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宪法意识调查统计来谈大学生宪法意识的提升

2013-04-29 07:18孙桂燕

孙桂燕

摘 要:文章在对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宪法实施效果不够理想是导致大学生宪法意识不高的重要原因,从宪法学教学、高校践行宪法理念、加强宪法实施等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建议。

关键词:宪法意识;宪法理念;宪法实施

中图分类号:D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07-02

建设法治国家有赖于良好的法律文化环境,有赖于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全面提升,而其中最重要和根本的是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公民宪法意识。“宪法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公民关于宪法的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它包括人们对于宪法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宪法功能的认识,对宪法实施的评价,对于基本权利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等等”。鉴于此,笔者对大学生的宪法意识状况做了专门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在校大学生为德州学院、泰山学院、潍坊学院2009级、2010级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51份,有效问卷为925份,有效率为92.5%。

一、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问题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我国宪法知识的了解情况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现行宪法的了解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在对大学生对宪法文本知识了解的调查中,能正确回答我国现行宪法制定年份的大学生占71%,能正确回答现行宪法修改次数的大学生占62%,能正确回答“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年份的大学生占74%;在对大学生国家机构知识的调查中,能正确回答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大学生占73%,能正确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席的选举方式的大学生占80%;在对大学生公民基本权利知识的调查中,能正确回答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定年龄的大学生占96%,“能正确回答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写入我国宪法的年份的大学生占56%。

总的看来,目前大学生对现行宪法的了解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这样的结果和学生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因为从初中就开始开设的法律常识课程一直到大学开设的公共课程,都有关于宪法方面的知识,虽然大部分学生可能抱着功利性的心态去学习,但多年“浸透”的成绩还是比较显著的。

(二)大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行使和保护的认识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行使和保护的认识是不容乐观的。在对“您对各级国家机关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情况是否满意”这一问题的回答中,38%的学生“不满意”,47%的学生“不太满意”,可见大部分同学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状况不太满意。在对“您对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状况是否满意”这一问题的回答中,40%的学生“不满意”,46%的学生“不太满意”。在对“您是否愿意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56%的学生“不愿意”,32%的学生“不太愿意”,说明我国的大学生的民主热情并不高!

(三)大学生对宪法实施的评价

“宪法实施指的是宪法的精神和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和落实,宪政理念成为人们从事政治和社会活动的普遍的价值标准是其基本要求”[2]。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我国宪法实施的评价也不是很高。在对“您对我国宪法实施的效果有何评价”这一问题的回答中,29%的学生认为“比较差”,40%的学生认为“差”,可见大部分同学对我国宪法实施的效果不太满意。在对“您对我国近几年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评价”这一问题的回答中,40%的学生认为“有一定进展”,26%的学生认为“进展不大”,19%的学生认为“没有进展”可见,大多数被大学生认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虽然有一定进展,但进展不大。

二、调查结果表明导致大学生宪法意识不高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宪法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通过上述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导致大学生宪法意识不高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宪法实施效果不够理想。之所以这样说的依据为:

1.宪法意识是人们对宪法现象的心理活动。虽然大学生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听老师讲他们拥有很多权利,为了考试学生也死记硬背地记住了他们的“神圣”权利,但当他们的或其他人的这些权利受到侵犯时,宪法却表现得那样软弱无力,在这样的“宪法现象”面前,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如何提高?

2.从上述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在回答关于宪法学的知识方面的问题时,答对率往往比较高,比如,对现行宪法制定时间的答对率占71%,对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定年龄的答对率高达96%,但一牵扯到关于宪法实施方面的,答对率则明显下降,比如对“您对各级国家机关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情况是否满意?”的回答,答满意或比较满意的仅为25%。这在很大程度上能说明我国宪法实施的差强人意影响了大学生宪法意识的提高!

三、加强宪法实施,提升大学生宪法意识

“宪法意识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来源,即宪法意识的本原,指宪法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的宪法现象;二是间接来源,指通过宪法意识的传播”[3]。“宪法意识的间接来源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学校教育。在现代社会,各国都比较重视教育,教育已成为一个获得知识与信息的重要途径。二是大众传播媒介”[4]。我们认为,宪法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是个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培养;不但要注重“间接来源”,还要注重“直接来源”,因为大学生虽处象牙塔内,但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群体了,互联网、电视等各种媒介为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所以社会环境的好坏也是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水平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认为,在新时期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开展宪法学教学

目前,在高校课程中,主要通过两门课程来开展宪法学教学。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来学习宪法学,宪法学知识和其它许多课程的知识混杂在一起讲授,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来说,主要通过宪法学课程来学习宪法学知识。不管对于何种专业的学生来说,高校教师都应该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我国宪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增强对宪法的信心,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比如,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对于各级人大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认识不清,从而影响对人大的认识。

(二)高校要践行宪法理念,营造一个良好的小环境,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宪法意识的提升

宪法理念是以自由、平等、民主、权利为核心的理念。在高校中,管理者应该努力营造自由,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宪法精神和理念贯穿落实到日常的学校管理中。首先,高校应该践行宪法精神,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如影片播放,学校网站,法制宣传日的海报宣传等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普及,推动大学生宪法意识的提高,并进而形成维护宪法,尊崇宪法的风气。其次,实现民主管理的治校方针,在学生管理方面,高校要最大程度的维护学生的权利,如学校各种制度,规定的颁布前应征求,并重视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在学校,学院,班级以及社团中根据宪法精神,进行民主选举。最后,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关于宪法方面的调查报告,利用平时的业余时间观看人大常委会的会议的召开情况,深入实践活动,有利于他们宪法意识的提升。

(三)加强宪法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促进大学生宪法意识的提升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得不到实施的宪法只是一纸空文。宪法实施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活动。只有宪法得到实施,公民的基本权利才能得到保障;只有宪法得到实施,才能是选举更接近民众;只有宪法得到实施,才能维护人大的权威;只有宪法得到实施,才能建立起法治国家;只有宪法得到实施,才能确立宪法至上的理念。然而,现行宪法运行将近三十年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宪法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权力腐败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提高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可谓难上加难。因此,加强宪法实施变得越来越迫切。要实施宪法,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违宪审查机制,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工作。遏制一切违反、僭越宪法的行为,违宪审查能够有力的维护宪法权威,并为其他法律机制如选举,人权保障机制的等贯彻落实奠定基础,并最终推动全社会形成宪法意识。而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整个社会,整个国家进行长期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2〕韩大元,王德志.中国公民宪法意识调查报告[J].政法论坛,2002(6).

〔3〕王静.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的现状及培养途径新探[J].法制与经济,2009(11).

〔4〕覃翠玲.培养大学生宪法意识是高校《法律基础》课的重点[J].高教论坛,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