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河南省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对策

2013-04-29 00:44张云霞
教育界·下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发展对策

张云霞

【摘 要】河南省政府历来重视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笔者通过对河南城市的考察研究,针对河南省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中原地区的地域特点综合地认识问题、提出问题,试图探寻适合中原城市发展的公共艺术对策。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问题的关注,以期正视问题、讨论问题、积极参与并促进解决问题。

【关键词】河南省 公共艺术 城市 发展对策

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城市公共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与国内外城市相比,河南省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已从无到有、从少渐多、从粗到精、从工厂的简单购买到专业化的设计、从补景式放置到追求本土文化创作转变等等,公共艺术作品的质量正在不断提高;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也从少数人行为和开发商谋求“效益”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公共艺术作品也从单一的实用性向多元化转变、商业性向文化性转变;而且随着城市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也开始关心、参与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可以说,在过去的30多年里,河南省城市公共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呈现出一种与时俱进、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同时,在城市发展过度地追求速度化与形式化情况下,一些城市对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欧美风格盲目崇拜与“跟风”,存在着许多工艺粗糙、简单拼凑、模仿国外等不伦不类的公共艺术,与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作品所处公共环境毫无关联,和城市形象的品质不相协调,又呈现出省内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一定滞后性状态。分析其主要原因大致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与国内一些沿海城市相比,河南省经济发展较慢。而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城市公共建设的艺术手段,不仅仅是艺术家或设计者的艺术创作,它承载着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体现城市文化、弘扬城市精神的使命,是政府与城市建设各部门共同改善城市生存环境,让市民共享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所带来成果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建设措施,对城市的经济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同其他城市建设一样,它需要城市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以保证其有效地繁荣发展。从当今国内外的经验来看,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二,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受教育阶段的不同与城市人们自身文化修养的差异,分化了同一时期人们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意识的觉醒。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更多的是表现在城市的管理者或项目决策者的个人审美,艺术家缺少话语权或不能很好融入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城市的市民仍处于被接受的一方,或者是无视、不愿积极参与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等。这些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河南省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与国内外大城市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严重影响着我省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发展。

面对国内外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之趋势和我省公共艺术发展之现状来看,我省的公共艺术建设之路仍将是任重而道远。我们应秉承城市的历史文化、立足于当代、展望未来,发展符合自身城市精神的公共艺术。笔者试对本省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整理如下:

一、明确思想、统筹规划

从今天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境况来看,我们不难看出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经营城市的生态人文与艺术魅力,而公共艺术作为塑造城市性格、凝聚城市魅力的有效手段,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部门以明确的思想、前瞻性意识来指导、控制,促进其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有序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城市的管理者与决策人员要本着对城市人民负责的态度,明确的思路,对城市形象的发展做出准确的决策;立足于城市的文化环境与整体文脉,统筹全局、系统地处理好城市的整体性、空间连续性和城市标识性之间的关系,做好城市长远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其次,公共艺术家也要担负起自己身上的责任,积极开展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敢于创新,塑造省内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文化。城市的居民也要有城市主人公的意识,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主动参与、承担城市的公共建设。

二、完善公共艺术管理机构与法规

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促使其合理、有序、活泼地健康运行就需要有与之适应的一系列管理机构与政策。对此,许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有效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文件(如著名的《百分比艺术计划》)。我省应立于本土实际境况,取长补短,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上升到城市规划的层面,建制适合自身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规划政策,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部门,做好指导、规划、监督、维护等工作,确保城市公共艺术的有序进行。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形成责权一致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管理体制,加强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审查和验收的管理工作,促进了城市公共艺术有秩序的建设和发展。

三、 折射城市的文化魅力,培育城市精神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够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伊里尔·沙里宁的这句名言有力地道出了城市的直观形象与城市独特文化之间的关系。确实如此,城市独特的文化品格与精神气质无疑是一个城市的最大魅力。我省在发展自己的城市公共艺术中,要善于发掘自身城市的文化内涵,精心打造城市内部与外部的文化要素,以城市文化为后盾,通过精品纷呈的公共艺术展示城市的文化魅力,去折射城市的文化品位、精神品质与价值追求。特别是作为城市标志性公共雕塑,一定要注意它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品质、地域文化风貌;创作时应突出个性,强调它的城市识别性,让旅游者易记,快速传达城市的文化内涵,体现当代城市的精神;城市家具设施要杜绝跟风、模仿、雷同现象,使其与城市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定位相和谐,和城市雕塑一起发挥好城市的品牌推广作用。其二,要加强培育城市的精神。城市精神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我省应围绕自身的文化优势,秉承历史,发扬城市的文明风气,培育良好的城市精神和独特的城市品格,增强中原城市的凝聚力与感召力。

