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沾合
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近几年,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减缓,就业岗位变少,但每年毕业生人数却连年增长。据教育部统计,从2007年到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从495万增加到了680万人,2013年则是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就业形势如此复杂严峻,已经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骤然加大,心理焦虑增加[1,2]。就业难问题,人们总结的原因很多,如大学扩招、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下降及社会经济结构问题等[3,4]。诚然,就业难有社会大环境的客观影响。但在强调这种客观因素的同时,我们是否考虑,就业难会不会与学生主观因素有关?学生在校期间对走向社会从事工作准备程度如何?应该抱何种心态?焦虑还是勇敢面对?自己的行为习惯是否得当?等等。为此,本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力求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剖析思想根源,找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观原因,以此淡化焦虑意识,并给目前在校生一种提醒,使之在以后提高就业机会,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发展空间等方面得到启示。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一)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中设计的问题并不直接询问学生对学习、就业或人生态度的看法,而是通过询问基本的思想认识和生活学习习惯来了解他们平时的行为特征,以避免学生联系到其他敏感问题而故意违心选择选项,从而达到了解其内心深处真实思想的目的。问卷中的1—4项是想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知识技能储备情况;5—8项是想了解学生平时行为习惯;9—12项是想了解学生平时心里习惯;13—16项是想了解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和评价情况。
(二)调查实施方法
调查问卷共发了2600份,其中一年级学生800份,二年级学生800份,三年级学生1000份,涉及的专业有化工、食品、电子、机械、管理五大类。回收有效问卷一年级698份,二年级726份,三年级903份,共2327份。回答问卷仅仅需要以打“√”来选择“是”“大概是”或“不是”其中一项,无记名,不愿意回答或不上交的不纳入样本中,以确保问卷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从总的统计结果看,不同年级对问题回答结果的差异性不大,故调查结果为全体样品的汇总,结果见表1。
二调查结果所反应的问题
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花了这么多的钱,终于毕业了,可是发现很难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除了社会大环境,到底跟学生本身的行为有没有关系?常言道,好习惯,好人生。在校期间自己的表现怎么样?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事实是如此吗?
学生就业难,跟本身的行为习惯应该存在很大关系。从调查统计结果看,它明显反映出在校学生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专业缺乏清晰认识,易导致就业方向模糊
从调查结果看,尽管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愿望很强烈,愿意学好专业知识,但普遍对自己的专业工作方向缺乏清晰认识,这说明学生在校期间普遍缺乏主动了解自己专业工作方向的意识。如果说在中学一心读书,基本不了解外面社会,入学报名前对专业缺乏了解属正常的话,进入大学后甚至临毕业时对自己的专业仍还不太了解是不正常的。专业前途应该是大学期间努力的一种方向,不了解其工作方向,哪来学习方向?这显然容易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模糊。这种模糊会使毕业生对自己所学技能不自信,不知道学以何用,对上班工作具体要求更是不了解,择业成功几率自然变低[5]。
(二)缺乏实干和自律,易导致就业落选和心里自卑
调查发现,学生的进取心普遍较强,大多数愿意多学知识,有意加强修养,积极为走向社会作准备,但同时又普遍缺乏看书习惯,学习提高计划性差,缺乏进取的毅力和恒心,最重要的是普遍缺乏对人宽容、对己严格的自律精神。这其实反应出学生散漫懈怠、得过且过、好逸恶劳的行为态度。目前的就业环境,工作的态度和习惯往往比技术更重要。游戏,可以重来;作业,可以不断修改;工作出差错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它涉及效率、成本甚至安全事故,这就是许多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时很看重对方行为态度和习惯的原因。规范的行为习惯是效率的保证,是一种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缺乏计划性的工作往往是杂乱无章的,缺乏行为自律的人工作往往是不负责的人。懒惰,不愿意付出,总梦想天上掉下馅饼,哪个单位会欢迎这样的人?有些学生自以为技能了得,不在乎行为态度,就业落选了还不知原因,很容易产生心里自卑。更加遗憾的是,许多学生就业遇到这种现象,还不一定能悟到其中的道理,把就业难归于社会环境。
(三)心里准备不足,导致浮躁和盲目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生活节奏快,产品更新换代也很频繁。由此可以想象工作的强度和变化频率。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经常与人交流思想,与人和谐相处,充分发挥团体优势非常必要。对于在校学生,墨守陈规、刚愎自用、狭隘自私、固步自封等行为习惯与这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氛围是格格不入的,能主动与人沟通、虚心向人咨询、恪守纪律、依靠团队共同发展才是主旋律。从调查结果看,在回答诸如遇疑惑是否喜欢四处咨询、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思想、能否希望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能否找到好朋友倾述烦恼等问题时,明确回答具备这些愿望的学生不到一半。心里愿望都没有,更谈不上做到了。意识不到位,行动更难实施。它说明在校学生就业前对工作的心里准备明显不足。没有心里准备,择业时就不能有的放矢。难怪许多学生择业时只会关心待遇,只关注能获取多少,根本不关心工作岗位性质和要求,不能从整体利益上考虑单位发展,这势必引起择业过程中的浮躁和盲目,挑三拣四,不踏实,不稳重,更无长远眼光。于是学生抱怨用工待遇不好,单位责怪学生不好用,如此循环不已,怪圈难解。
