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冠华 柯亚莉
关键词:荀子;儒家经典;《尚书》;先秦引用学
摘要:近现代以来的《尚书》研究者在分析《荀子》引《书》时存在不同的看法。荀子引《书》共22次,引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引用《书》中文句,共17次,其中重复引用者两次;二是化用《书》中文句,共5次。《荀子》引《书》涉及《书》篇范围广,集中引用《周书》内容,引议结合,往往断章取义。辨析荀子引《书》问题有助于我们探究《书》学在先秦的流传、荀子与《书》学的传授关系以及先秦引用学等一系列问题。
中图分类号:B222.6; I206.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3)06-0074-05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对儒家典籍的传授有重要的贡献。汉刘向《孙卿书书录》说:“孙卿善为《诗》、《礼》、《易》、《春秋》。”〔1〕实际上,荀子不仅擅习《诗》、《礼》、《易》、《春秋》,而且深谙于《书》,《荀子》三十二篇中存在大量引《书》、论《书》的情况即为明证。而辨析《荀子》引《书》问题正是考论《荀子》习《书》、论《书》和传《书》的基础。
近现代以来的《尚书》研究者在论述《尚书》学史时,往往都会分析《荀子》引《书》的情况。由于《尚书》有今古文之分,所以学者在《荀子》引《书》的次数等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陈梦家《尚书通论》通计《荀子》引《书》共十五条〔2〕,并将之分为三类:一是引“《书》曰”类,共十一条;二是引“篇名”类,共三条;三是引《书》称《传》类,一条。而《天论》篇引“《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陈氏没有统计,此条与《修身》篇引《书》的内容基本一致,属于重复引《书》例。
蒋善国《尚书综述》认为《荀子》引《书》共计十四条〔3〕。《富国》篇“《康诰》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和《君道》篇引“《书》曰:先时者杀无赦,不逮时者杀无赦”二条,蒋氏没有统计在内。后一条现存于古文《尚书·胤征》篇,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认为:“‘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此出《荀子·君道》篇所引‘《书》曰:先时者杀无赦,不逮时者杀无赦,是整乃见于《荀子》也。”〔4〕并在“《书》曰”下注明“《韩诗外传》作‘周制曰”,以此证明此两句并非是《尚书》的内容。蒋氏可能出于对今古文的不同认识而有意没有将其统计在内。
刘起《尚书学史》对《荀子》引《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5〕,他将《荀子》引《书》分为三种情况,共约22例:(1)《荀子》引今文《尚书》16例;(2)《荀子》引“《书序》百篇”篇名;(3)《荀子》引先秦文集中没有篇名的逸《书》4例。刘氏统计的《荀子》引《书》例不仅包括《荀子》直接引《书》中的文句,还包括《荀子》与《书》相关或相近的内容。
前人分析《荀子》引《书》的立足点是考辨《尚书》学史,因而更注重《荀子》直接引《书》的内容,而对《荀子》与《书》相关联的信息分析极少。本文试就《荀子》引《书》情况作进一步辨析,以便深入探究荀子与先秦《书》学的关系。
一、《荀子》引《书》的次数与方式
今本《荀子》共三十二篇,据学者研究,其中一些篇章并非荀子所作,在此我们暂不考虑《荀子》某些篇章的伪作问题。《书》有今古文之分,在此我们亦撇开今古文《尚书》的畛域,以今传本《尚书》为依据来分析《荀子》引《书》的情况。《荀子》引《书》的方式主要有直接引用和化用两种:
(一)直接引用《书》中文句
这种情形共17条,引用方式又可分为四种:
1.以“《书》曰”的形式引《书》篇内容,共12次。即:
(1)《修身》:“《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引文见于《周书·洪范》篇。
(2)《王制》:“《书》曰:‘维齐非齐。”引文见于《周书·吕刑》篇。
(3)《富国》:“《书》曰:‘乃大明服,惟民其力懋,和若有疾。”引文见于《周书·康诰》篇。
(4)《君道》:“《书》曰:‘惟文王敬忌,一人以怿。”引文见于《周书·康诰》篇。
(5)《君道》:“《书》曰:‘先时者杀无赦,不逮时者杀无赦。”引文见于《夏书·胤征》篇。
(6)《臣道》:“《书》曰:‘从命而不拂,微谏而不倦,为上则明,为下则逊。”引文见于《尚书·伊训》篇。
(7)《致士》:“《书》曰:‘义刑义杀,勿庸以即,汝惟曰未有顺事。”引文见于《周书·康诰》篇。
(8)《天论》:“《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引文见于《周书·洪范》篇。
