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杰
活动课就是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如问卷调查、交流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情境、辩论会、实话实说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把教材的内容贯穿到活动中去,凭借活动的生动、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情感,调动他们的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师如何上好活动课,引导学生以“主人”的姿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呢?
一、要把活动课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
搞好活动课教学,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等都有着积极作用。但是,活动课的地位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把活动课上成练习课、复习课,或干脆挪作它用;教师为学生安排好一切,包括活动的准备、过程、结果、手段、形式等,学生只是作为消极被动的对象或客体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搞“一刀切”,强调全体同学活动目标的一致性,追求热热闹闹的活动场面,忽视对象的个体差异。
活动课教学的现状迫切要求教师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活动在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发展中起的决定作用,要把活动课作为体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观念。加强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循序渐进,采取相应的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二、自主活动、自我教育,让学生成为活动课的“主人”
活动课上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特别是随着人际交往的扩大,各种传媒的发展,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他们不轻信盲从,常常会提出一些新的见解、设想,并乐于尝试一些新的方法,要求能按照自己的观点、意志、生活方式安排活动。因此,在活动课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信任和鼓励学生把课堂当成自我磨炼、自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舞台”。
把活动课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应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内容。允许学生不拘泥于教材方案,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例如,创设挫折情境(小品表演)、激发质疑(生命和自尊哪个更重要)、问题讨论(如何认识挫折,战胜挫折,在挫折中成长)、设身处地(假如你遇到类似的挫折,你将怎样正确处理)。通过活动课的教学,学生们对自尊、生命、挫折多了一份理性的认识,能坦然地面对今后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
三、积极引导、大力支持,让教师在活动课中发挥主导作用
把活动课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应当好“导演”,成为活动课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
1 活动前,教师布置学生按要求及早做好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教师对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学生活动所需的各种硬件软件设施,做好服务工作。
2 活动中,教师要做忠实的观众,诚恳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师细心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不同表现,便于发现问题并在课下做好个别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
3 活动后,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总结。教师既对活动精彩与成功之处,给予充分肯定,又对活动的不足与缺憾,加以委婉的提醒并提改进意见。
四、收获快乐、体验成功,让学生的成长需要在活动课中得到满足
活动课教学从学生成长所需解答的心理问题、心理矛盾入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又富有启迪的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生不再认为政治课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感到政治课的快乐、轻松,变得乐学、要学。为了把属于自己的活动课上好,学生要动手去查找资料、调查社会,对有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发表见解,去进行知识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去创作、编排、排练节目,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和加快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课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1 处理好“收”和“放”的关系。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大胆尝试,能“放得开”;同时,对学生的活动要作动态把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也能“收得笼”。
2 处理好“导”与“演”的关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特别强调一个“导”字,就是教师去引导、诱导、开导学生,有利于学生“演”好自己的“角色”。
3 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无论采用何种活动形式,它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活动中要切忌为取悦学生而只顾追求场面的热闹,要防止繁冗的形式冲淡了活动的主题。
教育对象是活的,教学内容是活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活的。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活动课教学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课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