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霞
【摘要】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现阶段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主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学生长期处于压抑的课堂气氛中,没有时间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产生思维惰性,对语文失去了兴趣。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是建立在学生拥有质疑能力的基础上的。因此,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学生的质疑能力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质疑能力意义的角度出发,结合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学生质疑能力现状,提出如何培养学生问“为什么”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 培养 质疑能力
课堂质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和教材提出疑问并进行分析思考的过程,学生善于提问才能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能够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思想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意义和目的
1.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质疑可以驱动自身去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地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提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便可以根据以往解决经验,利用已有的知识内容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质疑能增加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质疑能力的增强能够不断促使学生进行探索思考,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在学生的一次次质疑下得到有效地培养和锻炼。
3.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新课标改革以来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学生在学习中不单单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还需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学生的质疑能力的提升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后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从而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现状
1.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当今的课堂纪律要求严格,教师要求学生课堂45分钟都高度集中学习的注意力,认真听课和做好课堂笔记,没有给学生自由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分析,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接受教师已经消化好的知识内容,导致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失去了质疑的兴趣。另外,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老实本分,认真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内容,把提出自己看法和理解的学生看成扰乱课堂秩序的坏学生,打击了学生对教材质疑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也导致很大一部学生不敢提出问题,怕同学的嘲笑和教师的不耐烦,对提问题有一定的抗拒心理。
2.学生质疑能力现状。首先,学生随着年龄的逐渐成长,知识面的不断扩大,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事物开始司空见惯,没有了当初的神秘感,致使学生失去了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质疑心理。其次,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让学生失去了对事物思考探究的兴趣,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其对教材进行思考和分析,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依赖心理,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没有对学生进行质疑能力方面的训练,学生不知道怎么提出质疑,导致学生质疑能力低下。
三、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1.对教材内矛盾点进行质疑。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中的“似乎”和“确凿”就充满矛盾。而这一矛盾正是作者特意安排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这里充满矛盾,作者是想表达什么?”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
2.根据教材内空白内容进行质疑。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会有意省略一部分内容,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以便让文章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课文中的空白处进行想象和分析,通过作者巧妙的设计引发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针对教材重难点进行质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本人物的言外之意或段落结语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哲理,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对学生进行质疑训练。要求展开联想,找出课文想要表达的实际意义,分析构成如此深刻含义的原因,实实在在地理解语句含义。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例如《月亮上的足迹》中:“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是人类的一大步?
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的,学生善于提出“为什么”并能自主解决问题能有效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质疑机会,把握好问题的源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燕.浅谈学生质疑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30).
[2]宋元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之我见[J].黑河教育.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