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英
在作文课上,教师一写出作文题目,好些学生就痛苦不已。对此,我特别不是滋味。很明显,学生怕作文其根源还在我们教师身上。教师的有些“防微杜渐”“治病救人”的好心,在无意中触发学生的“护疼”心理,促使他们害怕作文,形成逆反心理。为此,我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在反思与困境中摸索着前进。
一、拨开迷雾,诊断困境
当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质量不尽人意、高耗低效的现象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
1.只见习作,不见童性。现实中低年级学生的作文要比高年级的富有童趣。原因在哪?主要是真情实感不见了,很多文章是胡编乱造的,语言成人化,调皮、稚趣的语言不见了踪影。
2.只见模式,不见创造。在作文教学中,最叫人心寒的莫过于对学生们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学生作文中的“奇思妙想”“不规矩作为”被教师拒之门外,这其实是对学生创造性的扼杀。
3.只见课堂,不见生活。纵然,一堂优秀的习作课,能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引导学生思维,挖掘他们心中的精彩。但如果没有对生活敏锐的感悟,就如同烹调时佐料齐全而主料劣质一样,不会做出美味的菜肴。
4.只见训练,不见阅读。阅读是学生语汇采收的沃野,是学生灵魂塑造的催化剂。但目前农村家庭的学生,普遍存在阅读缺失情况,“作文书”“笑话书”“故事书”成了阅读主体,几乎视书如“无物”。
二、拨乱反正,借力突围
面对这种似是而非、乱云飞渡的教学现状,我通过实践,在迷雾深处,逐渐理清思路。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围:
1.突破口一:在教学方式上求变革
要给学生铺设一条循序渐进的作文之路。因为,从小学低年级的说话、造句、写话到中年级学写简单的习作,再进入高年级作文学习,这一过程是渐进式的,各阶段相连成一个整体。但在现实教学中,各年级教学相对独立,部分后进学生又容易“断层”。进入高年级后又出现作文要求的“拔高”的现象。加上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又分为低、中、高段三个层次,自然这个“断层”就很难有效的衔接。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能够愿意接受、有着浓厚兴趣的起点,要有一个渐进的训练计划和“补差帮扶”计划,要有一个梯形的台阶,才能做到“无缝对接”。同时要改变多年课堂作文教学模式,强化教学与学生生活结合,注重学生日写作习惯培养,善于捕捉学生写作灵感。
2. 突破口二:在个性化上下苦功
尊重作文的本质意义,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可在阅读中增加个性化的语言材料。让高年级学生广泛阅读适合于儿童接受的文学性强的课文,接触多种语言风格的文章,了解个性化的语言。可让学生多写想象作文,让他们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可演练这三类文章:一是童话式想象作文,二是科幻作文,三是未来现实生活的想象作文。可进行开放式作文,即作文要回归自然。让学生把社会作为课堂,让学生获得生活的新鲜感、深刻的印象以及探索后的满足和快乐。
3. 突破口三:在作文创新上求实效
在写作中,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新面貌。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拓宽训练空间。从训练时间上来看,我认为“功夫在课外”,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把平时感触及时地记录下来。从训练的空间上来看,要有意识地开放学生的多种器官,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亲身实验、制作、操练、表演,让他们沉浸在活动乐趣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把活动的感受和发现写下来。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可结合课文丰富的写作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写作,主要形式有:①情节扩展式。②文尾续写式。③多向改写式。④图文转换式。
三、固本清源,学会“坚守”
要想从作文的乱象和迷茫中“突围”,我认为还要做到三个“坚守”:
1.坚守一颗童心。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相信放飞童心的文章,定会绽放绮丽的风姿。“蹲下来”与学生对话,“我欣赏你的想法”,这样学生就会少许多拘束,流露的情感会更真实,语言更有灵性、个性。细心呵护 “无忌童言”,对虽显稚嫩但颇具智慧灵光的句子,要细心呵护。让学生大胆说话写话,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的话大胆说出来,把口中所说的话无拘无束地写出来。引导学生走进童话的王国,让学生续写童话故事、自编童话剧,相信童话会让学生有个纯洁的心灵天空。
2.坚守生活课堂。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写出精彩。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一切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开辟第二课堂的活动阵地,“玩”出文章。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喜欢的小组活动,记下收获与感受,留下他们生活的印记和生命的律动。抓住生活灵感,尝试激情写作。让每位学生自备课外练笔本,去描绘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活,让缤纷的生活注入作文灵魂。利用互联网,给写作插上翅膀。利用现代技术让生活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书写“循环日记”,学生轮流写作,后写的学生既当读者又写 “评语”,乐无穷也!画生活中的画,写生活中的事。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走向社会大课堂。
3.坚守课外阅读。阅读是源头,可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在课堂上,我常引用名言名句或名著中的故事来丰富课堂趣味,引导学生课下收集阅读,每节课前给学生五分钟的交流积累内容。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书籍充实班级图书角,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教师要常读文学作品,增加文化底蕴。学生们读的书,教师要先读一读,老师要成为学生阅读的引路人。挖掘时间阅读。我每周至少开辟两节阅读课,每天均有十分钟来交流读书收获。制定周密的课外阅读计划,每一阶段都有具体阅读书目。在内容上选择上,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阅读优秀经典的书籍。
作文教学的过程虽艰辛但又事在人为。只要我们坚持爱护学生、尊重教学规律,我相信戴着镣铐也能跳出最美的舞蹈!