四、发扬传统地域文化优势和特色

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域环境赋予城市特有的个性,发展具有城市特色品牌形象,必须发掘城市本土的地域优势,地域差异越大,公共空间的个性特色也就越强烈,城市的品牌效应也就越明显。因此,创造城市独特的公共艺术景观,彰显城市形象品质的良好艺术魅力,其质就在于地域性。河南省作为中华文化大省,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能否立足于城市本土的历史文化,突显城市的独特地域优势,对城市公共形象的品牌塑造和文化展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此,笔者建议从两个方面工作:①认知中原文化, 宣扬河南风貌。中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与主干、地位突出等特点, 公共艺术应扎根于此, 传达河南文化, 塑造中原风骨, 凝聚城市精神,发挥中原文化的向心力。②挖掘城市的区域特色, 展现城市地域风姿。我们在砌基于中原华夏历史文明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发展各城市自身的文化特点, 使省内的各个城市既有华夏历史文明宏伟之气的中原文化风貌,又拥有独具特色的城市区域风情,共性与个性并进。如同我们国家的不同民族, 既拥有共同的血脉又各自拥有不同的习俗。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应组织专门人员对自己城市的政治、经济、商业、历史文化及地理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文化评估, 包括历史遗址、出土文物、史记名人、特色传说、经典典故、民俗风情等。这些都能成为城市公共艺术进行创作时的很好切入点和展示点。这样,同一主题便也有了多样的展示, 如同样是古都风貌演绎,洛阳的石窟文化、牡丹花城、安阳的“三根文化”、甲骨文的故乡与开封的浓郁古城风貌、“一城宋韵半城水” 的盛誉风采各异;同样是历史文化展示, 商丘三商文化、钧瓷文化等文化脉系与周口伏羲故都、老子故里、运河文化等各具特色;同样是风土人情民间文化, 豫剧、曲剧、越调和淮阳“担经挑”韵味不同……掌握了城市文化优势与地域特色,再对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的表现风格、材料运用等方面,给予特定地域环境的足够关怀,运用城市地域资源体现不同地区的特征,使城市公共艺术各展其长、各得其味,塑造鲜明的城市文化个性与品牌城市形象。

五、积极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与活动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强调了城市决策者、艺术家与公众的合作关系。因此,城市决策者、艺术家和广大市民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高低都会直接关系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水平。对此,我省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有关部门,要针对本省的全面发展状况和新时期城市公共艺术在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公共艺术的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工作:①城市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创造机会或提供平台让省内公共艺术家能拥有较多的培训和交流的机会, 必要时还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理论学者和各级社会管理方面的人员,及时开展各个层面上的专题研究、讨论,以便系统地提出不同时期所面临问题的针对性对策。②加强相关美术院校对青年学生的有关教育工作,培养能够掌握和了解多种学科知识、能利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富有当代公共艺术审美意识的新青年,重视和支持他们创新能力的锻炼,促使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源源不断的投入到城市的建设中来。③要积极开展城市临时性公共艺术安放活动,让最前瞻的文化观念作品展现在城市公众面前,使之与市民产生联系、对话,潜移默化地激发市民的参与性和公众价值观的创新,促进公共艺术的活泼发展。④充分利用媒体、展览、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城市公共艺术的普及工作,以提高公众的艺术修养和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关注力度,促使公众明确主人公意识、明了城市的本土文化,这对城市的精神文明的建设也起到促进作用。

此外,继续大力发展本省的经济、提高市民的素质、注重生态环保,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总之,日前我省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和城市人们日渐对城市生存空间需求的渴求,为我省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我们勇于面对当今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与缺失,真正地行动起来去探讨和求索城市品牌形象与公共艺术的真谛,实事求是、循序前进,发展适合城市自身的公共艺术,那么我省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必将会呈现繁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孙振华. 公共艺术时代[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2]马钦忠. 公共艺术基础理论[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黄耀志,赵潇潇,黄建彬. 城市雕塑系统规划[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赵晓玉. 浅谈我国公共艺术的现状和发展[J]. 商业文化,2010(4).

[5]宗世英.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J]. 长春大学学报,2010(7).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城市发展对策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论环艺设计中材料性质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