(四)择业观念偏差,导致失望和心理落差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承认在校学习期间自己增长了见识,但41.6%的学生肯定自己的行为习惯在走上社会后会改变。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结果反应出学生的想法是,在校期间没有动力,也不想改变什么,毕业以后有好的待遇、好的机会或明确的希望,自己会认真努力工作,会改变自己。它恰恰反应了学生总想依赖外界改变自己而不是从自身改变自己的惰性思想。抱定这种思想,择业时就会认定有吸引力才会去卖力,或是自己稍努力就应该有明显回报。殊不知,用人单位的想法截然相反,招进的人才最好是不要计较、不辞辛苦,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才值得培养或选拔。没有开始做就计较得失,没有做出成绩就计较报酬,怎么可能受单位欢迎?于是乎,容易落选,不被看中,我心在流血,我好痛苦,心里的落差久久不能平复,失望自然而来。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拓展学生对专业工作方向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从何而来?显然,兴趣大小源于自身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学生对自己专业发展现状及相关应用领域认识模糊,势必引起兴趣下降。学生了解专业工作方向,一般都是通过入学时的专业介绍和一般性的媒体信息,还有就是毕业前的岗前实习。对于一个从中学走入大学,极其缺乏社会经历的学子来说,以此认识专业方向的深度和广度非常有限。因为刚入学听专业介绍其实很茫然,而平时面对的媒体信息大多数报道的是大众生活内容,缺乏专业性,即使到了单位实习,毕竟也只有一个单位可以了解。要进一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工作方向,学校可定期邀请行业不同单位人士作行业发展状况报告,可与多个单位形成参观交流机制、可经常邀请历届成功毕业生与在校学生交流。总之就是尽量拓宽学生对专业工作方向的认识,让学生明确感受到学有所用、学能所成,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并了解行业要求,增长工作知识,扩大择业视野,提高就业机会。现在高校教育往往过于重视专业知识培养,忽视兴趣和工作认知培养,即使听报告往往也是专业知识讲座,这是需要纠偏的。
(二)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单位选聘人才时固然会考虑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但也很看重学生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和处事方式,亦即个人的行为心理习惯,两者缺一不可。从调查发现,具体学习生活中,相当多的学生缺乏培养自己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甚至不屑一顾。知识再丰富,技能再优秀,行为心理习惯不好也不会被单位认可,这样的学生是不健全的。明显偏重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忽视学生良好行为心理习惯引导,这是学校教育服务的责任缺失。虽然有就业指导课程,有各种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但从教学服务意识、教学课时分配和教学管理重视程度看,目前高校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往往是一种形式,效果远远达不到要求。真正从就业需要的角度,把知识和行为习惯培养看成同等重要,比如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找出不良行为习惯并通过照片、图像、演示或讲解进行曝光,定能给学生许多震撼,并可增强个人扬善除陋的意识,循循善诱,形成校园良好行为导向。而正确的行为导向,能提高学生自制力和责任感,也容易使其坚定信念,对生活学习充满期望和热情,更会增强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系统理性看待事物等方面的能力。这对增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扩大毕业生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成功率无疑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尽量缩小学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就业认知的落差
对于尚未走出校园,明显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而言,他们与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非常突出,所以学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就业认知的落差是很明显的。学校希望学生不要有太多私心杂念,专心学好专业知识,为工作打下扎实基础;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忠诚、任劳任怨、不计较得失、技能突出、态度积极,并用实际行动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以待单位考察选拔;大学毕业生则希望单位给出良好工作环境和较高薪酬,工作不要太辛苦且要有升迁机会。这种落差显然会影响就业率。用人单位的就业要求是从工作角度考虑,是实实在在的需要,具有社会性,个体难以改变。所以,要缩小相互间观念落差关键在于学生本身。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毕业生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就业认知程度。学校此时正应是其中的纽带和桥梁,成为缩小这种落差的首要组织引导者。首先,学校要提高服务意识,不仅为学生知识技能教育服务,还要为学生就业认知服务,要充分意识到学生顺利就业,不仅是个人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是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其次,要理解当代学生就业焦虑的心情,又要引导学生多从用人单位考虑问题,多从单位发展大局着想,要贴近现实要求,正视就业落差。现在很多高校教育教学服务意识提高了,但对学生就业认知服务意识极为薄弱,许多仅仅是简单地通过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来让学生自己了解就业状况,让学生自己平衡就业心里落差,这很不利于毕业生找到自己合适的心里和能力定位,因而择业时不能及时做出调整,不能采取逐步到位的办法,也难以在工作中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造成就业成功率低。心里定位合理,就业认知落差缩小,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相互认可程度自然会提高,就业成功机会亦会增加。认可度高还会使学生放松心态,舒心愉快地工作,更容易走向事业成功。
不可否认,大学生就业难与社会经济环境有关。但对许多学生而言,主观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再大众化的教育也会有精英存在,再激烈的竞争也会有机遇并存。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毕业前认真做好充分的思想、技能和行为准备,多强调自身因素问题,多做一些实在有效可行的改变,而不是总想把它归结于外在环境,为自己的懒惰辩护,或许这才是就业难问题重要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薛文宗.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与就业焦虑的相关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3):13-15.
[2]田铁杰,冮勇,李春光.大学生焦虑、抑郁水平与预见就业风险认知的关系[J].现代教育管理,2012,(8):115-119.
[3]李波.浅谈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05-206.
[4]汪小义.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2):130-130.
[5]吴地花,唐高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