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卫东
柳宗元有一篇寓言《种树郭橐驼传》,主人公郭橐驼是一位种树的行家里手,“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但是令其他种树者没想到的是,郭橐驼的种树经验极其简单:“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以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无怪乎他植者无论怎样窥伺仿效,都不得其植树之法。这篇寓言留给后世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写作教学也可以从中获得借鉴——要尊重写作主体的天性,提供足够自由发展的空间,保护好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爱表达、爱交流是学生的天性,自由地抒发情感是他们的精神渴求。眼下虽然我们还无法摆脱应试作文的限制和束缚,但是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顺应学生的表达天性,舒展他们的创作热情,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获得更大的提升。
一、开放作文样式,提供适宜写作的条件
中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万象,面对急剧变动的身心状况,好奇、困惑、期盼、躁动……他们急于表达,渴望交流。作文教学要顺应这一特点,因势利导,作文样式可以不拘一格,而过多的限制只能堵塞他们的渴求,束缚孩子们表达的天性。因此,多种多样的课外练笔,包括日记、评论、歌词仿写、网络帖子、辩论稿、演讲稿、自由命题作文等,都可以纳入写作范围。
很多课文上完后,学生们余意未尽,自己还有很多话要说,适时把课停下来,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铺开稿纸,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及时抒发自己的情感,那样的时刻教室显得出奇的安静,二十分钟或半小时,他们就能写上几百字。这样的情形出现在讲授诗歌《雨的自述》时,也出现在分析小说《天坑》时,还出现在欣赏余秋雨散文《信客》时。学生为信客写的墓志铭可谓精彩纷呈:
有一种卑微的职业叫信客,面对埋怨和委屈,你却始终用诚实仁厚、任劳任怨去撰写崇高。为他人送去期待,自己却在孤独的行程中忍受疾病缠身的痛楚。
你是信客,你是师长!斯人长辞,精神长存;时光荏苒,馨德永驻!
与劳,与疾,与苦为伴;
与兢,与诚,与德为友。
这些不拘样式的练笔不仅文采斐然、形象饱满,而且意蕴丰富。可见,期盼表达,渴望抒发的写作冲动存在于学生们的天性中,教师如果能够顺势而为,教学中相机而动,让写作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与阅读教学产生互动,随时捕捉学生的表达热情,学生就会愿意、也能够畅快淋漓地写作。乐在写中,作文课同样可以兴味盎然。
二、放松命题束缚,创设自由发展的空间
不可否认,在各类考试包括决定学生命运的中高考中,相对严格的作文命题限制仍然回避不了、绕转不开。但是平时练笔的关键在于要让学生动起来、写起来。一直固守“教师命题、学生作文”的僵化模式,必然堵塞学生们创作的主动性,扼杀写作应有的活力。为此,我在给定范围自由练笔和学生自主命题两种写作命题形式上做了一些尝试。
《丑小鸭》是学生们很小就读过的童话,丑小鸭变成美丽天鹅的故事曾让他们的心灵插上梦幻的翅膀。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坎坷之后,如今再读,他们感触如有万千,曾经的懊恼、伤心得到了释放。我就让学生借助纸和笔,在“再读《丑小鸭》”这个范围内,让心灵再次飞翔起来。少了命题束缚的写作精彩纷呈。一些题目如《丑小鸭与我》《成长的烦恼》《我爱丑小鸭》《恒久的梦想》《信心是命运的主宰》等,思維缤纷,真情与梦想撞击着学生的心灵。
尝试让学生自主命题,一开始难免会担心学生年龄小,不能产生像样的创意,也拟不出像样的题目。但一尝试起来,就发现学生的能力超出了我的预期。他们自拟的题目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能反映他们内心的情感,孩子们也乐于写自己命制的文题。有时他们为写作还会组织专门活动。一次,他们准备描写日落或日出,大家自由组合,分成多组,有的清晨去大蜀山欣赏日出;有的傍晚去天鹅湖观赏日落;有的就近登上高层楼顶,站在城市之巅,看日出也看日落……
三、松绑评价标准,解放独舒性灵的个性
写作贵在创新,创新就需要自由的天地,自由畅快表达的氛围。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和赞赏学生的个体差异,松绑固定僵化的评价标准。
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唯有“真”,才有“善”和“美”。有时作文中的假话,也往往是被命题者逼出来的。在评价标准上,不能将所谓的“中心突出,思想鲜明”作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应强调对各种文体的评价标准多元化。从散文来说,有情趣、有意趣、有文采的文章当然是好文章;从议论文来说,有思辨性、角度独特、有说服力的文章当然是好文章;从记叙文来说,形象生动、描绘传神的文章就是好文章。重视一文一得,即一篇作文在某个方面有创新、有闪光点,就是一篇好作文。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和表述方式,根据自身所长,灵活运用不同风格的语言。
期待交流、渴望表达是青少年的天性。教师要尊重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遵循学生精神发展的规律。在“尊重”这个前提下,我们就能积极创造条件,保护并解放学生写作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