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勇 云绍辉
摘要: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对现阶段日渐暴露出来的管理缺憾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建立了一种更适合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新型管理模式。由于其全新的视角和对组织成员学习力的高度重视,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使传统组织中的领导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针对学习型组织领导者面临的挑战,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学习型组织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并分析了领导者的设计师、教练、仆人三种新的角色。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领导风格新角色
一、学习型组织领导者面临的挑战
1.组织结构的挑战
学习型组织需要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和决策。传统企业组织大多采用工业经济时代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的纵向管理模式,这使得企业的管理链条过长,缺乏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柔性与灵活性,严重地阻碍了这种反应和决策。学习型组织的结构具有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无边界化和动态性的特征,领导者也不得不在这种组织基础上展开富有挑战性的领导活动。
2.充分授权的挑战
传统组织强调效率,提倡精细地确定每一项工作,并规定这项工作应该如何执行。在以效率为中心的组织里,任务被分解为各个独立专门化的部分,就像一台机器中的零件一样,有关任务的知识集中在组织的高层,员工被要求按照命令做事。学习型组织为强调授权,员工拥有自主解决问题的权力和责任。员工在团队或部门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而角色的任务可能不断地调整或者重新设定,很少受规则程序的限制。因此,领导者面临着对员工充分授权的挑战。
3.考核与激励的挑战
追求效率的传统组织往往采用以数量和结果为主的考核与激励系统。该系统偏重工作成果的数量,通常用数字来确定工作目标,部门和个人的工作绩效一般都用数字来衡量和考核,并据此作为激励的基础。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简化企业管理,提高组织效率,但易使员工目光短浅,在组织内掀起追求数量的不正之风。同时使员工丧失学习和持续改进质量的动力,忽视对顾客的关注。
追求学习的学习型组织结构需要设计以质量和过程为核心的考核与激励系统,该系统把关注顾客、产品和流程设计、个人和团队学习、持续改进、团队合作、服务质量、顾客关系管理等质量元素和细节纳入考核范围,并据此作为激励的基础,这样在组织内容易形成注重学习、提高质量和关注顾客的良好氛围。
二、学习型组织的领导风格
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的作用是始终关注组织共同愿景能够在各个层次得到共享,并在需要的时候扫除障碍。同时,领导者应该能够系统思考并清醒地判断当前的实际情况,从而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学习型组织的领导者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改变传统的领导风格:重视学习的价值、创造学习的环境、鼓励学习、自己率先学习。
1.重视学习的价值
领导者必须实现自身的转变,从独裁和专注具体事务转变为民主和專注变革并关注学习。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致力于自身的学习和帮助他人学习。领导者必须重视学习的价值,在推动组织变革时采用多种不同的策略,对于学习的内涵也要有更深的认识。“学习”不只是提供信息、产生新构想、学习一些新的语言、观念或方法,真正的学习应该导致行为的改变。
2.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学习型组织的领导者应该善于积极推动、评价个人和组织不断学习和边做边学的方法,并为学习、创新和知识获取提供便利条件。领导者的责任在于塑造一个信任、开放的组织氛围。学习之风扩散后,组织成员逐渐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或态度运用到其工作上,通过知识共享和扩散,发现凭借共同学习的方式,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更有创意,即“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发挥集体的智慧。
3.鼓励学习
领导者要制订具体的实施策略来鼓励学习。鼓励组织学习的策略可以有很多,例如:成立个人发展基金,提供员工学习津贴,学习的主题不限,主要目的是促使员工主动去学习;引进团队合作学习的方法,例如加强探询、反思与有技巧的讨论;并且允许跨部门之间的实验行动等。此外,对组织成员学习的奖励和认可能够强化工作动力、改善工作表现,并激励员工的学习和成长,有助于实现员工的工作满足感。因此,在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中也应该体现对学习的支持和鼓励。
4.做学习的表率
学习型组织中高层领导者、中层管理者和知识型员工都应该增强创造性学习和集体学习的能力。领导者应该做学习的表率,在实际管理中,管理者的注意力经常被一些表象,或者已经凸显出来的事件所吸引,却无法去思考许多更基础更必要的问题。因此,领导者的任务,4.总结
经过三层次深入培养,学生编程基础基本功更加扎实的、能熟练描述常见算法,掌握编程的方法和思想;能用常见的开发工具.net平台(或其它平台)解决实际问题,对软件项目的开发的流程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具有驾驭和设计工程实践的能力;此外,利用软件应用行业背景,拓展学生的背景知识,更能增加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三层培养模式中,都着重强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经过两届毕业生试点,学院软件专业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剑,王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3):31-33.
[2]曾文权,曾文英,龙立功.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2013(5):62-67.
[3]邓志革.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教材开发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7).
项目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项目(cstc2012jjA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