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芳
戏剧,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特征在于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塑造艺术形象,而对于人物的思想、心理活动等方面只能通过台词,演员的形体、动作、语调的变化等方面来展示,不能像小说那样可作静态的描写或表现。因而,教师在戏剧教学中,必须紧扣戏剧的特点,分析戏剧的独特性,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领会到戏剧艺术的精髓所在,这也是我们从事戏剧教学的指导思想。
一、抓住矛盾冲突,分析戏剧如何展示矛盾冲突,在冲突中再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譬如分析关汉卿的《窦娥冤》第三折,就要紧扣一个“冤”字,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是什么让她蒙受千古奇冤呢?通过教师的提示,使学生领会到是官吏的昏聩,恶人的横行,法制的黑暗。一句话,是“为善的受贫穷”“造恶的享富贵”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样便抓住了戏剧冲突的核心所在——正直而善良的人民与罪恶腐朽的社会制度的矛盾,抓住这一矛盾冲突,便容易讲清楚为什么窦娥在赴法场时,愤怒地指斥天地鬼神——由冤生怒;为什么在诀别婆婆之际,凄然流泪——由冤生悲;又为什么在临刑之前发下三桩誓愿——冤而生愿,欲以“愿”的灵验来将冤情昭白于天下,进而领会到这折戏便是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抗争精神的女性形象,通过悲剧的进展来逐步展示出窦娥这位善良美好的女子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二、将舞台移置到讲台之上
戏剧是一门舞台艺术,剧本是提供舞台演出的蓝本,因而它的舞台特点显著。只有将它复活到舞台之上,才能充分显示出它的特点与魅力所在。中学戏剧教学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将课堂移置到剧场中,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尝试将讲台变成一个小型的舞台,让学生亲身登台来扮演角色,把剧本这种平面的语言符号复活为立体的舞台艺术呢?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增进学生对剧情与戏剧冲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排演中,深切地体验到戏剧语言的特点。
在《雷雨》第二幕开始,有一段周朴园与鲁侍萍在30年后不期而遇的戏,乍看起来,人物对话极平常,毫无紧张冲突之感。如果学生不能领会其特定场合之下人物的心理和内在冲突,那么排演起来就会导致乏味。这时笔者便注意引导学生去揣度人物的心理:鲁侍萍在认出周朴园后尽管内心情绪波动很大,但她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知道30年前的心酸往事,所以在谈话中,她一直是被动答话,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而周朴园尽管没有认出鲁侍萍,但毕竟对眼前的这个人产生了异样的感觉,所以他更为急切地询问:“你——你贵姓?”至此,戏剧冲突由舒缓而转为急促,鲁侍萍回答得却很平谈:“我姓鲁。”这句平常的台词中包含了丰富的潜台词:周老爷,你不必紧张,我不是当年被你逼“死”的鲁侍萍,你过去的一切我不会说出……恰恰在平淡的话语中,显示出她自尊自重的性格。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揣测,使学生领会到戏剧的内在冲突,化平淡为神奇,进而让学生在演出实践中掌握了戏剧语言的特点——富于动作性的潜台词,也可逐步掌握戏剧表演的一些技巧。
三、教师要适时地更变“角色”
上好一堂课,犹如演好一出戏,教师既是一位精心的“导演”,又是一名不可更替的“角色”。要充分调度课堂这个“舞台”,就得不时地变更“角色”。
例如,在教学《雷雨》之始,笔者便以“导游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学习此剧所必须了解的一些知识,诸如创作背景、写作意图等。然后就有意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雷雨》这个剧本通过家庭的伦理大悲剧折射出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年仅23岁的年轻作家以他的剧作,不仅在那个黑暗的朝代炸出一声响雷,也在当时寂寞的戏剧文坛上炸出一场响雷!这时学生的情绪被“煽动”起来,笔者顺势将他们引进作品之中。
学生一旦步入戏剧之宫,教师就要及时地调整角色,让学生亲自登台表演,作主角;而教师则退居到观众的位置,让学生通过演出,深入戏剧的情境,去感受人物的喜乐哀愁,去体察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时我们不妨把教师的角色称之为“配角”。但这又是必不可少的“配角”,因为他不仅要组织学生演出,更重要的还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议,而评议的依据就是学生对剧作的正确领会如何,表演方法,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及其艺术性。
待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完毕后,教师再从“配角”回复到“主角”的地位,对作品进行总结与归纳,学生分析作品的成功所在,并将学生所获得的浅显的、不完善的、感性的知识深化到较为深刻的、完善的理性的阶段,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知识。
四、化知识为能力,培养学生学写短剧与剧评的能力
中学生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学写短剧、剧评的难度较大,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在备课时,我们应注意搜集一些优秀的短剧推荐给学生阅读、模仿,然后将学生创作的好的习作排演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使他们在创作实践中摸索到一些规律,为阅读、欣赏、创作戏剧奠定初步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可将戏剧教学与学生影视文化生活结合起来,借助于课堂内学到的戏剧知识去分析理解一些剧作的特点,用课外丰富的文化生活补充课内知识的不足,从而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文化生活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