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水目山景区位于祥云县城东南方向,是滇西地区的佛教圣地,登山远望,群峰秀色蜿蜒,下川坝百里纵横,尽收眼底,主峰山势嵯峨,古树参天。水目山开创于南诏龙兴四年(唐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因开山祖师普济庆光禅师“锡杖涌泉”而得名,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皇家禅林、云南禅宗第一寺院、滇西佛教文化传播中心。依山建有九庵十八寺,现保存有水目寺、普贤寺、宝华寺等佛教禅院,有中国南部最大的佛教塔林,全国罕见的“寺抱塔”奇观和久负盛名的宝华寺“戒堂”。特别是佛门圣物肉身“舍利子”,更有“一见结禅缘、一拜保安康”的佛家禅缘。
而“水目”。顾名思义就是“水的眼睛”,我喜欢水目山,因为它就如一位谆谆教诲的导师,稳重、温雅、博学,千百年来默默端坐于祥云坝子中间,护佑着如我一样渺小而又平凡的生命。既有着这样一个充满灵性的山名,山中的禅意定然会令人敬仰,因此,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水目山是伴随我一起长大的梦的天堂。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水目山最初的名字不叫水目山,叫宝华山。传说。开山祖师普济庆光禅师受南诏王的派遣。从大理地区出发到各大名山寻找建寺的风水宝地。他沿着东南方向走了很多天,非常辛苦。一天,翻过弥渡县的天生桥来到宝华山,坐在迎着太阳的山坡上歇脚,他看到这座宝华山山势巍峨绵亘。林木秀丽,群山如拱,前则平地浩瀚,后则群峰重壁,左有温泉“象山”俯首回顾,右有苍碧“狮山”匐身沉吟。而宝华山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弥勒大佛跏趺原野,俯瞰祥云平坦大坝,阳光普照之下,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普济庆光禅师十分高兴,决意就在此山建寺。可是东奔西走之后却没有寻到水源,十分沮丧,就在他满山树林问奔走劳累休息之时,在一棵大树下盘腿而坐口中念诵经文祈求。把随身锡杖靠树摆放。等他起身拿起锡杖时。突然发现锡杖触地的位置冒出一汪清泉,看着晶莹的泉水,大师十分激动。仰天大笑:“此山乃灵性之山。此泉乃宝华之眼啊!”于是。当即把宝华山改名为“水目山”。并在此山泉附近选址建寺,山上最高的寺院寺名仍为“宝华寺”。这就是被祥云人传颂千年的美丽故事——“锡杖涌泉”。
一个寺院,建寺时一定是历经千难万险。而在寻找建寺院地点时以这样浪漫的方式一定是凤毛麟角。然而。祥云人都相信开山建寺的大师所经历的这个故事不是传说。它就像一部心灵历程的电影,播放在每一个热爱家乡祥云、热爱佛教名山水目山的祥云人心里。让大家充满对水的向往、对佛的笃信,爱着山,更盼着水,于是,“水目寺”建成之后,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大旺。
