代的深情回忆,也是对当下信仰缺失现状的不满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