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2013-04-29 04:44牟洋慧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风险管理策略

摘 要: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的关键和核心。伴随着2012年央行在降息的同时扩大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标志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新一轮实质性推进阶段。近几年来,我国学者从中国的自身情况出发,针对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风险管理及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本文旨在对利率市场化相关文献进行探讨与简要评述,以对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风险管理 策略

一.引言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后一直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原则和步骤循序推进。2012年6月,人民银行首次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上浮,上浮幅度为基准利率的1.1倍。由于存款利率是所有市场利率中最为关键的利率,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深化,商业银行现有的资产负债结构、客户结构、业务结构的持续发展面临问题。因此,强化对利率风险的管理,从而找到合适的应对风险的方法就成为当前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利率市场化的理论背景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水平的决策权由政府下放到市场,由金融机构根据其自身经营状况、盈利风险、资金供求状况等各因素自行制定利率。利率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利率风险产生和扩展的基础上,为了保障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稳定发展的一种实践操作,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利率管制的严格执行,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并不明显,自70年代以后利率市场化改革扩散全球,利率的频繁波动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利率风险,人们开始注重对利率风险的防范与监管。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存在风险分析

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滞后的金融市场以及改革基础不到位,伴随的利率风险也不可避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面对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贷风险增大。商业银行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后利差收窄的压力,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规模,甚至放松信贷标准。为提高贷款收益,银行还倾向于更多地涉足高风险、高收益领域的贷款,利率上升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逆向激励效应同时会加大信用风险。

(二)利率的频繁变动带来的风险。市场化改革后,利率水平的不规律变动使得商业银行没有及时的金融工具应对风险变化,造成银行利差减少收益损失,较高的利率水平同时会增大借款人逆向选择和银行本身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流动性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壮大,企业和机构融资、投资渠道增加,资金的频繁流动,不可避免的带来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大,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不对称,缺乏对冲缺口的手段,从而引发客户的信用危机,又给银行带来挤兑风险。

(四)资产负债不匹配风险。当利率水平提高后,商业银行将承担因利率敏感性资产和敏感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一致而引起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的风险。并且在短期存贷与长期存贷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的情况下,也会面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

最后,除了利率本身的影响因素外,还有其他政治方面的因素,不同金融市场、产品和客户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多样化,风险可能会更容易快速传递。面对各种利率风险我们需要应对的就是从各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应对风险与挑战的措施

在利率市场化的作用下,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连续性使得商业不得不重视对风险的规避,目前各位学者对利风险的防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完善风险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注重识别利率风险,度量风险的方法,建立适合不同风险的管理模型。运用的主要方法有缺口管理法,持续期模型法,期权调整利差法等,通过建立自己的风险系统采用动态模拟分析来评估银行的短期收益和长期价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减少融资成本的不确定性和收入的波动所带来的利率风险。同时也需要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标准化的调整和相应积极政策的配合。

(二)发展中间业务,调整收入结构,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加快中间业务产品创新步伐,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和优势业务以赢取更大的市场和客户,不断加强以中间业务为主的非利息收入比重,同时需要加强优质产品的整合,提高抗风险能力,以扩大新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三)积极创新业务类型,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转移利率风险。风险转移主要是通过不同的金融产品之间的风险对冲原理,多方面运用债券、股票、期货等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同时为了防止泡沫风险还应该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而不仅仅单独利用衍生产品对冲风险。

(四)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银行自身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要求银行注重培养高级管理人才,构建良好风险管理文化,最后结合自身发展寻求适合自己的风险度量方法和风险定价模式。

五.文献评述

总的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后,我国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是利率的波动频繁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由此而引发的其他流动性风险,资产负债不匹配等问题。结合我国目前对风险的管理方面,通过零和缺口模型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这种方法运用的还不成熟,需要继续加强利率风险测量工具的实践,从制度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建设等角度来加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而在当前在缺乏有效度量风险的工具的情形下,银行的业务创新就成为其核心竞争力,衍生产品的创新固然有利于对冲银行利率风险,但如果处理不当所带来的泡沫危机更会加速银行的惨淡经营。面临这样的竞争压力,商业银行只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加强人才队伍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拓展金融衍生产品,打造属于自己独特的银行业务,同时要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在低成本大容量的市场环境中,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保障利率风险管理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胡波.论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财经视点,2011(4)

[2]肖珂等.利率市场化下利率市场化风险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5)

[3]戴国海,陈涤非.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宏观效应研究[J].上海金融,2011(9)

[4]景红民.我国商业银行防范利率市场化风险的对策研究[J].经济与法,2012(7)

[5]张宏平.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探析[J]知识经济,2013(5)

作者简介:牟洋慧(1992-),女,汉族,陕西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展方向:金融学。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风险管理策略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