尽管祥云缺水。但是有佛祖的庇佑。让生活在祥云坝子的老百姓虔诚地相信:正是因为水目山不会缺水,它是佛家指点的圣地——“水的眼睛”,那佛祖也就一样地会护佑芸芸众生,生活富足,平安幸福。所以,祥云人都喜欢水目山,甚至周边各中小学校的春游活动也常常是老师带领学生到水目山游玩。记得我小时候到水目山春游,自己带着米、菜和小小的锣锅在庙里煮饭,尽管离家只是六、七公里的路程但对孩子来说还是较为辛苦的“远征”。日头西斜,要做饭了,老师告诉我们从水目寺往下走一个小坡就可以看见两个小池塘。那里的水可以打来做饭。一群孩子乐颠颠地往下走,真的不用多远。就看见两个水光闪闪的池塘相互依靠着,水是清澈清凉的,一个圆圆的形似日,一个弯弯的形似月。原来,这就是水目山上与水有关的又一景致“日塘”和“月塘”,“日月塘”不是宝岛台湾独有,在祥云的水目山上依然有着这样两潭形似太阳和月亮的湖水,清幽,小巧,娇美。我喜欢这样的小水塘。更何况它们还有着美丽的形状。在佛寺里念经之后的僧侣们,一定也会善待身边的美景,和我一样爱着寺院旁边的这两个可爱的水塘吧。
山水之间,有了山的巍峨壮美。就会令人心生敬畏,有了水的灵秀清婉,就会叫人心境清幽。这样的自然环境最适合佛家修行参禅。更由于寺宇就在“水目”之间,体会“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的意境,不会参禅,大概也已顿悟。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
一千多年来。水目山是远近闻名的佛教名山。既有来来往往无数修炼参禅的僧侣尼众,也还有凡俗的百姓。由于山上气候适宜、生态良好,到处泉水汩汩而出,正是栽种果树的好地方。因此除了地势平坦的山地而外,群山坡箐、寺宇之间都栽种着地方特色的小红梨树和水蜜桃树。一到春天,果树开花的气势令人惊叹。诗人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本意描写的是雪花飘飞的美景,而梨花和桃花的盛开确实是以一种铺天盖地、不依不饶的姿势展现。梨树成片的果园里,雪白的梨花忽如一夜之间竞相绽放,姿态各异的梨树宛如穿上一件华丽的婚纱。纯洁绚丽,展现出热烈的生命力,叫人心生震撼。桃树数量不多,好像是农人故意点缀在梨树之间。雪白中间绚烂地绽放艳丽的桃花。相互辉映下。煞是惊艳!春天的花儿忙着开放。花间蜜蜂嘤嘤嗡嗡地忙碌采蜜,一个本来肃穆的佛教圣地竟充满了这样诗情画意的田园情意。怎不叫人留恋?
而水目山的花。还有更令人惊叹的——唐朝山茶和明代月季。在宝华寺内有两棵山茶花,是南诏国当时较为普遍的品种——狮子头。也叫“九蕊十八瓣”,其中一棵高度已达十余米,花期刚好在春节期间,正月初八的庙会时节整棵山茶树挂满花朵,红艳夺目,是水目寺里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靓丽美景。尽管上山的人更多为的是向佛祖菩萨祈求清吉平安、学业有成、官运亨通,而登上最高的宝华寺。去观赏一年一度的美丽茶花。也是香客游人的一大心愿。这两棵“九蕊十八瓣”经历了上千年。依然年年茂盛岁岁开放。可以想见在水目山上历经千年的山茶花受到的是何种适宜树木生长的环境和待遇。即便它真的是一棵花吧,也早已吸收了山水的灵气、日月的精华,只是以花树的形象与游人站在一起,每一朵盛开的花蕊里都有着一个小小的思想在笃信着佛的旨意,希冀自己也能够成为佛前的一朵青莲吧?
在水目山参禅的担当大师有一首非常有名气的诗《咏茶花》:“冷艳争春喜灿然,山茶按谱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担当和尚的诗书画在该领域堪称“三绝”。使他在水目寺修行的那些年月又带上了浓重的艺术色彩,虽然也有人说他的这首诗是写别的哪个寺院里的茶花,但是我们祥云人都不以为然。认定了这首诗写的就是水目山上的山茶花盛开时的绚丽美景,我也认为:能够在水目山修行几十载。而且宝华寺里年年盛开、如此艳丽娇美的山茶花怎会不叫大师诗性大发,写下赞誉“九蕊十八瓣”俏丽娇美开放的绝句呢?
