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学案在高三英语二轮复习中应用

2013-04-29 10:00:40杨慧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学案应用

杨慧娟

摘 要: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模式,而高三二轮复习在整个复习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三英语二轮复习中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与同仁分享。

关键词:高三英语二轮复习 ;学案; 应用

步入高三,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而高三二轮复习在整个的复习阶段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的复习达到最好的效果?怎样改变复习课“满堂灌”,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现象?如何尝试别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导学案的使用,可以改变这一现状。现就高三二輪复习中导学案的设计及使用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学案导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

导学案,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课标、教材、学情的深入研究,精心编制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认真复习教材,根据导学案完成相关内容。导学案把教案和学案融为一体,以“导学、诱思”为基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注重了学法指导,强化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了表演的舞台。其理论依据如下:

1.辩证唯物主义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而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是主体参与的最重要行为。

2.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的观察能力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一般能根据“学案”的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尤其高中生乐于独立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他们喜欢讨论问题的发生原因,解释、论证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中学生的所有心理发展的特点表明,他们已具备初步的预习能力,这就为我们采取“以导为主”实施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尽管中学生的思维批判性、独立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不成熟,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就高中生与成人相比,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独立思考中可能产生的缺点和偏向,教师给予适时、有力的指导,这又为不可替代的教师的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3.教学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这就是说,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所规定的标准”。

以上的理论依据告诉我们,合理恰当的运用导学案,可以提高我们英语二轮复习的课堂效率。而且,我在平时使用导学案的实践中体会到,在二轮复习专题课中,导学案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多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二、二轮复习导学案的设计

1.二轮复习学案的基本要素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智力目标和非智力目标,其中智力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非智力目标包括情感目标、意志目标、心理培养目标等。能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针对性。

(2)所教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案涉及的内容,明确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3)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架设温故而知新的框架,建构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

(4)所教内容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较小范围内的知识框架,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培养比较、辨析等高考能力。

(5)重点与难点。提醒学生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

(6)疑点、易混点、易错点。提醒学生需要特别注意相类似、容易混淆的相关内容,以便更准确地掌握知识。

(7)知识结构。这是学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可以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较为详尽完整地把握学习内容。

(8)高考题例析。主要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高考中是怎样考查、如何设计问题的,难度如何,从而启发学生思维,规范学生解题。

2.二轮复习学案的编写思路

二轮复习学案包括三条线: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其中知识线是明线、学法线和能力线是暗线,应以知识为主线编写学案,把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有机结合。学案的设计既要体现教师的指导活动,又要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

三、 二轮复习导学案的正确使用

好的导学案固然重要,而导学案的正确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课前复习和做题。课前复习使得学生对所掌握的重点内容复习巩固。相应的练习可以用来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同时还能体现出没理解的相关问题。

2.讲解重点内容。导学案内容全面,如果一一讲解,肯定会占用大量时间,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把握好重点和难点,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找出答案。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同时,又有针对性地讲解部分重点内容。

3.采用多种形式解决导学案的内容。讲解完重点部分内容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其余的部分:可以集体核对答案,也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答案。形式多样,才不至于让课堂死气沉沉。

4.及时巩固。核对完答案后,一定给学生拿出部分时间,让学生对重点的内容以及生疏的部分进行复习巩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所复习的内容,才不至于让导学案变成一张废纸。

总之,高考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导学案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很多困惑和困难,只要我们合理编排,合理运用,更新观念,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复习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四中 232001)

猜你喜欢
学案应用
乡愁导学案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22:00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02:20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