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激励的十大原则

2013-04-29 00:44:03高新芝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目标学校

高新芝

伴随着现代管理的人本化、人性化、人道化、人文化趋势,激励已逐步演绎为其主要职能。学校激励是管理者根据师生员工的真实需求和动机,运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和手段,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受激励者施加积极影响的过程。其逻辑起点是了解需要,本质是满足需要,关键是按需激励、积极引导、合适有度、及时有效,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全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根据国内外的激励理论和学校管理实践,本文提出学校激励的十项基本原则,供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全员性与全程性相结合

全员激励和全程激励相结合,是学校激励的基础性原则。学校工作的育人性决定了每一位师生员工既是激励主体、又是激励客体,是一个他励、自励、互励的共同体。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应着力建构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领导与领导、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等多元、交叉、重叠、联动、立体式的激励体系。一方面,以学校领导为主体、教师为客体,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进行他励;另一方面,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又分别以自身为主体,对自身客体进行自励;再一方面,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相互之间及各自内部,互为主、客体,进行互励。同时,将他励的导向和竞合性、自励的主体和主动性、互励的参与和促进性等融为一体,努力建设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

研究表明,人之所以向着目标行动,在于其自身的需要,即未满足的欲望、要求或是由已拥有的利益被剥夺而导致的心理不平衡等因素。相对完整的激励周期始于引起需要,止于需要满足:需要——动机——行为——目标——满足。需要引发动机,动机积累到一定强度产生行动,一旦目标实现,新的心理平衡出现,激励抵达终点。在学校管理中,既应注重每一工作阶段起点和终点的激励,更应强化各工作过程的激励,将常规性的激励措施和创造性的激励策略结合起来,将工作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与挑战性等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理论,采用多种激励方法,引导师生员工将潜在需要转化为现实需要,不断形成新的需要,保持向上的动力。

二、有效性与公平性相结合

有效性是学校激励的前置性要求,公平性是学校激励的内核性要则,两者的有机统一是学校激励的根本性原则。其中,有效性是指学校激励制度的设计和手段的运用,指向实际的操作与成效,有利于提振士气、鼓舞人心、增强信心。激励政策的制定与行为的实施符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有利于引发并满足师生员工的需要。一方面,应加强对教师的激励,激发其教书育人的热情,增强其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将个人价值实现和学校目标达成融为一体,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须加强对学生的激励,焕发其追求进步的欲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将实现自我发展与达成教育目的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新知、提高学习能力。

公平性是指学校激励制度的设计和激励政策的推行注重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的统一,坚持客观公正、合情合理,有利于营造公平和谐的组织环境与校园文化。研究表明,人们不仅看重自己所得奖酬的绝对量,更看重社会比较的相对值,进而产生公平与不公平感,影响激励效果。一方面,在教师的考评激励、工作激励、薪酬激励、晋升激励等指标设置方面,应统筹兼顾各类群体、个体的需要和诉求,公开透明,一视同仁,鼓励良性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激励同样应起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共同前进的效果。

三、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结合

人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人生存的本能,物质激励体现在对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古典管理理论将员工假设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特别注重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体现在对精神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是激发员工创造性的基本因素,行为科学理论将员工假设为有精神追求的社会人,特别注重精神激励。不同类型的激励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及不同人的需要。学校应该对教师需要的类型、层次与性质等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哪些属于合理并可以尽快满足的,哪些属于合理但一时难以满足的,哪些属于不合理应加以劝导纾解的,等。应准确掌握,逐个分析,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以精神激励为主,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激励措施,帮助老师们排忧解难,或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尽量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和自尊自爱、自我成就、自我实现的优质环境。

对学生的激励有别于老师,但也要注意将激励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统一起来,坚持以精神激励为主,以刺激学习欲望、唤起目标向往、激发上进心、提升自我价值认知为宗旨,立足于激发主观能动性,致力于形成共同的学习愿景,着眼于培养思想品德情操,充分发挥激励的榜样、示范、带动效应,强化并创造条件满足学生自我提高、自我成就、自我实现的动机与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四、正向性与负向性相结合

