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先堂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充溢着丰富的结构美,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美的教学结构。教师必须引领学生通过分析鉴赏以发现和领悟教材的结构美,以便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结构美的熏染,进而指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逐步掌握结构美。
关键词:语文 教材 结构美
美无处不在。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汉语,不仅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而且魅力无穷。语文教材充溢着美感,这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仅就中学语文教材的结构美,谈一些教学的感悟和体会。
审美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占据中学语文课堂大半篇幅的阅读教学,是老师引领学生学习和品赏借鉴范文的过程。语文教材,大多选的是古今中外的名家经典,从思想到形式都堪称典范。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莫泊桑的《项链》、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蒲松龄的《促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戴望舒的《雨巷》等。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所学课文的思想光辉,就必须重视引领学生发现范文的结构美,从而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精神实质,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在阅读中获得审美愉悦。
一、整齐美。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体现了作者的行文思路。我国的文学作品,从《诗经》到近体诗到现当代诗歌,从古代章回小说到当代散文,大多讲求结构的整齐美。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初看起来似觉散漫不经,细究之后会发现其结构是颇具匠心的:全文按照"出家门--游荷塘--赏月色--回家门"的轨迹形成了一个浑圆的结构框架。这么一分析,文章的思路和线索就非常明晰了。学生在对该文的结构美有了明确的认识和领悟之后,再通过对文章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感悟和把握,就会在一系列的审美愉悦中理解文章的精神内涵,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内容决定形式。文章的结构安排必须绝对服从主题表达的需要。古今相通,中外同理。又比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评述马克思一生的卓越贡献时,作者在第二段用两个"对于"来统率后文五个段落的内容:"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这样安排,就不至于让后面的表述显得繁琐了。
中国古典诗词尤其是律诗绝句,无不彰显着整齐美,就连现当代新诗,也讲求整齐美,像闻一多、徐志摩等。前者如《死水》,后者如《再别康桥》,都是整齐美的典范。
二、变化美。"文似观山不喜平。"文章的结构讲求整齐美,但太过整齐就会显得刻板、呆滞,这就要求于整齐中求变化。《诗经》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虽然整齐中也有变化,后来也鲜为人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三至八段的内容,与第二段中的两个"对于"是错位的,即先评述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贡献,后谈他作为革命家的功绩,这一小小的变化就让读者感受到参差变化之美。像这样“反接”的例子古今中外的选文举不胜举,如唐弢《琐忆》的开头引用鲁迅的两句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来评价鲁迅,而后文则先写后一方面后写前一方面;又如曾国藩家书《谕纪泽》中引用朱熹的“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后文先写“体察”后写“涵咏”。
诗歌也讲求变化美。比如戴望舒的《雨巷》,基本上为一句三停顿,单字节停顿都放在诗行之首,这会使诗歌读起来音韵和谐节奏整齐。但诗人把散文式长句作了精心的裁剪,复沓回环之中富有灵动变化,节奏就显得舒缓悠扬而富有生命力。
三、过渡美。一篇好文章尤其是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总会给人以行云流水的美感,这有赖于作者行文时衔接过渡的自然妥帖。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其衔接过渡就给人妙合无痕的美感。作者先用"正像--样"的类比评述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贡献:"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接着用"不仅如此--还"过渡到第二个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再用"该是--即使--也--但是--甚至--而且"衔接其他领域的发现;再用"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过渡到马克思对革命的卓越贡献;最后用"正因为这样,所以"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资产者对他的嫉恨和诬蔑,无产阶级对他的尊敬、爱戴和悼念。