(9)《正论》:“《书》曰:‘克明明德。”引文在《虞书·尧典》中作“克明俊德”。
(10)《正论》:“《书》曰:‘刑罚世轻世重。”引文见于《周书·吕刑》篇。
(11)《君子》:“《书》曰:‘凡人自得罪。”引文见于《周书·康诰》篇。
(12)《宥坐》:“《书》曰:‘义刑义杀,勿庸以即,予维曰未有顺事。”引文见于《周书·康诰》篇。
其中,《修身》与《天论》篇所引《书》句相同,属于重复引《书》。而《致士》与《宥坐》篇引《书》句略有不同,但均出《康诰》篇,可能是荀子引用的版本不同所致,也属于重复引《书》。
2.直举《书》篇名引其内容,共3例,即:
(1)《富国》:“《康诰》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
(2)《议兵》:“《泰誓》曰:‘独夫纣。”
(3)《尧问》:“其在《中蘬之言》也,曰:‘诸侯自为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已若者亡。”中蘬,唐杨倞注:“中蘬与仲虺同,汤相也。”此句现见于古文《尚书·仲虺之诰》中。
3.以“《传》曰”形式引《书》中内容,此种情况仅有一例,即《君子》篇:“《传》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杨倞注:“《尚书·甫刑》之辞。”《甫刑》即今本《尚书·吕刑》篇。
4.既不标明是“《书》曰”或《书》中某篇曰,也不标明是“《传》曰”,但其语句实乃《书》之内容。如《大略》:“舜曰维予从欲而治”,此句实出自《大禹谟》“帝曰:俾予从欲以治”,杨倞注:“《虞书》舜美皋陶之辞,言皋陶明五刑,故舜得从欲而治。引之以喻礼能成圣,亦犹舜赖皋陶也。”阎若璩等多数学者认为《大禹谟》等今传古文《尚书》25篇为东晋梅赜所伪造,因而学者均未将此条统计在《荀子》引《书》中。
(二)化用《书》中语句
荀子熟稔《书》学,诸篇章中多有化用《书》中语句者:
(1)《臣道》“若养赤子”。《康诰》有“若保赤子”,“养”与“保”意近,刘起釪认为此句是将《康诰》“若保赤子”句稍变而来。
(2)《成相》“明德慎罚”。《康诰》与《多方》均有“明德慎罚”,刘起釪认为此句乃是袭自《书》语。
(3)《王制》“元恶不待教而诛”。此句所言的“元恶”实化用《康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而来。
(4)《君子》“以族论罪,以世举贤”。《泰誓上》有“罪人以族,官人以世”,两者之间明显存在密切联系。
(5)《王制》“故周公南征而北国怨,曰:‘何独不来也?东征而西国怨,曰:‘何独后我也?”而《仲虺之诰》记载汤“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王制》此段内容明显袭自《仲虺之诰》,只不过荀子将此事系于周公,未免失当。
综上所述,荀子引《书》次数共为22次,引用方式主要有二种:第一是直接引用《书》中文句,共17次,其中重复引用者两次;第二是化用《书》中文句,共5次。
二、《荀子》引《书》的特点
以上我们对《荀子》引《书》的方式和次数进行了详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荀子》引《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荀子》引《书》数量较多,涉及范围广
如上所述,《荀子》引《书》共22次,次数较为频繁。《荀子》共三十二篇,涉及引《书》的篇章有《修身》、《王制》、《富国》、《君道》、《臣道》、《致士》、《天论》、《正论》、《议兵》、《君子》、《成相》、《大略》、《宥坐》和《尧问》等十四篇,几近《荀子》篇章的半数。而涉及的相关《书》篇则有《尧典》、《大禹谟》、《胤征》、《仲虺之诰》、《伊训》、《泰誓》、《洪范》、《康诰》和《吕刑》等九篇,既有今文《尚书》的内容,又有古文《尚书》的内容。
(二)《荀子》引《书》比较集中
《荀子》直接引《书》17次,其中今文《尚书》的《尧典》1次、《洪范》3次、《康诰》7次、《吕刑》3次,古文《尚书》的《大禹谟》1次、《胤征》1次、《伊训》1次、《仲虺之诰》1次、《泰誓》1次;《荀子》化用《书》中语句共5次,其中今文《尚书》的《康诰》3次,古文《尚书》的《仲虺之诰》1次,《泰誓》1次。可见,荀子征引今文《尚书》的次数远远高于古文《尚书》。又,《尚书》有《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而《荀子》引《周书》的次数远远高于他书,这是由荀子法后王的思想造成的。
(三)《荀子》引《书》大多证论结合
作为儒家传世经典之一,《尚书》不仅是记载上古政事之书,而且蕴含了儒家所主张的微言大义,成为儒家思想的渊源以及衡量事理的标准。《荀子》引《书》在继承春秋时代以来逐渐定型的“此之谓也”的固定方式时,进一步将引证与议论结合起来。
荀子在引《书》时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先引后议,二是先议后引。先引后议是先引《书》篇章内容,然后阐述《书》之大义以申明事理,即引《书》论事,如:
