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堂语文课上得趣味盎然,我觉得广泛而恰当的引用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引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拓展思维,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用得好,犹如东风徐来,使语文课教学变得柳绿花红,可以激活整个课堂。
广泛而恰当的引用首先可以扩充知识,增加课堂容量。
如学习《窦娥冤》一课时,我就引入了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的【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引用这首曲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元杂剧,了解了当时社会生活,更全面地认识了作者关汉卿,同时在更深的层面上认识到,窦娥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善良品质、反抗精神正是作者关心民众疾苦的善良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反抗的体现。如果把《【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当作是关汉卿坚韧、顽强性格的写照,那么《窦娥冤》就是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反抗的体现,二者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在充满探究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也掌握了“知人论事”的学习方法。
广泛而恰当的引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借诗句巧妙导入,无疑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人教版新编教材高中第一册《杜鹃枝上杜鹃啼》一文,观念隐晦,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情感,因而学起来感到很头疼。在导入新课时,我引用了以下与杜鹃有关的诗句:
蜀国曾闻子归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这样一来,学生对杜鹃这一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内涵的意象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他们的求知欲被唤起,课文在他们眼中也变得生动起来。他们饶有兴致地展开学习讨论,一块硬骨头就这样被啃下来了。
诗歌,常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吟诵诗句,发挥想象,学生能进入课文意境,体验作者的爱恨之情。在讲析《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时,我结合教材内容,适时穿插了鲁迅先生的四首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悼杨铨》《无题》《无题》。通过吟诵这几首诗,进一步渲染了文章悲愤的感情基调,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鲁迅先生对敌人残酷、卑劣行径的愤恨,对革命青年惨遭杀害的哀痛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
广泛而恰当的引用可以加深理性认识,增加课堂分量。
在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那种孤寂愁苦的心境和气氛,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是她和着血泪写成的千古绝唱。
在教授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李清照的这种愁是一种时代之愁,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愁。我引用了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讲明“弱枝强干”的宋王朝边塞之患历来是国家之患。最终因兵力不强,导致都城失陷,国土沦丧是民族之仇。边塞之祸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愁苦。又引用辛弃疾、陆游、岳飞等名家词句作证,还进一步深入探究宋代为什么多英雄演绎的历史原因。在结合李清照生平讲述中,指出在那样一种环境里的女词人,心怀国家,忧愁难遣,其思想境界之高,人格品德之伟大就永远地站在了民族大义,国家情感的制高点上,成为衡量后来人的一把金子标尺,她的愁也就成为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愁。
这一堂课,仅仅是一首词的学习,却让学生懂得了爱国,懂得了人格之伟大的魅力,懂得了一种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谓收益多多。
广泛而有启发性的引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某些问题可以借助引用内容的提示,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找到答案,然后再由教师小结,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结束《鸿门宴》一课的学习之后,教师把楚汉战争的最后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会有疑问:为什么实力远远胜过刘邦的项羽最后会“自刎乌江”呢?对学生的这一疑问,我并未急于解答,而是向学生提供了杜牧的《题乌江亭》,李清照的《绝句》,王安石的《乌江亭》和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四首诗。
学生读到诗句,可以进一步思考,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如:究竟该如何评价项羽,项羽真正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看待他的失败,项羽的失败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等等。最后我又乘兴引导学生写出对项羽这个历来纷争较大的人物的自我评价,或诗词或评论文,收益甚大。
引用的对象是广泛的,从诗词歌赋、历史政治、天文地理到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只要是有益于学生知识的增加,思维的开拓,就没有不可以引入的;从名人要事到街巷传唱,只要是有益于能力的提升,素养的提高,就没有不可以引入的;有时候可以是一个成语故事,也可以是一条谜语,甚至于是一则笑话,只要是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就没有不可以引入的。
引用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如即兴拈来,如蓄势引入,如联比引用,如对比引用等。
在教学中,我深感引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故而谈出,以求抛砖引玉,取长于方家。
杨学龙,教师,现居甘肃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