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好不X”格式研究综述

2013-04-29 09:11张海涛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袁先生语词用例

张海涛

摘要:通过对汉语“好不X”格式研究历史的梳理,发现对这一格式在产生的年代、“X”的词性、肯定式与否定式及“X”词义的不同等方面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对“好不X”格式进行综述性质的研究,以便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同时能更好地推动日后的研究。

关键词:好不语法格式研究综述

关于“好不X”格式目前语法学界研究比较少,在各种语法专著中很少有人专门进行研究,只有数量不多的研究论文。

在各种词典里,把“好不”单独作为一个词条的不多,一般大型的词典才把“好不”单独作为一个词条进行解释。很多词典都是把“好不”作为一个副词来对待解释的,如《现代汉语八百词》(2003年增订本)是这样解释的:

[副]表示程度深,多含感叹语气,限于修饰某些双音节形容词,多表示肯定。与“好、多么、很”相同。

注意:一般使用“好不”修饰双音节形容词,多表示肯定,这样使用的“好不”都可以换成“好”意思相同。如“好不热闹”和“好热闹”的意思都是很热闹。但是“好不容易”和“好容易”却都表示否定,都表示“很不容易”,跟上面的例子相反。如:好不容易才把他说通(=好容易才把他说通)

但用作谓语时,只能说“好不容易”。

办成这件事好不容易啊(×好容易)

还有一些词语用“好不”修饰之后,语义是游移不定的,根据上下文可以表示肯定(=好不+A),也可以表示否定(=好+不A)。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中是这样解释的:[副]用在某些双音节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并带感叹语气,跟“多么”相同:~伤心|~亲热|人来人往,~热闹。

注意:这样用的“好不”都可以换用“好”,如“好热闹”和“好不热闹”的意思都是很热闹,是肯定的。但是在容易前面,用“好”或“好不”意思都是否定的,如“好容易才找着他”跟“好不容易才找着他”都是“不容易”的意思。

《汉语大词典》(1989年第1版)是这样解释的:

①犹多么,很。《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小夫人自思量:我恁地一个人,许多房,却嫁一个白须老儿,好不生烦恼!”

②很不,甚不。表示強调否定。《水浒传》第三五回:“你这鸟男女,好不识人,欺负老爷独自一个。”

这三本字词典都是比较有权威性的,它们的解释也都大同小异。

根据我们所搜集的资料,对“好不X”格式进行研究的文章不多,有的是对近代汉语的“好不”进行研究及探讨肯定式“好不”产生的最早时间。这部分的文章以袁宾先生的为代表,《中国语文》1984年第3期刊发了袁先生的《近代汉语“好不”考》。在这篇文章中,袁先生谈到了“好不”的肯定和否定两种用法,并提出了“好不”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一)否定式独用期;(二)否定式和肯定式并用期;(三)肯定式基本独用期”三个时期的论断,他还通过统计二十五种与当时口语比较接近的近代汉语著作,印证了自己的观点。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他还论述了肯定式“好不”来源于口语中否定式“好不”的反语说法,以及论证了“好不容易”一语并不是近代汉语直接遗留下来的,它只是受“好容易”一语的影响才得以产生,只是“好容易”的替代说法。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袁先生还从“好不”后接语词的意义着眼,把近代汉语两种“好不”的用法特点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凡否定式“好不”,其后接语词的意义都是正面的或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多少带有褒义色彩;(二)凡“好不”的后接语词为反面意义,表示疼痛、悲伤、惊疑等不愉快感觉或者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多少带有贬义色彩的,则“好不”为肯定式;(三)肯定式“好不”后接正面意义的语词大多是描写人物一时的愉快心情或事物一时的繁盛景象的,而否定式“好不”后接语词大多是指人的某种优良秉性的。

此后,袁先生又撰写了《“好不”续考》发表在《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上,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在上一篇文章《近代汉语“好不”考》的基础上一步论证了肯定式“好不”是在明代下半叶即十六世纪产生的,十六世纪以前的口语里商无“好不”的肯定式,他还举出了明代《六十种曲》、《盛明杂居》、《元明杂居》、《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等口语较强的几部著作中的大量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关于肯定式“好不”产生的时代,引起了很多争论。何金松《肯定式“好不”产生的时代》(1990)根据《元曲选》中带“好不”的几十个用例认为肯定式“好不”至迟在十四世纪元代口语中便已产生;曹澂明《〈肯定式“好不”产生的时代〉质疑》(1992),认为《元曲选》中的词句,特别是其中的宾白,已经经过后人多次改动,混入了明代口语词句,是不可靠的,通过自己的阅读留意,他认为袁宾先生的结论是可靠的;曹小云《〈五代史平话〉中已有肯定式“好不”用例出现》(1996)根据《五代史平话》中出现的一个肯定式“好不”的用例,把肯定式“好不”出现的时间向前提到了十三世纪具体来说在音乐教学中实现内容互补,雅俗共赏可以这样做:

1.我们要精心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努力揭示音乐作品中的内容和艺术形象,争取通俗与古典的完美结合。我们在使用中学音乐教材中可能也发现了许多缺陷。例如:乐曲的选用趋向陈旧,虽然大多是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和审美感受,但却少了些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如果学生一进音乐教室,扑面而来的是他不喜欢的东西,这节音乐课就难以开展,所以,我总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逐渐引入正题的。

2.我们可以更多地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去鉴赏,多找一些现场演奏的视频。欣赏同一部作品,我们可以找用不同的方法演绎的版本。让同学去比较。在比较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学到更多的东西。例如古典音乐用现代的电声演绎;现代的流行音乐用交响乐队演奏;流行歌曲用美声或者民族的方法来唱;美声、民族的歌曲用流行唱法来唱,这样的比较教学法,在我们的教学中还是很实用的,学生还是很愿意接受的。这样我们教师也不会被教材的内容所束缚。

总之,新的课改精神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学生的思想也在变化,新的问题和矛盾也会不断产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教育现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为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猜你喜欢
袁先生语词用例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袁先生有点小矛盾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我们敬仰这样的生命
借车给别人出了事故,该不该赔偿?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