《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修身》)
《书》曰:“义刑义杀,勿庸以即,女惟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致士》)
《书》曰:“克明明德。”《诗》曰:“明明在下。”故先王明之,岂特玄之耳哉!(《正论》)
可见,《荀子》引《书》之后的议论往往是对《书》原句意的引申与发挥,与《书》原句的本义无甚相关。
而先议后引则是在议论的基础上引《书》为证,即引《书》证事,这种方式一般通过“此之谓也”句式来完成。如:
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王制》)
而或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纠之名,而且有空虚穷乏之实矣。此无它故焉,不知节用裕民也。《康诰》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此之谓也。(《富国》)
三德者诚乎上,则下应之如景向,虽欲无明达,得乎哉!《书》曰:“乃大明服,惟民其力懋和,而有疾。”此之谓也。(《富国》)
《荀子》直接引《书》17次,其中仅“此之谓也”式的引用就有10次之多,可见荀子已将《书》视为儒家的经典,论证时把《书》中内容作为强有力的论据。
(四)《荀子》引《书》往往断章取义
《书》在特定的语境下有其自身特有的意义。随着《书》学儒家经典地位的确立,其内容便成为儒家思想的载体,蕴含了儒家的微言大义。《荀子》引《书》的目的正是将《书》作为衡量事理的标准,因而阐释《书》学时往往随意发挥,这就造成对《书》的理解脱离原意,甚至是断章取义。如《修身》引“《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此句引自《洪范》,本意是箕子劝谏周武王不要私心偏好、为非作歹,要遵循王者治国之道。荀子引用时将“作好”与“作恶”看做是人之私欲,“王道”则是“公义”,由此衍生出“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荀子》引《书》之后的议论实际是对《书》原句意的改造,与《书》的本义无甚相关。这种对《书》的断章取义的理解与作为论说的儒家所强调的礼义教化、政治伦理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正是在这种教化、伦理化的阐释过程中,《书》学逐渐丧失独立的记载“政事”之《书》的史学功能,而被赋予了儒家的微言大义。
三、《荀子》引《书》的研究价值
研究《荀子》引《书》问题,在经学、文献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概而言之,其研究价值体现在三方面。
(一)从《书》学方面看,《荀子》引《书》对我们了解先秦《书》学的原貌和先秦《书》学的传流,以及考辨古文《尚书》的真伪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儒家原始经典的传授中,《书》的命运最为多舛,秦始皇焚书坑儒,致使先秦《书》传几尽焚毁。汉代之《书》启于伏生壁藏,但伏生所藏壁《书》仅存二十九篇,即今文《尚书》二十九篇。而“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6〕,此即为古文《尚书》,流传到东汉时期逐渐亡佚。东晋梅赜献《尚书》五十八篇,号称是西汉孔安国所传,其中有三十三篇与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二十九篇的内容相同,但在篇数的分合上存在差异,其余二十五篇不见于晋以前的史传记载,因而引起后世学者的质疑。
《荀子》一书中既引有今文《尚书》的内容,又引有古文《尚书》的内容。《荀子》所引的今文《书》的文句与今传本今文《尚书》基本一致,从中可见今传本今文《尚书》在先秦时期已经基本定型。而《荀子》所引逸《书》的文句与今传古文《尚书》文句有着显著差别,但文意基本相同,这为后世考量古文《尚书》的真伪提供了可信的材料。
另外,通过《荀子》引《书》,我们还可以了解先秦《书》的名称。对于《书》在何时始称为《尚书》,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一些学者依据传统文献认为《尚书》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如《史记》中《五帝本纪》、《儒林传》、《大宛列传》等均称《尚书》。那么《尚书》之名何人始称之?《尚书大序》说:“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裁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7〕西汉刘歆《七略》说:“《尚书》,直言也,欧阳氏先名之。”