激励通常是指激励主体对客体的肯定、承认、赞扬、奖励、赏识、信任等具有正面意义的刺激性活动,又称正激励或正向激励,主要采取正强化手段,鼓励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及其持续发生。在正向激励的同时,有时也要进行负向的约束,即当员工的行为不符合组织目标或社会需要时,进行负激励或负强化,通过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等形式,给予一定的惩戒。现代学校激励应坚持奖惩并举、正负强化并用,满足合理需要、促进积极行为,限制不合理需要、抑制消极行为,弘扬正气,致力于形成朝气蓬勃的激励氛围。

单纯的正激励或负激励,无所谓好差优劣,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尤应着力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科学把握激励的时机、频率、程度和方向,正、负并用,赏、罚分明,协同配合,用正激励强化或鼓励正确的行为,用负激励中止或避免错误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学校应以赏为主,以罚为辅,尽量使用正向激励,减少使用负向激励,防止给组织成员造成挫败心理,挫伤师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五、外在性与内在性相结合

内在激励是由内酬引发的、源于工作本身的、发自激励对象内心的激励。内酬是工作任务本身的刺激,即在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其认同感、义务感、责任感、满足感、光荣感、成就感、自我提高感、自我实现感乃至危机感等激励力量,它与工作进程是同步的,有助于员工发展自己,并保持“一种良好的舞台激情”。外在激励是由外酬引起的,是在工作任务完成后给予诸如赞许、奖赏或提高工资、增加奖金、提升职务、晋升职称等奖酬所获得的满足感,它掌握在管理者手中,是一种外附的激励,与工作过程不完全同步,但有一定的联系,也有助于工作目标的实现。学校管理中,这两种激励常交织在一起,但内、外激励有着本质的区别。

研究表明,人们为某一事情而专心或努力,会得到更多满足感。如果员工喜欢某种工作,该工作与其兴趣爱好吻合,能让其发挥所长、获得发展与成就,进而实现自身价值,那么,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激励,能较持久地维持员工的动机水平。外激励虽然也十分重要和常用,在学校管理中必不可少,但它缺乏内激励的优势与功能,一旦外酬消失,其激励作用也随之减弱或消失,很难持久。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知识密集之所,管理者应根据师生员工的特点,既注重激发其积极的动机和行为,又要不断给予强化,使之持续下去,既要善于将内、外激励结合起来,又要坚持以内激励为主,充分发挥工作本身的激励功能,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激励效果。

六、规范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规范是指学校激励主客体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及保证激励行为合法性和可接受性的政策制度[1],教育是指通过知识信息的传递和思想意识的教化以引导促进激励对象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活动过程。规范性不仅是激励有效的基础,而且也是激励公平的保证。教育性是学校激励的基本特征和特殊功能,体现于激励前、激励中和激励后等不同阶段。学校是教育场所,其一切活动包括制度本身均具有教育性。人的需要是无限的,且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差异性,教育需要尤其如此,教育激励就是为了满足教育需要而创设各种条件、激发行为动机、实现教育目标,也即引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使其专注于教育、提高工作质量,激发学生的求学热情,促使其专心于学习、提高学业成绩。

规范与教育是分不开的,规范的约束过程也是教育的引导过程,教育的方式方法又须遵循一定的政策规范。科学而合理的规章制度,既是一套赏罚分明的激励政策体系,更是一种教育激励手段。依法办学、按章治校,是现代学校激励的常规要求,具有显性和刚性特质。长期而权威的制度规约,不仅能将师生员工的行为控制在合乎学校规则的范围内,有利于促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而且能逐步演化为师生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师生的品行素质。但更为重要的是,规范教育的本旨在于激励,而不是桎梏。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报酬引诱及规范压力下工作,其能力仅能发挥60%,其余40%有赖于领导者激发。因此,应该将规范教育与奖励激发统一起来,强化规范教育的激励性。

七、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个体全面发展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前提。同样,在学校,个体发展也是组织发展的前提,师生员工的目标与学校总体的目标是一致性和差异性的统一,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个体目标往往会干扰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学校的激励活动要努力寻找各层次利益和目标的结合点,以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融合。换言之,学校的组织目标既须体现整体发展的要求,又应考虑各群体及个体发展的需求,既要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积极性,又应有利于促成个人目标的实现,进而促进个体目标与学校组织总体目标的共同实现。