常住寺里有两棵月季,是明朝时栽种的花。月季是普通的花种,然而因为它们一年四季时时盛开,从来不会叫游人失望,小小的浅粉色的花朵年年岁岁伴着暮鼓晨钟开放。寺院里的禅香也给花朵带上了淡淡的幽香。看淡了红男绿女的凡俗,经历了秋风落叶的清凉。在日月交映下。也许这两棵月季花也早已顿悟……
愿将山色供生佛,修到梅花伴醉翁
去水目山的次数太多。无法一次次地回忆起那些经历和过程。记得小时候去时,上山的路都是小路,一路上有树有花,看着那些绿油油或金灿灿的稻田、麦地,采几朵小花,摘一片树叶,少年的情怀里都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印象最深的还是读小学时候的春游。在山上自己动手做饭吃后,老师给我们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因为年龄还小,不敢走出去很远,就相约在水目寺里游走,看了“枯井取木”、“风洞购物”、“天狗下凡”、明朝月季、鸳鸯香樟等一些挨近的经典景点后。大家不由地聚在一起听老师讲“枯井取木”的故事。当老师讲到因为小和尚不懂事大叫一声“够了”,而导致最后一根木头直苗苗地立在井里,怎么使劲也无法从井里拔起来,只好用很多的锯末和着米汤做了一根木头。由于制作这根木头的师傅太累了。以至于把一把斧头也搅进了锯末里。现在还可以看见大殿屋顶上那根特别的木头上插着半截斧头把呢。我裹着毛毯,迷迷糊糊,不由地担心,怕我睡着以后那把斧头从天而降。但是困意袭来,寺庙里的神秘气息围绕着我,我很快进入了梦乡……等我醒来,天已大亮,同学们横七竖八地酣睡在水目寺大雄宝殿里的佛像前,样子极为可爱和虔诚。我悬着的心落下来,才知道,那把深陷在锯末里的木头早就不会掉下来了,因为它一定有了佛的旨意保护我们小孩子的平安成长吧。
在水目山,每次去游玩都有不同的意境和感受。初春微雨中,路途也许艰难,但体会“阡陌杏花雨。田埂嫩麦香”的幽雅。感觉自己也超凡脱俗了一般;夏季炎热,心烦气躁,沿路却可以寻得出水的泉眼,掬一捧清凉,瞬间神清气爽,再聆听山涧里鸟儿的鸣叫。一下子恍然领会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的禅意。飘然自在。甚为惬意!记得有一年初冬时节去水目山,在上山的路上。暮霭沉沉干燥冰寒。好像一场冰雨就要迎面而来。心情十分压抑,当车子渐渐盘山而上,接近水目寺时,一个转弯。仿佛佛光降临一般,阳光突然照耀整个山林——更照亮了林间矗立的几座佛塔和恢弘的寺宇。我惊异不已!半山腰以下依然云雾翻腾。而整个水目寺、寺抱塔、宝华寺、常住寺,甚至北岗塔林。都沉浸在明媚的阳光下。站在视线好的高岗上远眺。一层层的云雾朝着水目寺飘游而来,悠悠荡荡气势壮观,山上的树木、寺庙、墓塔却以淡定的姿势俯瞰山下的云雾升腾,我恍若在仙境一般。或许。水目山本来就是灵山宝地,我不过是恰好碰上了佛堂盛会,体会了最微妙的佛语?凡俗事务、牵牵绊绊、追名逐利瞬间离得很远,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凡圣》中的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也许,在水目山这样的禅宗寺院里。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我只需要懂得:“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从小到大。去了无数次的水目山。它就以这么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简单明了地令我顿悟。与山水亲近,受自然洗礼,像梅花初放,似水滴轻浅;此情此境,已分不清哪是山水哪是人心,山水就是我,我就是山水;心底唇边微笑中发出愿望:“愿将山色供生佛,修到梅花伴醉翁。”
水目山就是这样一座神奇的山。从禅宗历史的发展角度来说,它具有着“云南禅宗第一寺”的美誉。有万众向往的佛门圣物肉身“舍利子”。更有“一见结禅缘、一拜保安康”禅缘,有“北有少林寺,南有水目塔”的僧塔胜境。更是历史上云南滇西最大的受戒堂……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出家的僧侣以自己执着的方式追随着释迦牟尼佛祖的思想境界,而生活在祥云以及滇西。乃至整个云南的人们在内心深处都深深地爱恋着这座灵气的佛山,因为这里给人们带来平安、吉祥、如意,保佑着祖祖辈辈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