东汉郑玄《书赞》说:“孔子乃尊而命之,曰《尚书》。”唐孔颖达在《尚书正义》中批驳郑玄之说,认为郑玄是“溺于书纬之说”,“以‘书是本名,‘尚是伏生所加,故诸引《书》直云‘《书》曰”〔8〕。而当代有些学者根据马王堆帛书《要》篇中对《尚书》既称《书》,又称《尚书》的记载,以为“就迄今所发现的文献而言,《尚书》之称始于孔子。保守一点,它也不会晚于战国。说它起于西汉,是完全错误的”〔9〕。实际上,《尚书》之称,《要》篇中仅此一条,属于孤证,不能排除是汉人抄书时以当时流行的《尚书》之称取代了先秦的《书》名。通过《荀子》以及先秦诸子引《书》的大量实例可以看出,先秦时期《尚书》一律称《书》,《尚书》之名称没有出现,孔子时就有《尚书》之名的说法缺乏有力证据,孔颖达的观点较为合理。
(二)从荀学方面来看,《荀子》引《书》是我们研究荀子传经等问题的基础
《书》在先秦的传授谱系没有系统的记载。汉刘向《孙卿书书录》以及应劭《风俗通义·穷通》均言“孙卿善为《诗》、《礼》、《易》、《春秋》”〔10〕,而没有提及荀子与《书》的关系。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荀子》存在大量引《书》的情况,荀子对《书》相当熟悉,在先秦《书》学的传授上应当起着重要作用。正如余英时所言:“在先秦儒学史上,儒家经典为孔子所手定,而其传授之功,见于文献可考者,则前归子夏,后归荀子,他们二人在传授儒家经典方面皆有卓越的表现。”〔11〕虽然学者在荀子的师承问题上认识不同,无论传自子夏之儒①,还是传自子弓之儒②,均与孔子之经学一脉相承。可以说战国时期《书》学赖荀子而传。特别是秦火之后,《书》学仍能在齐地重新得以流传,荀子之功实不可没。
关于汉代《书》学的流传,蒋善国认为:“我们虽不能遽以此断定伏生治《书》受过荀子的传授,可是伏生既然是齐国人,而荀子在齐国做了三次祭酒,自难免有些渊源。如果这个推测不错,那么荀子不但与《书》的编纂有关,并且与《书》的传授也有影响。”〔3〕总之,研究《荀子》引《书》问题,是探讨荀子在先秦《书》学传授史上是否起重要作用的基础。
(三)从引用学方面来看,荀子引《书》是研究先秦引《书》的重要例证
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儒家经典被引用频率较高的是《诗》和《书》。《左传》引《诗》已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而先秦典籍如《左传》、《孟子》、《墨子》、《论语》等引《书》的问题有些论著虽有所提及,但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实际上,从引用的角度而言,荀子引《书》相对于孔孟而言,形成了自己显著的特点:一是荀子引《书》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多为先引后议或先议后引,句式基本为“此之谓也”;二是荀子引《书》突破了孔孟侧重引《书》中史事的界限,注重《书》中所蕴含的义理,拓宽了《书》学的引用空间;三是荀子引《书》多论证结合,在论证过程中,脱离了《书》的本意,加深了对《书》的阐释力度,并赋予其新的哲理意义,从而拓展了《书》学的阐释空间。总之,我们可以将荀子引《书》与先秦其他典籍引《诗》、引《书》进行比较,从中探寻先秦引用学的规律。
注释:①
章学诚《文史通义·经解上》认为:“荀、庄皆出子夏门人。”
②朱彝尊《经义考》云:“将荀卿之学实出于子弓之门人”。
参考文献:〔1〕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13.
〔2〕陈梦家.尚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5:30-32.
〔3〕蒋善国.尚书综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6,16.
〔4〕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92.
〔5〕刘起.尚书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14-19.
〔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7:1706.
〔7〕黄怀信.尚书注训〔M〕.济南:齐鲁书社,2002:3.
〔8〕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
〔9〕廖名春.《尚书》始称新证〔J〕.文献,1996,(4):155.
〔10〕应劭.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322.
〔1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4.
(责任编辑:武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