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佛
高碑店工学团于1946年成立,它的创始人即当时高碑店小学校长王润黎老师。高碑店的大人通称他“王先生”,有人背后也叫他“王大个”,学生们则都叫他王老师。他为人和善,从不记恨他人。晚年作为普通人他也尽职尽责、节俭克己,尽力助人,并在73岁时重新入党。
高碑店工学团每个学生、工友的回忆里都会有王润黎的身影,“如果没有王老师我现在也就是在农村当个农妇就完了。”李希然说。在高碑店工学团60岁生日时,当年工学团的学生赵国钧将自己厚厚的一叠回忆录发给每个来聚会的人。每个记忆的片段里,都少不了这位王老师。
群众眼里的王先生
高碑店工学团于1946年成立,她的宗旨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学生来源即原高碑店小学及前身高碑店一年制短期小学毕业后无力升学的学生,短期小学是1936年在宋哲元倡导下北京市开办的免费学校。
工学团创始人就是当时高碑店小学校长王润黎,他原名王子厚,学生们都叫他王老师。王老师是河南南阳人,河南南阳师范毕业后在当地小学校教书,他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献身革命。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他受到国民党当局通缉,与几个同志逃到北京,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为了继续办教育,他无奈参加了国民党以获取合法身份。他创办了高碑店小学,从此改变了高碑店地区私塾一统的局面。
他还陆续创办了小医院名为敦化医院,事先送学生贾润海到开封康平医院学习,送张自明到北京东堂子胡同留德归来的穆瑞五开办的益众医院、马延敏去妇产医院学习。开始没有经费,王老师把亲戚给的衣服当了三元钱买了一点常用药,开始为村民看病、接生,并宣传一些简单的卫生保健知识。在那个生活贫困缺医少药的年代,这举措真给一些有病无力治疗的人解决了大问题。
那时候,“小先生”赵国钧还没到上学的年龄,他的母亲背上长了几个疙瘩,由于没有及时治疗便溃烂化脓了。王老师带着学生坚持治疗了一个多月给治好了,赵国钧的母亲提起来就说:“我永远忘不了王先生的好处,要不是他给我治病,我不定怎么样哪!”高碑店的大人通称他“王先生”,有人背后也叫他“王大个”。他当小学校长,却能密切联系群众,大家提起他都赞不绝口。有人说:“高碑店各家的门,他能推门就进。”
在工学团“小先生”李希然的眼中,王校长身穿一件蓝色布褂,脚穿黑色布鞋,到了冬天脖子上多了一条灰色的围巾,脚上换上了一双黑色平绒棉鞋,这似乎是他一贯的装束。蓝色的布褂发白、毛边了,还舍不得置办一件新的。他外出办事总是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他的车谁都可以骑,但是车坏了总是他自己花钱修。他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吃饭,他总是双手捧着吃贴饼子,不肯浪费一点粮食。如果谁掉在桌子上粮食,他就捡起来放到自己嘴里。他使用的铅笔只剩下一寸长了也舍不得扔掉,他省吃俭用,把所有节省下来的钱都用在他的教育事业上或资助他人上。
日军占领北京后,王老师回到南方。他辗转国统区、沦陷区和解放区三地,为新四军筹措物品、药和医生,并送学生、亲属去解放区。
筹建工学团
1945年抗战胜利,他又回到高碑店小学任校长,同时筹办工学团,到处宣传他的信仰和主张。开始没有教师,只有他和两个朋友在开学式上讲话。他找到时任辅仁大学教授的同乡徐侍峰想办法,徐教授推荐了燕京大学毕业在家待业的张香波老师,说好没有工资,两个人花王老师一个人的薪水。以后又通过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表弟李荣光介绍来该校教育系毕业待业的河南老乡吕景星、齐毅民以及邓振清、张文生等人,这样工学团师资齐备开始步入正轨。
当时有学生20名,其中男13人,女7人,最大的25岁,最小的赵国钧才12岁。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在学校免费吃住,工作之一是到附近各村教书,如官庄、王四营、南花园、北花园等地,村里能负担的是给小老师一人60斤小米;二是办合作社,给村民供应日常用品,如煤油、火柴、红糖、白糖、针头线脑、擦手油以及文具用品等。为了学生生活,还成立了生活组织挑水、种菜、做饭、摇煤、磨面,还有的学织席木工等。
当时教育系统有人称他为“王疯子”,说他异想天开不务正业。对于一些学生,他却起了改变命运的作用。有两个家庭贫困的孩子,王老师带到他的老家河南上学,吃住都在他家,解放后和他的儿子一起参加革命工作。高碑店工学团的几个女同学,若不是王老师动员到工学团学习,当时就只能结婚生子了。
“小先生”李希然当时家里很穷,经常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中断学业。直到王润黎创建了工学团,李希然的“学业”才算有了稳定的着落。在李希然的印象中,王老师为人和善,从不记恨他人。有一次,他把准备开办医院的钱托付一个早年的学生帮助买药,结果那人把钱花掉后谎称丢了,他却对这个人既不追究也不记恨。
1947年,燕京大学教育系英国教授胡勤学曾来工学团参观,对不用国家一分钱自力更生搞起工学团惊叹不已。而北大教授陶宏(陶行知长子)来参观指导时,还提出建议:去上海参观学习拓宽眼界,并向慈善福利单位申请些补助。
73岁重新入党
1948年,解放战争逼近平津,通县当时属河北省,已经解放。王校长和老师们商量,用几辆大车,把学生和小学部的一些老师带着粮食等拉到通县。住在潞河中学基督教潞河乡村服务部,学生们仍然按时上课,还学会了扭秧歌为迎接平津解放,北京解放后工学团又回到高碑店。配合新解放的形势,学生们到各村演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展,工学团成员也有变化,有六位同学随老师邓振清(后改名夏阳)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直到1950年下半年有的被分配工作,有的到城里升学,余下的继续学习,工学团改叫高碑店中学班。1952年,北京市政府正式将其命名为北京第十七中学。
1949年北京解放后,王老师被驻军以“偷盗军用医药器械”的罪名逮捕,释放后他再次回到南方。1951年,经战友时任湖北省省长的张旺午介绍,王润黎在水产局做了一名科员。他忘我勤奋工作,节省工资为周边群众买了一台电视,还为一个贫困孩子负担生活和学习费用。
他宁被误解、审查、逮捕、无人证明而中断党的组织关系,却毫无怨言。看着昔日战友做了市长、省长、部长,他从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王老师晚年作为普通人也尽职尽责、节俭克己、尽力助人,并在73岁时重新入党。
1989年,王润黎老师逝世。他所在的局党委书记在悼词中却阐述他是1928年入党的老党员。而工学团出去的学生,绝大部分参加了共产党和共青团,这足以慰他于九泉之下了。
(本文特别感谢“小先生”李希然女士、赵国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