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是受到国内外理论界与金融市场实践操作者极大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合理安排企业的资本结构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理念还比较落后,如何优化其资本结构显得更为重要。许多专家和学者已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融资偏好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本文在借鉴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观点,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资本市场 股权结构
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概述
(一)资本结构的定义
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也就是公司全部资金来源中负债和股东权益两者各占的比重及其比例关系。在实务中,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全部资本的构成,不仅包括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 还包括短期债务资本。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而不包括短期债务资本)。
(二)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从目前的资本市场上来看,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极不平衡,具有明显的非市场化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债券市场不发达,即公司债券市场较股票市场相对缓慢,筹资方式单一,缺乏货币市场的强有力支持;金融工具较少;缺乏能够反映股份经济本质要求的且与不同经济发展层次相适应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结构。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依靠股权融资,但是股权融资虽然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是过度依赖股票融资对公司本身及证券市场的发展将造成不良影响。合理的融资形式形成最佳资本结构是股东和债权人的共同目标。
二、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之所以存在以上现状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有以下两种情形。
(一)股权融资成本较低
融资成本是公司选择融资方式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股权融资的成本主要是股利和发行费用,债务融资的成本主要是在预定的期限内支付的利息和相关发行费用。资本结构理论认为,由于负债所发生的利息费用可以在税前列支扣除,有一定的减税效应,使其实际成本下降;而股权资本由于承担的经营风险比债务资本要大,股东要求的回报率就高,因此,债务融资的成本要低于股权融资的成本,一般公司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债务融资的比例应比股权融资的比例大,但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时,却以股权融资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中派发现金股利的公司较少,股票配股对公司来说不需要现金流出,几乎不需要成本,且还有许多上市公司常年不分红,或者只是象征性地分红,很少有公司用自己的全部盈利实施分红,就形成了在我国股利支出极低,股权融资成本比债务融资成本低的特殊情况。
(二)股市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虽然我国从2001年开始就实行了核准制,但由于证券监管机构长期对股票发行实行额度控制、审批制,所形成的一种制度惯性仍然存在,致使股票市场的求大于供,对于企业来说“上市”是稀缺资源,一旦上市,公司就会充分利用这个资源,所以再融资时股权融资必是首选。
三、 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对策
资本结构应该体现出企业理财的最终目标,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业绩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是我国上市公司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现有公司治理机制和资本市场环境
(一)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提高上市公司债券的融资比例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企业很难从债券市场上筹集资金,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政府有关法律的限制与企业债券的流通性不强等原因都妨碍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因此,现阶段我们应从以下方面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淡化或逐步取消计划规模管理,修订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最后,提高企业债券的流动性,使我国的债券交易市场步入良性循环。增强我国企业债券的流动性是激活我国债券市场的有效手段。
(二)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
第一,加强上市公司股票发行制度,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配股等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改进发行股票考核制指标,制止上市公司为了满足增发新股或配股,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等现象的发生,并从源头上控制上市公司偏重股权融资的倾。
第二,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是公司治理不规范的制度性因素。完善的资本市场为股东和债权人提供了选择的多样性。这样,就形成了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完成投资者之间的控制权适当分配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形成投资者之间共同的利益目标。
四、结论
本文通过资本结构理论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从长远来看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上市公司应对此问题引起重视。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具体来说,通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使资本市场更合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结构;通过各种方式使资本市场尽快成熟起来,丰富企业融资手段,为企业建设一个规范的融资环境,从而有效促使企业向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回归,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皮毅.公司治理、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9.
[2]童勇.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部分调整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2006.
[3]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J].经济研究,2008.
[4]吴晓求.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王月.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相关问题探析[ J].技术与市场,2009.
作者简介:李文欣(1990-),女,汉族,籍贯:江西吉安,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