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以通胀作为货币政策首选的中介目标原因分析

2013-04-29 20:51:07周南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

周南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开始出现新的变化,有些国家打破了以往使用中介目标的传统,相继宣布放弃货币供应量、汇率、利率等中介目标,而开始将目标直接放在通货膨胀率身上。而今,世界各国更多的将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首选的中介目标。本文从通货膨胀目标与其他中介目标相比较的优势和特点入手,探讨为何多国将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首选的中介目标。

关键词:货币政策 首选中介目标 通货膨胀目标

一、传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分析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预期影响的连接点和传送点。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的中介或桥梁,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央行主要根据一国经济金融条件和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来确定中介目标,主要有三个选择标准:一是相关性、二是可控性、三是可测性。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

我们都知道,如果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来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中央银行可以控制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可以预测、货币流通速度稳定。以我国为例,在现阶段,基础货币投放总量具有较强的内生性;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很不稳定,我国现行货币供应量指标与国民经济运行的相关性已出现了明显问题,货币供应量能否继续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宜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利率为中介目标其弊端又在哪呢?依然以我国为例,我国长期以来的利率都由中央银行严格管制,利率的决定要经过国务院的批准,中央银行在决定利率时,不仅仅要考虑经济因素,还要考虑政治等因素,导致我国利率决定未能真正实现市场化,使得利率传导机制因存在多种制约因素而造成传导不畅,使得我国货币金融资产与非货币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反馈不灵敏,金融体系与实物经济体系各行为主体和运行环节之间协调性差,缺乏互动性,因而利率传导机制的资产结构效应与财富变动效应无法与高度市场化国家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尚不适宜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而以汇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采取盯住目标国的固定汇率制容易导致盯住国丧失实施独立货币政策的机会;二是目标国的经济波动容易通过利率变动而传导给盯住国,从而导致盯住国的经济波动;三是盯住国的货币容易受到国际游资的冲击。

二、将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首选中介目标的原因分析以及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缺点

既然上述这些变量都各有其弊端,那么是否意味着通货膨胀是货币政策最优的中介目标呢?通货膨胀目标是指中央银行提前公布未来力图达到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可以是具体的数值也可以是取值区间),此后货币政策操作围绕通货膨胀状况与目标通货膨胀率的偏差进行相应调整,以尽可能实现目标值,最终达到稳定币值的目的。

通货膨胀目标有一些明显的优点,也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其优点第一是使货币政策直接致力于达到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目标,这样能更有效管理市场通货膨胀预期。在通胀目标制下,货币当局向社会公布未来所要达到的通货膨胀目标,并定期监测通货膨胀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偏离程度,通过灵活运用扩张或紧缩的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实际通货膨胀率,使之与目标值相一致。这种运作方式使得货币政策具有开放性、透明性、高度前瞻性,比其他货币政策目标更能引导公众的经济行为,能更好的发挥引导通胀预期的作用。

第二,通货膨胀目标的具体数值或范围提供了一个衡量货币政策绩效的参考标准,公众可以通过观察实现的通货膨胀等于或偏离通货膨胀目标评价政府绩效,简化了货币政策的评估,这又反过来增强了中央银行达到这些目标的责任。

第三,能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尽管预测的构建非常困难和耗费资源,但是对于给定的通货膨胀预测值,货币政策结论却非常直接:如果预测值高于(低于)通货膨胀目标,应该采取紧缩(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预测值等于通货膨胀目标,货币政策恰当。

事实上,将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政策不仅适合于反通货膨胀,而且也适合于反通货紧缩。一方面,中央银行决定通货膨胀目标值后,通过及时公开地向公众提供货币当局欲达到目标的信息,便于公众理解和市场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货币当局确定一个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区后,可以综合利用各方面提供的有关信息来预测通货膨胀的趋向,并将此通货膨胀率与目标通货膨胀率进行比较,来决定究竟应该如何来调整和操作货币政策,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经济增长这一最终意义上的货币政策目标。因而可以说,将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其可测性和相关性都是比较强的。

但是,不可否认,在通货膨胀目标的实施和监控中都可能面临严重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通货膨胀,故其存在可控性差的缺点。其次,对通货膨胀的不完全控制使公众评估和监控货币政策变得相当困难。总之,执行、监控和评估困难,潜在的责任机制相应的减弱是通货膨胀目标的重大缺点。

三、对我国的指导意义

以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质上代表了一种新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演变趋势———在货币变量无法包含经济运行信息的条件下,放弃有关货币变量设定区域的传统方式,直接以包括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实行通货膨胀目标目前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各种市场规则、市场行为有待于进一步塑造。像我国这样中央银行尚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的传导一定程度上受财政政策的约束的国家,货币政策对物价的控制力较弱。因此选择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政府便可能面临着到期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信用风险。但在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正在不断形成。以通货膨胀目标存在其可行性,在实际中应注意: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以保证政治干预的最小化和中央银行责任的最大化。承认货币政策操作的法律地位,不仅是货币政策发挥其调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合理制度安排。为使中央银行独立实现目标任务,防止货币政策的财政化至关重要。

其次,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要明确。如本文所述,以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首选的中间目标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通货膨胀值与目标值的偏离来调整货币政策工具,避免短期经济冲击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少货币政策的过度变动,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第三,结合实际,确定适合本国的通货膨胀目标范围并确保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目标范围一旦数值超过了合理的度,将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具体范围的确定必须经过科学论证,确保该通货膨胀目标范围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目标范围的设定,可以根据价格预测设定一个可达到的目标,并综合考虑在可预见的未来的整体经济条件、金融市场的地位和国内外的经济条件,如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年平均值左右浮动1%来确定通货膨胀目标水平。在通货膨胀目标范围的确定过程中,一定确保该范围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确保该目标范围在可实现的范围之内,否则将会影响公众对中央银行能力的怀疑和中央银行的可信度。

最后,增加央行的责任感,提高货币政策的信誉度。由于货币政策具有时间不一致性,公众总是对央行保持物价稳定和降低通胀的诚意持怀疑态度。只有央行货币政策的信誉度真正得到了提高,央行的货币政策才有可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柳永明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与实践:十年回顾,《世界经济》,2001.(4)

[2]奚君羊,刘卫江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财经研究》,2002.(4)

[3]王朝军,曾令华,王忠生 试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可行性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4]任辉 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研究,新疆大学学报,2010.05

[5]万兆泉,许统生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经济增长,《经济问题》,2011.09

猜你喜欢
货币政策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宏观审慎框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20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2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48
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四个维度
中国外汇(2019年9期)2019-07-13 05:46:18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 03:14:50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外汇储备对最优货币政策的影响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