八、针对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学校激励是一个多层面、多方位的系统工程,涉及激励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努力和有效沟通。其激励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而人有个体、团体之分,其需要是不同的,不仅个体与团体的需要不同,而且每个个体和每个团体的需要也是千差万别的,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发生变化。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获得满足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力量,某一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激励的前提是了解对象的需要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发并满足其需要。

激励者首先要识别和掌握激励对象的需要,包括其当下的需要与长远的需要、主要的需要与次要的需要、强势的需要与弱势的需要等,进而确定满足其什么样的需要、给予多大程度的满足、采取什么样的途径与方法满足等,从激励的最佳效果出发,以较小的激励成本取得较大的激励成果。人的工作与学习热情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有高峰、有低谷。当师生员工的热情处于低谷时,管理者应运用适当的激励手段使其尽快跳脱低谷,重新点燃热情,以期达到最佳激励效果;当师生员工的热情处于高峰时,管理者应张弛有度、呵护有加,采取切实举措巩固其热情,使激励效果维系在高水平上。

九、适时性与适度性相结合

学校激励有很强的目的性,既须有明确统一的目标,又要兼顾不同层次的诉求,坚持适时、适度、适用原则,以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挖掘人的无限潜能。根据激励的时间点,可将其分为及时激励与延时激励。学校激励的适时性与适度性原则是指选择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恰到好处的激励,以保证激励的最佳效果。研究表明,及时激励的有效率为80%,滞后激励的有效率仅为7%。一般情况下,激励及时易取得良好效果。组织成员取得成绩后,渴望得到组织或他人的肯定,如不失时机地给以适度奖励,将他人激励转化为自我激励,会促使其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就,并产生效仿连带效应,形成竞争上进氛围。

对学生的教育激励比一般激励更强调时机,其及时程度与学生的年龄成反比例关系,即受教育者年龄越小,激励越要及时。若错过最佳的激励时间点,或者激励不到位或过度,不仅激励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效果相反,而且以后的激励也不灵验。同理,负激励也应及时有度。

十、可持续与发展性相结合

学校组织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力,关键在于激励的长期有效运作,使师生员工始终保持旺盛持久的积极性。激励者应统筹协调公平与效率、当下与长远的关系,不断寻找新的刺激源,采取新的激励措施,强化激励的规范教育性,确保激励的可持续发展性。假如一味加大激励力度和强度,弦绷得太紧会断,激励不可持续。如果设立虚高的激励目标,却不付诸行动,可以奏一时之效,但难以为继。调查表明,平均奖励与工作态度的相关性只有20%,差别奖励与工作态度的相关性可达80%[2]。现代学校激励既要有章可循,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注重公平性,又要灵活变通、有别有度,讲究艺术性,以求持久的效果。

学校激励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无论个人还是群体,都要关心并甄别其不同需要,不断变换激励手段,变化激励方式,创设条件给予满足,以激发其完成工作任务的内驱力,促使其教学专业的持续成长、进步和发展。对于学生而言,无论个人还是集体,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其进步,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其差异,要将教育激励当作一个运动和发展的连续过程,有效地实施奖励和惩罚,着眼于其未来的变化和发展,满足其进取向上的需要,调动其刻苦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不断进行自我转化、自我发展。在教师激励中,有两种现象须特别注意:一是有些教师因“满意”而安于现状,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没有更高需求,保持着一种持久的心理平衡;二是有些教师由于“不满意”而以消极应付作为补偿,求得心理平衡。对于这些老师,学校应甄别不同情况,施之以针对性的刺激,加剧其心理失衡与张力,促使其形成新的需要、动机和行为,以保持组织旺盛的活力与生机。

学校是育人场所,其激励活动及原则与其他组织的激励活动及原则既同又不同。上述原则是根据激励理论的最新成果,从各级各类学校激励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属于一般性或基础性原则。但现实版的学校激励管理丰富而生动,有大致的原则框框,而无定制的法则律条。学校激励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李祖超.教育激励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颜世富.心理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责任编辑 付一静)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目标学校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24期)2017-03-29 20:24:49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我们的目标
奇妙学校
如何全面提高师生员工的道德素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