又如《促织》,小说按照"征虫--缴虫--卜虫--得虫--失虫--复得虫--斗虫--献虫"的线索展开情节。教师在引领学生理清情节线索的同时,会发现作者的行文衔接过渡非常的自然妥帖。小说开头用"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引出征虫;再由成名"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过渡到缴虫;成名觅虫不得,"转侧床头,唯思自尽",眼看山穷水尽了,"能以神卜"的驼背巫出现了,又自然地衔接到卜虫;费尽周折得虫了,却又因儿子好奇"窃发盆",导致虫到儿子手中"斯须就毙";得而复失,成妻的话让儿子得知大祸临头,就很自然的引出下文儿子跳井而死;失虫之后成名夫妻"如被冰雪""抢呼欲绝";"气息啜然"的儿子竟然又"半夜复苏",且身化促织,斗虫斗鸡所向披靡,这样才会有后来"上大嘉悦",成名因祸得福的结局。当然,这些衔接过渡都是为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服务的。
四、照应美。小说、散文和议论文要做到主题突出浑然一体,就离不开交代和照应。文章后面要写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先提示交代一下,使读者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才不至于感到唐突。这种交代,通常称为"伏笔"或"悬念"。而前边交代过的事情,后面有个顺理成章的结果,会使读者领悟到作者为什么在前面要那样交代。有了交代,必须有照应,否则交代就是多余的。反之,有照应必须先有交代。前后呼应而形成的照应美,会使读者读到文末,能体会到文章开头的旨意,进而回味全文。后面写到的事物,前面要有交代;前面写到的事物,后面要有着落。文章结构照应手法多种多样,有首尾照应、题文照应、对话照应、关键词句照应等,但无论哪种照应,都应该是巧妙而又自然的。
比如莫泊桑的《项链》,构思巧妙,是善用伏笔的典范。小说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这有赖于作者自然巧妙地运用伏笔手法。文中一共有三处伏笔,一处是借项链时,玛蒂尔德的女友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相当大方,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叮嘱;二是当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地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验看一下;三是当玛蒂尔德拿着空盒子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以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教师引领学生找出这几处伏笔,再读结尾,就可以体会到作者构思的精巧之处。这篇小说结尾处的悬念也每每为人称道,所以编辑要求学生学过该文后做一个续写故事的写作训练。
又如《荷塘月色》的首尾照应,也自然而独到:开头是妻拍着儿子睡觉,"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出去";结尾则是我"轻轻地推开门进去,妻已睡熟好久了。"
五、起伏美。小说,戏剧,叙事性散文、诗歌,往往追求跌宕起伏的情节美。文学作品跌宕起伏的美感,主要表现在悬念的设置,意料之外的结局安排,环环相扣、层出不穷的矛盾冲突,峰回路转的情节转折等。作品通过一个一个的悬念,吸引着读者看下去,造成忽而"山穷水尽疑无路,"忽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比如《项链》,小说按"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假项链"的过程展开,结构严谨活泼,情节跌宕起伏,结尾处更是神来之笔:它巧妙地设置玄关,突然地峰回路转,在读者以为故事该结束的时候突然再起高潮,原来那挂项链竟然是假的!让人读到此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从而引起深深的思考,掩卷而思令人不禁揽卷再思,直叫人拍案称绝。
又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小说按照"沧州遇旧--买刀寻敌--到草料场--雪夜报仇"的情节来安排结构,也是极尽跌宕起伏之能事。由酒店密谋到小二生疑,待林冲得知陆谦、富安要来加害自己时,一味隐忍的他不禁怒火中烧以至买刀寻敌,不料寻了几天也不见动静,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自然的就慢慢松懈下来,才有了后面到草料场和去酒店沽酒的舒缓过渡。而当读者暂时为林英雄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故事异峰突起,林冲因借宿山神庙而得知真相而后奋起杀敌,直抵高潮却又戛然而止。小说情节波澜丛生,悬念迭起,一会儿让人揪心,一会儿让人展颜,最后让人荡气回肠。在教学当中,教师必须引领学生通过分析作品如何巧妙地设置悬念、矛盾冲突、情节转折来鉴赏文学作品结构的起伏美。
另外,教材的结构美还有题目美、开头美、结束美、平行美、递进美、总分美等等。文无定法,文章的结构形式也多种多样,各种结构形式既是相对独立的,有时又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教师引领学生发现并鉴赏范文的结构美,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结构美的魅力,获得审美愉悦,还便于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结构美的熏染,进而指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逐步掌握结构美。
参考文献:
《语文教育美学研究》杨道麟 现代教育出版社
《语文教育美学论》 宋其蕤 广东教育出版社
《按照“美的规律”建构“语文教育美学”》 曾祥芹 《中学语文教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